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朝阳沟油田属大庆外围低渗透油藏,经过几十年注水开发,含水逐渐升高,油水关系复杂,储集层剩余油挖潜难度日趋增大。在应用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谱、荧光显微图像解释评价水淹程度的基础上,通过归纳近两年来朝阳沟油田所钻的两口密闭取心井资料以及其他投产井资料,总结低渗透油层剩余油的录井资料特征,可以较准确地认定低渗透储集层剩余油富集部位,较好地判断储集层剩余油分布情况及潜力,进而建立朝阳沟油田剩余油射孔选层依据为:1剩余油饱和度应该大于37%的油层;2热解气相色谱主峰碳响应值大于1.2mV,且解释为中水淹以下的油层;3厚度一般大于1.5m的油层。实践证明,该方法在朝阳沟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大庆外围油田受构造、岩性及断层等因素控制,油水关系复杂,录井综合解释难度较大。一方面为提高油田扩边区的构造特征、砂体展布、油藏类型及产能特征的认识,实现油田的滚动扩边开发和提交探明储量,需要开展油藏评价工作,另一方面主体区块经过多年注水开发,层间、层内矛盾突出,各类储集层动用状况存在较大差异,为提高精细储集层描述技术水平,需要开展水淹层解释评价工作。针对不同的开发对象配套了相应的录井技术,油水层解释录井项目为综合录井、地质录井、地化录井等,水淹层评价采取井壁取心录井,对样品进行地化及荧光显微图像分析。根据录井资料响应机理的不同,结合储集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厚度"4要素研究了不同的解释思路,应用录井、测井、试油及投产资料建立了定性判别标准及解释评价图板,形成了大庆外围油田开发井评价技术体系,在外围油田应用了265口井,试油75口井,投产44口井,判别符合率均超过85%,依据录井资料选层射孔效果较好,较好地指导了油田开发调整,扩大了探明储量,提高了油田开发效果,建立的方法可在同类油田储集层开发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朝阳沟阶地肇源-裕民鼻状构造的录井资料解释标准,开展对该区扶余油层组录井显示特征的分析研究,在归纳该区在含油性、物性方面录井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油层、油水同层及水层的气测、岩石热解、岩石热解气相色谱等资料的响应特征,建立了定量及半定量解释标准,通过对该区18口井40个试油层荧光显微图像、轻烃谱图形态的统计分析,分别归纳了这两项资料在油层、油水同层和水层上的谱图形态特征.上述各项资料的综合应用可实现对该区不同储集层的有效解释评价,解释符合率达到88.9%.油层、油水同层现场应用实例分析表明,利用该综合解释评价方法得出的结论与试油结果吻合,同时对于其他区块不同储集层的解释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朝阳沟阶地肇源一裕民鼻状构造的录井资料解释标准,开展对该区扶余油层组录井显示特征的分析研究.在归纳该区在含油性、物性方面录井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油层、油水同层及水层的气测、岩石热解、岩石热解气相色谱等资料的响应特征.建立了定量及半定量解释标准.通过对该区18口井40个试油层荧光显微图像、轻烃谱图形态的统计分析,分别归纳了这两项资料在油层、油水同层和水层上的谱图形态特征。上述各项资科的综合应用可实现对该区不同储集层的有效解释评价.解释符合率达到88.9%。油层、油水同层现场应用实例分析表明,利用该综合解释评价方法得出的结论与试油结果吻合.同时对于其他区块不同储集层的解释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朝阳沟油田荧光显微图像资料应用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庆外围朝阳沟油田属低渗透岩性-构造油藏,由于受岩性、沉积微相、微构造及断层等因素的控制,存在多套油水组合,注水开发后水淹层解释符合率较低.通过开展低渗透油层模拟注水驱油实验,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测定油、水相对渗透率,制备饱含油及低、中、高含水率的岩样,对岩样进行荧光显微图像分析,研究了低渗透油层水洗后荧光显微图像资料的判断依据.结合已投产井资料总结了朝阳沟油田低渗透油层不同水洗程度的荧光显微图像特征,建立了该区微裂隙的识别方法及水洗油层与原始油水同层的区别方法,在朝阳沟油田47口加密调整井应用中,其综合解释符合率为83.2%.  相似文献   

