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全球能源政策的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前言国际能源委员会预测,与1990年相比,虽然到2010年世界能源利用热效率大大提高,但能量消耗仍将增长48%。其中由于OECD国家将耗能大的工业部门迁往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效率继续提高,因此消耗总比例从目前的56%下降到46%。当然能源消耗绝对值仍增加,达到76亿tSKE,其增幅为28%,年增长量为1.3%。东欧地区(包括前苏联及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下同)1990年代末期经济开始复苏,到2010年GDP总值将比1990年提高20%,能源消耗增长6%。而第三世界能源消耗增长占总增加量的2/3。其中中国和东亚新兴国家能源消耗年增长率4.2%,增长幅度是全球的两倍。…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石油,天然气,煤等的产量以及钢铁工业必须有长远资源保证才能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能源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分析了我国目前能源的总体状况,同时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着眼。就21世纪我国能源将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我国能源及油气弹性系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抗  梅新 《中国能源》1992,(11):25-30
<正> 一、能源及其各构成的弹性系数为研究一次能源增长与国民经济间增长的关系提出了能源弹性系数的概念,而在有相当数量进出口和库存的情况下,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间可有相当大的差别,因而  相似文献   

5.
6.
7.
8.
叙述了山东生物质能源科技发展的政策环境、发展现状以及发展机制中存在的障碍。提出了构建山东生物质能源科技创新发展机制的模型、五大子机制以及三大基础支撑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余热锅炉》2005,(1):29-29,F003
2004年5月,“全球能源展望”国际研讨会在挪威举行。代表世界能源机构和各国工程院的80多名专家参加了会议,徐匡迪院长率中国工程院代表团应邀出席。大会报告和讨论要点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未来20年世界能源供需预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02年3月美国能源信息署公布了<2002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报告对今后20年全球的能源供需形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来自能源领域的专家一致认为,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方向应坚持节约高效,多元发展、清洁环保、科技先行、国际合作。同时,专家还提出了增加国家对能源科技的投入,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关注气候变化对能源科技发展的影响,合理布局,统筹规划,超前部署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我国能源科技发展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和物质基础。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过程中,能源科技的发展将强有力的支撑国家能源安全。我国已成为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预测2020年中国一次能源的需求为29亿tce,有可能继续实现能源翻一番,GDP翻两番。根据我国资源情况及国内外形势,笔者提出"节能优先,以煤为主,保障安全,多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能源科技发展的思路主要包括:要坚决贯彻节能优先的方针,加强煤炭的清洁、高效开发与利用研究,加强以油气为主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研究,实施多元化科技发展战略。据此战略思路,最后笔者尝试性的提出能源科技方面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世界大多数国家早已完成了由煤炭时代向石油时代转变,工业化国家无一例外均采用了以油、气燃料为主的能源路线,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急需调整。逐步减少固体燃料的使用比例,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成本,大力开发天然气资源,是中国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16.
17.
利用国际油气资源,改善我国能源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8.
19.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新格局,能源总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2008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6亿吨标准煤,是1949年的109.5倍和1978年的4.2倍。能源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20.
我国西南地区车用替代能源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述了车用替代燃料现状,根据我国西南地区的能源分布特点,压缩天然气(CNG),煤制甲烷和生物质注化燃料显然更适合本地区车用替代燃料,它们具有资源丰富,供给稳定,空气污染少等优点,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能源资源,在发展车用替代燃料时,政府应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