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采用不同的始锻温度、终锻温度和锻压速度对GH901高温合金涡轮轴毛坯进行了锻造,并分别进行了25℃室温和600℃高温环境下的耐磨损性能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随始锻温度从1060℃升高至1140℃,终锻温度从860℃升高至940℃,或锻压速度从6 mm/s增加至12 mm/s,锻件的室温和高温磨损体积均先减小后增大,耐磨损性能先提高后下降。高温合金涡轮轴锻件始锻温度优选为1120℃,终锻温度优选为920℃,锻压速度为10 mm/s。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的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对新型含铌汽车钛合金棒材进行锻造试验,并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随始锻温度从970℃增加到1090℃、终锻温度从900℃增加到980℃,新型含铌汽车钛合金棒材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断后伸长率变化幅度不大,其力学性能先提升后下降。与970℃始锻温度锻造时相比,1030℃始锻温度处理的新型含铌汽车钛合金棒材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增大了121和127 MPa,断后伸长率减小了1.6%;与900℃终锻温度锻造时相比,960℃终锻温度处理的新型含铌汽车钛合金棒材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增大了100和143 MPa,断后伸长率减小了1.4%。新型汽车含铌钛合金棒材的锻造工艺参数优选为:始锻温度1030℃、终锻温度960℃。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的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进行了建筑用铝基复合材料的锻造成形,并进行了耐磨损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随始锻温度从450℃提高至550℃,终锻温度从350℃提高至430℃,建筑用铝基复合材料的磨损体积先减小后增大、抗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断后伸长率变化不大,耐磨损性能和力学性能呈先提升后下降的趋势。当始锻温度为500℃时,建筑用铝基复合材料的磨损体积和抗拉强度分别较450℃始锻时减小了17×10~(-3)mm~3和增大了37 MPa;当终锻温度为410℃时,建筑用铝基复合材料的磨损体积和抗拉强度分别较350℃终锻时减小了15×10~(-3)mm~3和增大了30 MPa。建筑用铝基复合材料的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分别优选为500和410℃。  相似文献   

4.
采用11组不同工艺制度进行了Al-Si系铝合金活塞模锻件的锻压试验,通过抗冲击性能和耐磨损性能的测试与分析,对其锻压工艺制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随始锻温度从420℃提高至480℃,随终锻温度从340℃提高至380℃,或随锻压变形量从3%增至11%,活塞模锻件的抗冲击性能和耐磨损性能均先提高后下降。始锻温度优选为465℃、终锻温度优选为370℃、锻压变形量优选为9%。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的始锻温度、终锻温度和相同的锻压比对汽车轴头进行了试验,并进行了锻件的耐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随始锻温度从980℃升高至1080℃,锻件的耐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均先提高后下降;随终锻温度从810℃升高至910℃,锻件的耐腐蚀性能先提高后下降。汽车轴头锻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始锻温度1060℃、终锻温度890℃。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的始锻温度、终锻温度和锻压速度制备了12Mn VBS汽车前轴锻件,并进行了耐磨损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随始锻温度从1110℃提高至1170℃、终锻温度从990℃提高至1050℃或锻压速度从0.5 mm/min提高至2.5 mm/min,前轴的耐磨损性能和力学性能均先提高后下降。与0.5 mm/min锻压速度相比,2.0 mm/min锻压速度时前轴的磨损体积减小67%,抗拉强度增大11%,屈服强度增大14%。前轴的始锻温度、终锻温度和锻压速度分别优选为1160℃、1040℃、2.0 mm/min。  相似文献   

7.
《铸造技术》2017,(1):209-212
采用不同的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制备40Cr直齿锥齿轮,测试了不同温度下的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不管是在25℃,还是在300℃环境下,始锻温度从1 130℃提高至1 210℃,齿轮的耐磨损性能呈现出先提高后基本不变再急剧下降。随终锻温度从820℃提高至880℃,齿轮的耐磨损性能均先提高后下降。40Cr直齿锥齿轮的始锻温度优选为1170℃,终锻温度优选为860℃。  相似文献   

8.
赵岩  李强军 《锻压技术》2021,46(8):12-17
采用不同的始锻温度、终锻温度和锻造比进行了H13热作模具钢试样的锻造试验,并进行了热疲劳性能和高温耐磨损性能的测试与对比分析,研究了锻造工艺参数对H13热作模具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始锻温度从1050℃增加至1150℃、终锻温度从825℃增加至925℃,H13热作模具钢的热疲劳级别和高温磨损体积均先变小、后变大,即其热疲劳性能和高温耐磨损性能均先变好、后变差;当锻造比从3增加至7,H13热作模具钢的热疲劳级别和高温磨损体积均先变小、后基本不变,即其热疲劳性能和高温耐磨损性能均先变好、后基本不变。H13热作模具钢的始锻温度优选值为1125℃、终锻温度优选值为900℃、锻造比优选值为5。与始锻温度1050℃相比,1125℃始锻时,试样的热疲劳级别数值减小4级、高温磨损体积减小16×10-3 mm3;与825℃终锻相比,在900℃终锻时,试样的热疲劳级别数值减小6级、高温磨损体积减小20×10-3 mm3;与锻造比为3时相比,锻造比为5时,试样的热疲劳级别数值减小2级、高温磨损体积减小6×10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的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对7075-0.5%V铝合金机械盘件进行了锻造,并进行了试样力学性能和耐磨损性能的测试、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始锻温度440~520℃、终锻温度340~420℃,随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的升高,试样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断后伸长率变化幅度很小,磨损体积先减小后增大,磨损性能先提升后下降。7075-0.5%V新型铝合金机械盘件的锻造工艺参数优选为:480℃始锻温度、380℃终锻温度。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和优化汽车用镁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采用不同的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对汽车用镁合金进行了显微组织试验和力学试验,并进行了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随始锻温度从380℃升高至480℃、终锻温度从320℃升高至400℃,试样的平均晶粒尺寸和断后伸长率先减小后增大,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与380℃始锻相比,440℃始锻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增大44和42 MPa;与320℃终锻相比,360℃终锻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增大37和30 MPa。当始锻温度为440℃、终锻温度为360℃时,显微组织得到极大改善。汽车用镁合金的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分别优选为440和360℃。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的始锻温度、终锻温度和锻造变形量进行了SKH-51高速钢机械油泵轴的锻造,并进行了低温冲击性能和高温磨损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随始锻温度从1060℃增加到1160℃、终锻温度从860℃增加到920℃、锻造变形量从7%增加到15%,机械油泵轴的低温冲击性能和高温磨损性能均先提高后下降。机械油泵轴的始锻温度、终锻温度和锻造变形量分别优选为1120℃、880℃和13%。  相似文献   