6.
朝阳沟油田水淹层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大庆外围朝阳沟油田属低渗透岩性、岩性-构造油藏,由于受岩性、沉积微相、微构造及断层等因素的控制,油水关系较为复杂,注水开发后层内水淹机理及水洗状况更加复杂,水淹层解释较为困难.根据朝阳沟油田密闭取心井分析资料及已投产井井壁取心分析资料,建立了该地区低渗透油层水淹层的解释评价方法,主要通过井壁取心热解、饱和烃气相色谱、荧光显微图像分析等录井新技术,建立了图版法、谱图法、图像法等评价方法,在朝阳沟油田应用47口井,综合解释符合率达83.1%,为射孔层位拟定和加密区综合调整方案的编制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
白秋阳 《录井工程》2014,25(3):56-59
吉林探区让字井地区水平井录井作业捞取的岩屑细小、混杂,加之钻井过程中加入大量的润滑剂,造成部分井录井过程中岩性和油气显示识别困难,储集层流体性质解释评价符合率低。针对该地区水平井录井的局限性,结合水平井试油井段测井、录井综合解释和试油结论,分析了油水同层、差油层和干层(水层)的轻烃分析谱图特征,并在轻烃录井解释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15个轻烃解释评价图板的可行性(其中相当一部分图板属于拓展性尝试),从中优选得到4个适合该地区泉四段扶杨油层的轻烃分析解释评价图板,其解释符合率为80.56%~88.90%。虽然轻烃谱图特征识别储集层流体性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将其与图板法结合进行综合解释仍可实现准确识别。新钻水平井RP 2井的实际应用表明,采用该方法不但解释结果与试油井段试油结论相符,而且对较长试油井段内不同储集层的识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李士杰 《录井工程》2013,(3):64-68,98
大庆外围油田指分布在大庆油田周围市县的小区块油田,多属于低孔渗油藏,储集层中油水分布受构造、岩性及断层等因素控制,经过几十年注水开发后,油水关系更加复杂,水淹层解释更加困难。葡萄花油田属大庆外围油田,葡北区块位于葡萄花油田穹窿状构造北部,主力产区主要为一断块128井区和葡北108井区,储集层平均空气渗透率90mD,有效孔隙度23.6%,属于低渗透储集层。为提高葡北区块解释精度,根据葡北区块已投产井资料,以井壁取心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谱、荧光显微图像资料为基础,建立了该区块评价低渗透油层水淹程度的岩石热解剩余油饱和度与测井有效孔隙度的图板法、热解气相色谱的谱图法和荧光显微图像分析的图像法3种评价方法。应用表明效果较好,可作葡北区块水淹层解释评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油田开发的需要,统计了英台地区高台子油层21口探井及开发井录井、测井及试油资料,建立了应用于本区块的录井岩心实物油层解释评价标准;并综合应用岩石地化热解分析资料、测井等资料,定性地建立了英台地区高台子油层录井油水层解释评价标准、图版.实际应用表明,图版精度较高,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0.
FLAIR气测系统及其在渤海湾盆地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低电阻率油气层由于电阻率偏低和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常规测井手段难以识别,而借助气测录井手段进行解释评价具有优势.围绕低电阻率油气层气测录井解释,较系统介绍了FLAIR气测录井系统的硬件组成及解释评价软件(INFACT)的解释评价方法.应用该系统进行解释评价时,首先对解释井段进行质量评估,而后进行流体相分析、甲烷气体含量(甲烷校正值)计算及评价,结合常规烃类气体比率法组合特征分析,初步评价储集层流体类型,最后参考其他录井资料进行综合解释,确定油气水层.该系统在渤海湾盆地H 35井两井段的应用实例以及其他4口井9层低电阻率油气层应用统计资料表明,经试油验证其总体解释符合率为87.5%.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9段储集层地层水矿化度变化范围大,油水分布规律复杂,油水层界限模糊,易造成部分油层的错判或漏判。为解决该问题,应用轻烃录井技术,结合近几年的生产实践,以长9段已试油的32口井80个试油层的不同储集层轻烃谱图特征为统计分析对象,形成了油层、油水同层和水层谱图特征以及识别标准;在此基础上,结合反映油、水特征的敏感参数分析,通过参数优选,建立了甲苯与正庚烷比值(Tol/nC7)和正庚烷与甲基环己烷比值(nC7/MCYC6)轻烃录井解释评价图板。生产实践表明,轻烃录井谱图特征识别与解释评价图板相结合,可实现该地区延长组长9段储集层的有效解释评价。  相似文献   

