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轻工业》2022,(1):170-172
"营养学"在进行一流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时,以课程思政为出发点,采取基于云班课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前导学、课堂问学、课后拓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挖掘课程每个单元的思政元素,进行教学设计,并对课程考核创新,以期达到课程六大目标。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教师育德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课程思政实施的效果。现以教育者先受教育为逻辑起点,分析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重要意义以及核心要素,并探讨了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尚宏丽  付莉 《食品工业》2024,(3):267-270
首先对“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的融入点进行了详细阐述,结合融入点,以第一章静力学原理这节课设计,阐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程思政体系,借助新媒体信息技术,持续完善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在实验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弥补传统实践教学弊端,延伸实验深度和广度,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创新和创造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思政是工程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该文首先分析了工程教育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然后以“食品发酵设备与工艺”课程为例,介绍了课程组以培养“德才兼备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为中心,关注教师和学生2个主体,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4个关键点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并评估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旨在为工程教育相关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专业课的教学活动中融入"思政课"的内容,在日常专业课教学活动中持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是专业课教学的新课题。以《品牌服装商品企划》课程为例,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梳理,找到思政教育内容与专业教育内容的契合点,设计实施方案并付诸实践,最终将思政教育内容传递给学生。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当下,面对大学生在理工科教学中存在的学习态度消极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在教学实践中适当渗透和融入一些课程思政内容,如加强对学生的三观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科学家科研事迹教育和教师的言传身教教育等,且将这一模式常态化,以此将教学、科研、德育在一堂课、一门课中融合起来,由此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教师教学育人的成就感,也可借此探索高校思政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高职院校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基地,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板块之一。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指导》一书结构清晰、重点突出,内容丰富新颖,客观反映了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革新的内在需求。该书以高职"思政课"教学指导、学习指导和教学大纲为依,共分上、中、下三大部分,紧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教学实际,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等多个角度客观阐述思想政治教育之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现状与意义。以机械制造类专业为例,结合产业发展及专业特点,提出深入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和新技术、新工艺,成立专业课程研讨小组,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开展课程思政说课活动,构建相关激励制度,创新教师评价体系等策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9.
《品牌形象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中,以融合思政元素为主的模式能够更好的发挥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价值。基于当前新时期的教育思想与教学背景,在《品牌形象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中,还需要以学生接受视角展开教学改革路径的探索,更加尊重学生主体性,使得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程更加丰富、多元,融合思政元素,创新教学课堂授课形式与教学内容,将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内容有机结合,更好的提高学生思政意识、文化自信与专业能力,促进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是高校教育面临的重大与长期的课题。在转化的过程中,如何根据专业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自然地融入思政教育内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以设计类课程"时尚手袋创意设计"为例,选择博物馆的文化资源调研作为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结合的方式,采取先导教育、分类调研、设计报告与心得交流等形式,既完成了专业教学的部分教学与研学目标,又能够比较自然地同时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实现教学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不失为高校课程思政的一种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是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通识教育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修课人数多、涉及专业范围广,在通识课“营养与健康”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对学生的成长成才非常重要。通过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育能力、确立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挖掘课程思政教育元素并融入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者紧密融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爱国主义精神、文化自信,强化学生的“强农兴农”使命担当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和法治意识,达到良好的课程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12.
《家具》2021,(5)
"课程思政"是对专业技能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的有效融合,是专业课与立德树人并重的教育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课程思政"过程中,教师需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以《家具史》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考核形式3个方面进行改革,使青年一代在深刻理解和感悟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基础上,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是着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的重要环节。针对高等教育中工科专业教师重业务轻价值引领的现象进行课程改革研究。首先厘清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理念,借鉴上海市最早研究"课程思政"的过程以及方法,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高职工科专业课教学现状与影响因素。提出"课程思政"下的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途径与方法,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14.
以"一流课程"建设为引领,以化工原理传统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对化工原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教学团队可通过修订《化工原理》教学大纲与更新课程内容、"混合式"教学模式与智慧教学工具引入、企业高级工程师参与教学、课赛融合模式构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及"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创新评价体系这几个方面,全方位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广西轻工业》2019,(11):168-169
为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高校专业课教师要在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必要适时开展课程思政。本文根据本科机械电子专业学生的特点,同时针对本科机械电子专业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实行存在的问题,分析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以机械电子课程为例,对专业课开展思政教育的路径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具有引领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大力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是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以《PLC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为例,通过分析专业课与思政课的结合点,探讨思政教育融入高职工科专业课的必要性,提出设计思路和实施手段,实现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7.
为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和CDIO工程实践能力,依托智慧树平台进行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建设,以知识准备、知识传授、知识内化、知识升华和能力评价为主线,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课前、课中和课后)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系统构建食品专业SPOC混合实践教学模式,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SPOC混合实践教学模式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符合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有利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可持续发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课程承载思政,思政融于课程.基于POA的思政元素融于外语类课程能更好地厘清外语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全面把握"课程思政"的丰富内涵,系统规划外语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融入路径,体现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基本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本文以2020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为例,基于POA理念,尝试探索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和融入路径.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而"学科德育"则是课程思政的最好体现,在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中,深入挖掘学科本身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既解决了传统教学的"只教书不育人""育分不育人"的问题,又让高职教育回归本质,实现知识培育、能力培育与价值观培育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的目的是在高校不同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学,形成全方位的思政教育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在"织造学"的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以我国织造技术的悠久历史、国家的"一带一路"政策,以及"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为切入点,将课程思政教育有机地融入到课程的教学中,从而让学生了解我国的重要政策和纲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