12.
为优化锻造工艺以提高新型含锶轴承钢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采用不同的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进行了新型含锶轴承钢的锻造成形,并进行了耐磨损性能和热疲劳性能的测试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始锻温度从1120℃增加至1240℃、终锻温度从900℃增加至975℃,新型含锶轴承钢的耐磨损性能和热疲劳性能呈现先增强后弱化的变化趋势。适当增加锻造温度可提高轴承钢试样的耐磨损性能,磨痕的宽度和深度均变浅,磨损量变小,还能阻碍裂纹的萌生和发展。从提高新型含锶轴承钢试样的耐磨损性能和热疲劳性能出发,其锻压工艺优选始锻温度为1180℃、终锻温度为950℃。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不同的模具预热温度、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对Cu-Zn基汽车同步器齿环进行了锻造,并进行了磨损性能和冲击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随模具预热温度从200℃升高至300℃、始锻温度从720℃升高至800℃或终锻温度从590℃升高至710℃,齿环的磨损性能和冲击性能均先提高后下降。Cu-Zn基汽车同步器齿环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模具预热温度275℃、始锻温度780℃、终锻温度690℃。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的始锻温度、终锻温度和锻造变形量进行了机械轴承用铝合金Al-10Si-3Cu-0.5In-0.4Ce成形,并进行了室温和高温耐磨损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随始锻温度、终锻温度和锻造变形量的增加,合金的室温和高温磨损体积先减小后增大,室温和高温耐磨损性能均先提高后下降。合金的锻造工艺参数优选为:450℃始锻温度、360℃终锻温度、30%变形量。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不同的温度对42CrNiMo汽车连杆进行了锻造,并进行了锻件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和耐磨损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始锻温度从1050℃增至1200℃或终锻温度从760℃增至960℃,汽车连杆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冲击吸收功均先增大后减小,磨损体积先减小后增大。优化的连杆始锻温度为1180℃、终锻温度为860℃,此时连杆的抗拉强度936 MPa、屈服强度788 MPa、断后伸长率14.8%、冲击吸收功47J、磨损体积26×10~(-3)mm~3。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了不同锻压工艺下活塞用Al-8Fe-1V-1.5Si-0.2Ce新型耐热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热疲劳性能。结果表明,在其它工艺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随始锻温度从430℃增至490℃或终锻温度从345℃增至385℃,合金的力学性能和热疲劳性能均先增大后减小。始锻温度优选为475℃、终锻温度优选为365℃,在该工艺参数下,新型耐热锻压铝合金的25℃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达到476 MPa、434 MPa、10.2%。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和提高AZ81镁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采用不同的始锻温度对AZ81镁合金进行了锻压试验,并进行了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随始锻温度从400℃升高至480℃,试样的平均晶粒尺寸和断后伸长率先减小后增大,而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试样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均先改善后变差。与400℃时锻造相比,始锻温度为440℃时锻造的AZ81镁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减小了9.4μm,晶粒细化,组织得到了极大地改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增大了63和71 MPa,断后伸长率减小了3.9%。因此,AZ81镁合金的始锻温度优选为440℃。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温度进行了钢制机械扣件的锻压试验,并进行了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锻压温度对扣件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有明显影响。在试验条件下,随始锻温度从1170℃增大到1290℃、终锻温度从680℃增大到760℃,扣件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均先提高后下降。扣件的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分别优选为1260、720℃。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同的锻造工艺对汽车轮毂用AZ80Ce0.5镁合金进行了试验,并进行了显微组织和磨损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始锻温度、终锻温度的增加,试样的平均晶粒尺寸先减小后增大、耐磨损性能先提升后下降。AZ80Ce0.5镁合金锻造工艺参数优选为始锻温度420℃、终锻温度300℃。与360℃始锻温度相比,420℃始锻温度的试样平均晶粒尺寸减小2.6μm、磨损体积减小39%;与260℃终锻温度相比,当300℃终锻温度时试样的平均晶粒尺寸减小2.4μm、磨损体积减小35%。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同的模具预热温度、始锻温度、终锻温度和锻压速度对4140数控机床齿轮毛坯进行了锻压,并进行了试样的硬度和磨损性能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随模具预热温度从220℃升高至300℃、始锻温度从1150℃升高至1230℃、终锻温度从790℃升高至870℃或锻压速度从35 mm/min增加到55 mm/min,齿轮的硬度和磨损性能均先提高后下降。数控机床齿轮锻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模具预热温度280℃、始锻温度1210℃、终锻温度850℃、锻压速度45 mm/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