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东营凹陷的梁家楼油田和胜坨油田为例,探讨了油田水化学研究在油源对比和油气运移研究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这2个油田的水化学分区和油源分区较为一致,油田水以较低矿化度NaHCO3型为主的区块,其原油主要源自沙三段下亚段烃源岩;而油田水以较高矿化度CaCl2型为主的区块,其原油主要源于沙四段上亚段烃源岩.根据构造和断裂发育特征分析认为,油田水带有明确的油源信息,可作为油源分析和油气运移研究的辅助证据.  相似文献   

2.
黄骅坳陷歧口凹陷深层异常压力特征   总被引:30,自引:9,他引:21  
歧口凹陷是黄骅坳陷中一个主要的第三系富油气凹陷,沉积了厚逾万米的下第三系,上第三系 第四系,歧口凹陷深层的主体指3500米以深的沙一段,沙二段,沙三段和部分东营组。该套地层是目前歧口凹陷的主要生油层系和油气勘探的主要领域,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前人研究表明,歧口凹陷深层异常高压十分发育。异常高压与油气运移,聚集和油气分布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如马西油田的沙一下亚段压力系数高达1.5米,长芦油田沙三段压力系数为1.44-1.55。因此,异常压力的分布特征对于研究歧口凹陷油气运移和油气分布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利用平衡深度法研究歧口凹陷深层的异常压力特征及其分布,有关异常 压力 对油气运移的影响已另文发表。  相似文献   

3.
邸晓君 《断块油气田》2010,17(2):142-145
以东营凹陷油田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油田水纵向和横向上的变化,研究了其油气聚集指向性..结果表明,深层油田水矿化度高值区与成熟烃源岩层展布一致,这与深部烃源岩层长期水岩作用及临近的膏盐层有关:中浅层由于大气淡水作用及水岩交换时间短,油田水矿化度一般较低。受流体并常高压驱动,深部烃源岩层排出的高矿化度含烃流体发生离心运移,垂向上沿油源断层向上运移,在中浅层圈闭聚集成藏的同时,使储层油田水矿化度增高,中浅层油田水矿化度高值区与断裂带、砂体及鼻状构造带展布相吻合,也与已探明的油气藏分布相一致。因此,油田水矿化度低值区中的高值带是油气运聚的有利区带,对于中高勘探程度的舍油气盆地.追踪油田水高矿化度展布带是预测油气藏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根据东濮凹陷黄河南地区的水分析资料,探讨了地层水矿化度的纵横向变化规律及其成因,阐述了它与黄河南地区沉积环境及油气分布之间的关系,指出,地层水矿化度较高的地区和层位有机质丰度高,油源充足,是有利的油气聚集区。提出了在该区地层水矿化度较高的层段寻找自生自储油气藏的思路,经过近两年的滚动勘探开发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累积新增探明储量已超过1000×104t.  相似文献   

5.
泌阳凹陷油田水化学特征及水—岩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测试资料,泌阳凹陷油田水主要为重碳酸钠型水,有少量硫酸钠型水、氯化镁型水和氯化钙型水.总体上,油田水分为2类:一类为经过水-岩相互作用改造过、矿化度较高的同生水;另一类为被大气降水稀释过、矿化度较低的同生水.泌阳凹陷在2 900m处存在一个化学分异面,即在深度小于2 900m的地层中,油田水中过剩的Na+与HCO3-的物质的量呈近1∶ 1的线性关系,水-岩相互作用以钠长石的高岭石化为主;在深度大于2 900m的地层中,Na+与Cl-呈现1∶ 1快速同步增长的特点,表明水-岩相互作用以岩盐(NaCl)溶解为主.在油田水的演化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的水-岩相互作用,导致了化学分异面上下不同的水化学特征,从油田水的化学特征入手研究水-岩相互作用对指导油气勘探实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热压模拟实验是研究烃源岩生烃能力最直接的方法。该文分别选取黄骅坳陷中北区板桥、歧口和北塘凹陷第三系沙三段烃源岩样品进行热压模拟实验,分析和对比了生烃产物、油气产率和相态特征。结果表明黄骅中北区沙三段烃源岩的生烃能力都较高,最大总产烃率可达300~350kg/t。板桥凹陷深层烃源岩在成熟—高成熟阶段主要生成凝析油气,北塘凹陷和歧口凹陷深层烃源岩在成熟阶段主要生油,高成熟阶段主要生成凝析油气。同时,通过实验压力的改变探讨了压力对生烃产率、生烃产物组成和相态的影响,阐明超压作用改变了传统的生烃模式,使油相出现和存在的深度、范围增大,扩大了找油领域。   相似文献   

7.
从四性关系、储层微观特征等方面对焉耆盆地宝浪油田宝北区块三工河组低阻油层的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区块低阻油层的形成主要受其内部的中高地层水矿化度和较高束缚水含量的影响;提出了定性识别该区块低阻油层的方法。为测井更精确识别该类油气层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徐军  刘洪友 《河南石油》2000,14(1):9-12
从四性关系,储层微观特征等方面对焉耆者盆地宝浪油田宝北区块三工河组阻油层的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区块低阻油层的形成主要受其内部的中高地层水矿化度和较高束缚水含量的影响;提出了定性识别该区块低阻油层的方法。为测井更精确识别该类油气层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
华北廊固凹陷低电阻油气藏测井解释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廊固凹陷低阻轻质油气层的成因机理基础上,针对该凹陷复杂断块轻质油气藏具有低构造幅度、低电阻率、低地层水矿化度、中低渗透性、岩性细的“四低一细”和层状油气层的特点,依据轻质油气藏在测井上的响应特征,对轻质油气层进行定性识别及定量解释。测井解释成果已应用于储量计算及油田开发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东濮凹陷北部断裂破碎,盐岩发育,油气运聚过程及油、气、水分布关系复杂.文中通过分析东濮凹陷北部古近系现今流体在平面和剖面上的分布特征,结合研究区地质背景及分析测试资料,研究了东濮凹陷北部古近系流体作用与油气富集、分布、成藏之间的关系.东濮凹陷北部地层水矿化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中央隆起带的文留地区,沙河街组各层段高矿化度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