12.
邱斌  雷军 《录井工程》2016,(3):52-58
目前,塔里木轮南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期,因此在实施轮南二次开发的同时,开展了轮南油田水淹层录井新技术应用研究。根据轮南油田储集层水淹程度不同导致录井发生相应变化规律的特征,以国内常用的岩石热解、轻烃分析、热解气相色谱、定量荧光、荧光显微图像5种录井技术为基础,借鉴东部油田多年来水淹层录井评价研究成果,结合轮南油田的实际情况及各种方法的优势,探索一种综合性水淹层解释评价趋势法,旨在为投产选层和射孔位置确定提供依据。通过对轮南油田现有资料结合完井试油资料的分析研究,初步建立了该地区储集层岩石热解、轻烃分析、热解气相色谱、定量荧光、荧光显微图像谱图水洗特征以及储集层水洗程度定量评价标准。该方法用于轮南地区主力油层三叠系油层组解释13口井17层水淹层,经完井试油验证符合13层,其判别符合率为76.5%,应用效果较好。轮南油田开展水淹层评价应用研究,拓展和完善了该地区录井水淹层评价的思路,对提高采油效率、提升油田开发水平具有重要价值,故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段志强  张丛秀  雍存侠 《录井工程》2007,18(1):52-54,65
针对长庆西峰油田储集层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特点,从储集层物性、地化、荧光图像和定量荧光4个方面介绍了油水层录井综合解释标准;以X 201井和N 25井为例阐述了储集层解释评价的具体内容;着重探讨了单项录井方法按解释标准解释出现矛盾时,如何进行具体分析.通常解释标准参数值取平均值,因此其前提必须是在考虑岩石物性条件下确定好井段的取值范围,细分层位,而后再按标准进行解释.应用长庆油田油水层解释标准,在2005年所钻的6口探井10个层位的现场应用中,其解释符合率达到80%,证明了综合解释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SQ油田低阻油气层测井综合解释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SQ油田储集层具有层薄、低阻的特点,给测井储集层综合评价带来困难.经分析,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利用全区所有井的测井资料及试油、射孔资料对储集层进行定性判别;同时引入Fisher判别法分薄层和厚层识别油、水层,并在以上工作基础上建立孔隙度、束缚水饱和度、绝对渗透率等测井解释模型;最后进行综合定量解释和评价,可以使低阻油气层的解释精度得到很大提高,实践证明这一研究思路有效可行.图4表1参3(李建国摘)  相似文献   

15.
韩小俊 《录井工程》2009,20(2):25-28
南阳凹陷东庄油田存在气测显示低的特征,给气测录井异常识别和评价增加了难度,从而影响了录井油气层解释符合率。通过对该油田油气层气测特征的分析研究,根据东庄油田试油层气测参数统计,分别建立了用于区分水层、干层与价值层区的重烃相对含量与Q值解释图板和用于区分油层与油水同层区的C2和C3差值与甲烷相对含量解释图板,弥补了因岩屑挑取困难而造成的其他方法评价的不足。将这两套评价方法应用于该油田4口井10个层评价,经试油验证,解释符合率达90%,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东庄油田油气层的解释符合率。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油田开发的需要,统计了英台地区高台子油层21口探井及开发井录井、测井及试油资料,建立了应用于本区块的录井岩心实物油层解释评价标准;并综合应用岩石地化热解分析资料、测尊等资料,定性地建立了英台地区高台子油层录井油水层解释评价标准、图版。实际应用表明,图版精度较高,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7.
直罗油田延长组储层渗透率低,泥质含量高,油水层识别难度大。在采用多参数层次分析法对储层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分油层组建立了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泥质含量的测井解释模型和油水层解释图版,并应用模型对研究区探井进行了二次解释。通过14口井单层的试油资料验证,油水层解释符合率超过80%。  相似文献   

18.
王伟  刘深艳 《录井工程》2015,26(2):46-49,91,92
为了准确地识别和评价低电阻率油层,提高录井解释符合率.通过分析渤海地区低电阻率油层的特征及形成机理.对低电阻率油层采取气测录井和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录井等录井方法识别和评价进行了探索。气测录井利用全烃及烃组分以及气体比率L_M、L_H和H_M曲线在油水层的组合形态来判断储集层流体性质。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录井利用检测的碳数分布特征和岩石热解气相色谱谱图形态建立了评价低电阻率油层的标准。综合应用这两项录井技术.识别和评价了渤海地区BZ油田群等多个油田50余口探井共计62个低电阻率油层.其中油层和差油层42层、油水同层12层、含油水层8层.经试油论证.总体符合率达到90%以上.减少了低电阻率油层的误判和漏判。  相似文献   

19.
张艳茹  杨雷 《录井工程》2014,25(3):46-50
热解气相色谱录井技术用于常规油质储集层的解释评价主要是依据其谱图形态特征来实现,对于稠油油质储集层而言尚不适用,必须针对稠油储集层分析其谱图特征及其他录井手段相结合综合解释,才能实现有效评价。以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稠油储集层为例,在详述热解气相色谱仪工作原理并对比分析常规储集层与稠油储集层热解气相色谱不同表现特征及其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对该区13口井25个试油层的谱图形态的统计分析,分别归纳了油层、油水同层和水层的谱图形态特征,结合岩石热解含油气总量、轻烃分析谱图、荧光显微图像实现了稠油储集层的有效解释评价。实例分析表明,利用该综合解释评价法得出的结论与试油结果吻合,同时对于其他稠油区储集层的解释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弥补三次加密井可调厚度小造成的产能不足,通过取心、试油、模拟射孔等方法研究认为油水同层具有一定潜力,于是精心研制了油水同层偏油偏水性判别图版.图版的研究以大量的取心、试油、录井、测井资料为基础,建立不同测井系列、不同油层组、厚薄层的孔隙度、渗透率、束缚水饱和度、含水饱和度等参数解释模型,进而建立偏油、偏水同层测井解释标准.在分析油水同层测井响应规律的基础上,应用试油资料分不同测井系列、不同油层组分别建立偏油、偏水层测井解释图版,应用符合率达到8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