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做好油田地面系统腐蚀研究与防护工作,选择合理有效的防腐技术手段对保障油田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油田地面系统防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从管道与设备的选材、加注缓蚀剂、防腐涂层、双金属复合管、非金属管、外防腐层、阴极保护、腐蚀监检测、清管预膜和管道修复补强等内外防腐及其辅助技术方面,概述了油田地面系统腐蚀与防护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对从事油田地面防腐研究与应用的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老油田注水井广泛回注油田产出水,其矿化度高,对钢管腐蚀严重,需加药防腐防垢。为解决这个难题,大庆中油中瑞防腐技术有限公司开发“改性玻璃钢内衬复合油  相似文献   

3.
安塞油田污水回注防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塞油田污水具有严重的腐蚀性,对油田地面管线、污水处理设备等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通过室内及现场试验对安塞油田污水腐蚀速度和类型进行了全面评价研究,认为其腐蚀类型主要为CO2腐蚀、细菌腐蚀和H2S腐蚀。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油田地面管线及污水处理设备的防腐措施,完善了加药系统。从而为安塞油田污水防腐工艺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塔河油田各区块和典型腐蚀油气井的产物分析,结合油田储层流体物性进行研究,确立塔河油田防腐的方向,降低腐蚀对油气井的油、套管和设备的损害,延长油气井的免维护时间,确保油田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我国海上油田潜油电泵腐蚀源以CO2为主,防腐潜油电泵机组选用的防CO2腐蚀材料有几种,但国内各潜油电泵厂家都没有对该材料进行耐腐蚀性能试验。选取几种常用的防CO2腐蚀材料,模拟海上油田的CO2腐蚀环境,试验研究每种材料的耐CO2腐蚀性能,并验证使用防腐材料的潜油电泵能否达到质保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俄罗斯西西伯利亚油田集油管道内表面的腐蚀、侵蚀现象及其成因进行了阐述 ,并提出了一些防腐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油田开发中产生的大量污水经处理后回注到地层,对井下油套管产生了严重的腐蚀,造成穿孔、套漏。本文从腐蚀原因机理入手,提出油、套管综合防腐技术思路,侧重防腐油管优选、机械卡封防腐工艺及新型化学软密封隔离工艺两种井下防腐工艺的介绍,并结合现场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污水回注井下综合防腐技术水平得到有力提升。  相似文献   

8.
油田的整体开发工作的开展与国家的整体发展息息相关。开展地面油气集输容器内防腐施工及质量控制途径的全面研究,针对于油田油汽存贮过程中所存在的各项腐蚀问题,提出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法,可以进一步提升油田防腐工作的整体开展水平,真正实现油田油汽运输工作开展进程中的防腐技术应用科学性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9.
油田管线多相流中试评价研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管线多相流中试评价研究系统对油田集输介质多相流CO2腐蚀行为进行研究并建立了腐蚀数学模型,对所有试验数据预报的平均误差为2.7%,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油田常用的11种管线内防腐技术进行了中试应用与解剖评价,针对不同腐蚀环境为油田筛选出了经济、合理的管线内防腐技术.油田管线多相流中试评价研究系统在油田多相流腐蚀机理研究以及防腐技术的评价、筛选领域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港区块采出水回用可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又可消除采油污水外排的环保问题,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采出水的热能输油,是油田开发中采出污水的最佳出路。但是污水中富含的悬浮物、油、细菌以及高盐等对系统造成的腐蚀问题十分严重。通过分析张港站集输系统水质现状、当前处理工艺以及腐蚀状况,研究了集输系统腐蚀机理以及造成造成水质变化的因素和影响集输管线腐蚀的因素;通过研究药剂投加技术,提出了适合张港油田集输系统的缓蚀技术,为该油田集输系统防腐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双河油田是泌阳凹陷较早投入开发的百万吨级油田,也是我国高效开发的陆上油田之一,现已进入特高含水产量递减采油阶段。在其13年的稳产过程中,以地质特征认识为前提,以井网完善、注采结构调整为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油层潜力,始终保持油田以较高的采油速度生产(2.0%以上),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通过对双河油田高速高效开发模式解剖,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整装油田开发经验和模式,可为其它同类型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用灰色系统模型预测油井产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灰关联分析方法与灰色建模及预测理论,是灰色理论的 2个重要组成部分。文中首次尝试将灰色理论的灰关联分析方法和灰色建模理论——多变量灰色模型MGM(1,n) (multi-variablegreymodel)结合起来,对油井的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建模并预测油井的单井产量。通过油井实际数据的验证,此方法预测精度较好,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3.
克拉玛依砾岩油藏开发后期稳油控水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克拉玛依砾岩油藏大都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开发阶段,油藏油、水分布日益复杂,挖潜难度增大.针对出现的问题,以”稳油控水“为目的,在开展油藏跟踪研究和油藏精细描述基础上,在一些区块因地制宜地完善注采系统,提高配套技术水平,加强经常性的调控管理,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并指出了目前砾岩油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需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丰富,拥有全球第二大石油储量和石油生产量,未来10年内将成为全球5大石油生产国之一。从油气资源分布及勘探开发现状、油气运输体系、原油加工及出口、油气产业政策及趋势等方面对哈萨克斯坦油气产业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为了优选稠油油藏出砂冷采生产压差,研究油水产量和出砂量变化关系,研制了装岩心砂粒的填砂管,可以模拟出砂过程中地层压力对岩心结构破坏.设计了稠油出砂冷采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在恒压条件下驱替油水进入岩心,模拟完全产油和油水同产时的油水与出砂量及产水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出砂主要发生在完全产油和产水的初始阶段,完全产油时携带出自由砂,产水时携带出骨架砂,继续驱替产出的砂量大大减少;该实验优选的埕北油田压力梯度为8.3~33.3 MPa/m,虽现场很难达到,但稠油可以在近井地带和窜流通道中逐步启动;恒压驱替和改变压力驱替,产水率均随着驱替的进行不断增加,而产油量不断下降,进入的水在地层压力下破坏了岩心结构,油水相渗透率大大下降,因此,要尽量控制水侵.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原理,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和两性表面活性剂DJ—M以质量比4:1复配而成的低张力体系,能将油水界面张力在较宽温度和较大矿化度范围内降低至10^-3 mN/m数量级。考察了复配低张力体系降压增注和驱油性能,结果表明,复配低张力体系能使注水压力平均降低37.5%,增加注水量,采油率提高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直馏石脑油中氯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济南分公司直馏石脑油中氯的来源、存在形态、分布规律及危害作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直馏石脑油中氯来源于原油中的无机氯化物和采油助剂中的油溶性有机氯化物,以混合有机氯化物为主;氯的分布情况随原油种类及性质的变化有所变化。在石脑油加工过程中,氯会对生产设备和管线产生腐蚀和堵塞,影响催化剂的性能。目前主要采用催化加氢技术脱除有机氯化物,结合无机氯吸附脱除技术,可以减少氯化物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马功联 《海洋石油》2005,25(1):46-49
针对现河地区断块油藏的具体特点,开展了数值模拟工作,对地层倾角、采液速度、渗透率、非均质性等水驱开发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应用分析结论指导通61断块特高含水期治理,通过矿场提液、改向注水等水动力调整措施的成功实施,断块水驱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日产油水平增加132t/d,含水上升率由0.6%下降为0,自然递减由16.7%下降为13.2%,可采储量增加46.4×104t,水驱采收率由48%提高到50.3%,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渤南油田义11井区平面、层间和层内非均质性严重,进入特高含水期后,注采矛盾突出,自然递减率达到14.8%,产量快速下降。为减缓递减,改善开发效果,开展了开发技术对策研究。针对主力油层主体部位动用程度高,水淹严重的状况,通过不稳定注水和优化油井采液强度,实现控水稳油;针对局部注采不完善,储量水驱动用程度低的状况,通过完善和恢复注采井网,提高储量水驱动用程度;对合采合注井,通过分层注水和封堵高含水层,减缓层间矛盾;对采出程度低,含水率低的砂体边部和非主力油层,通过储层改造、分层注水、单层开采等措施,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区块开发效果明显改善,年递减率下降至4.1%,基本保持稳定,采收率进一步提高,由30.7%提高到32.0%。  相似文献   

20.
光纤传感器在油田开发测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向林  陶果  刘新茹 《测井技术》2006,30(3):267-269
光在光纤传输过程中,光纤传感器件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温度、压力、磁场、电场、位移等,从而导致传输光的强度、相位、频率、偏振态等光波特征参量发生变化,通过检测这些量的变化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物理量.介绍了油田开发测井测量参数功能作用,重点介绍了光纤传感器在测井时测量流量、温度、压力、流体含水率、流体密度、自然伽马、VSP及光学电视测井的原理、测量优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