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力学性能测定、能谱分析及综合分析,对电站锅炉TP304H高温过热器管的泄漏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开裂泄漏的主要原因是应力腐蚀,是锅炉燃烧导致的烟气温度偏高,煤粉中S含量较高促进了开裂。  相似文献   

2.
王大江  朱健 《热加工工艺》2014,(18):223-224,229
对电厂锅炉高温过热器管爆裂样管进行宏观形貌分析、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检验及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表明,钢的化学成分符合标准要求,室温力学性能强度满足标准要求而塑性低于标准要求;珠光体出现球化,在晶界处有聚集碳化物颗粒析出,晶界已形成微裂纹,爆口附近出现蠕变孔洞;烟气腐蚀冲刷减薄管壁,造成高温过热器管在弯头外侧的开裂。建议加强对高温过热器管金属工作温度的监测,同时采取合理的防磨措施,以减少烟气对高温过热器管外壁的腐蚀冲刷。  相似文献   

3.
《铸造技术》2015,(8):2029-2030
通过宏观检查、金相组织观察和拉伸性能测试对锅炉高温过热器15CrMo钢管进行研究,分析其泄漏原因。结果表明,过热器管泄漏的主要原因是下弯头内表面的点状腐蚀。在腐蚀性热疲劳作用下,腐蚀坑附近出现横向裂纹或网状裂纹。  相似文献   

4.
用断口宏观形貌、化学成分分析、常温力学性能检验、显微组织观察和扫描电镜断口分析法,对某电厂奥氏体不锈钢屏式过热器管爆管泄漏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爆管泄漏的屏式过热器管内壁存在原始缺陷,在机组运行中,该缺陷扩展最终导致爆管.  相似文献   

5.
调查了规格为Ф32mm×4mm过热器管发生爆裂的事故,通过力学性能分析、化学成分检测、金相分析及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对炉管爆裂原因进行了分析。最终发现失效的原因为炉管的钢材使用错误,使得炉管强度不足,最终导致炉管的爆裂。  相似文献   

6.
赵平 《金属热处理》2021,46(6):225-230
某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TP347H钢膜式壁高温过热器管频繁发生开裂,通过宏观检查、光谱分析、力学性能试验、显微组织分析以及运行情况分析等对其失效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取样管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均满足标准要求,显微组织未见异常;裂纹起源于管子与鳍片焊趾处,并从外壁向内壁扩展;管子开裂原因为:高温过热器管为大屏膜式壁结构,加之锅炉启动过程中,相邻管壁温度差较大且不断变化,造成管子在轴向方向的膨胀差较大并形成交变热应力,从而在焊趾应力集中部位产生热疲劳裂纹,同时管子与鳍片焊缝处的残余应力以及管子外表面存在的直道沟槽促进了裂纹的形成和扩展。  相似文献   

7.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和组织分析等方法,对屏式过热器12Cr2MoWVTiB钢爆管进行了失效研究。结果表明,爆口处化学成分无明显异常,硬度比正常处低约25 HV0.1,显微组织出现明显软化。分析认为,管子长期在超温条件下服役,组织老化导致材料力学性能下降;由于屏过穿排定位管和外圈竖直管相互磨损发生泄漏,后段管子内介质流量减小,壁温迅速升高,短时过热在高温下组织快速软化,造成管子切向应力超过材料强度而发生瞬时超温爆管。  相似文献   

8.
某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高温过热器发生了泄漏.通过现场调查,并对泄漏弯头部位取样进行了宏观检查、断口分析及金相组织观察,表明弯头存在制造缺陷,缺陷演变为贯穿管内、外壁的疲劳裂纹,最终导致高温过热器泄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失效的高温过热器管的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和微观金相分析,认为该管爆管属长期超温导致.  相似文献   

10.
过热器管是锅炉受热面中工作环境最恶劣的炉管,频繁地出现由材料断裂造成的泄漏与爆管失效事故,对电力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过热器管不同的失效原因,将过热器管的断裂失效分为韧性断裂、脆性断裂、蠕变断裂及腐蚀断裂。通过对过热器管失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建立了过热器管失效树,同时概括了引起失效的损伤因素。为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引起过热器管失效的重要损伤因素,在设计、运行、维护等环节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裂纹宏观形貌、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等分析,研究了1021 t/h锅炉用TP304H屏式过热器夹持管弯头高温运行62000 h泄漏原因.结果表明,在高温运行敏化温度下,冷加工成型TP304H弯管腐蚀敏感性增强,弯管内外部存在腐蚀介质,长期运行过程中,在运行管内蒸汽应力、热应力以及管排振动、锅炉启停等产生的交变应力作用下,产生应力腐蚀.蒸汽侧应力腐蚀是造成泄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过热器20G钢管爆裂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金相检验、化学分析、力学性能和扫描电镜对某钢厂锅炉顶棚过热器管爆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过热器长期过热导致管胀粗、局部减薄,最终形成裂纹。由于裂纹引起泄漏,使回路其余段内冷却工质的流量减小,导致泄漏处的下游发生短时过热爆管,出现大破口。锅炉短期使用的情况下爆管,且显微组织严重球化,证明失效过热器运行时内管壁温度远远超过额定温度318℃,20G钢安全余量不足是导致爆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对发生泄漏的锅炉尾部烟道侧墙的包墙过热器管进行了宏观检查、金相组织检验和硬度检查。结果表明:漏点附件过热器管的组织、硬度正常,导致泄漏的裂纹起源于鳍片。泄漏的直接原因在于吹灰时吹灰器枪管内冷凝水被吹出并附着在正下方的过热器管鳍片上,使鳍片产生交变温差应力,在应力作用下产生裂纹并扩展延伸到过热器管上,导致过热器管发生泄漏。选用合适的吹灰器类型,控制好吹灰器喷口至过热器管表面的安装尺寸并加强吹灰器的安全维护是避免此类问题的关键。分析结果对火力发电厂电站锅炉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某电厂超超临界锅炉Super304H过热器发生泄漏,采用宏观形貌、化学成分分析、硬度试验、金相组织、扫描电镜及强度校核等方法对泄漏管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后屏过热器水平管段内部介质流动不畅,介质的冷却作用降低,管壁直接被外部烟气加热,超过了材料许用温度,当管内最大应力达到该温度下的抗拉强度时发生短时过热爆管。。  相似文献   

15.
对大型电站锅炉15Mo3低温过热器爆管进行失效分析,采用宏观分析、直读光谱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布氏硬度计、万能试验机等对低温过热器爆管失效进行化学成分、微观组织、氧化、硬度及拉伸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爆管的化学成分满足DIN17155标准的要求;管样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和布氏硬度分别达到459 MPa、355 MPa、30.02%和150,满足了DIN17155标准对15Mo3的要求;爆管主要原因是15Mo3材质低温过热器发生腐蚀使管壁不断减薄,最终由于强度不足而发生爆管;管壁腐蚀区域主要位于尿素喷枪下方,腐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尿素喷枪雾化效果不良,尿素滴落,高温下与金属反应,导致管壁持续减薄;同时对15Mo3低温过热器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某石油注汽锅炉在生产作业中发生水冷壁管线爆管泄漏。为查明水冷壁的泄漏原因,对泄漏管段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显微组织分析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结果表明,泄漏管段向火面壁厚减薄严重,且存在内壁麻坑、微裂纹以及非金属夹杂物超标等原始制造缺陷;其内部高温汽水介质中含有微量的Cl-、S2-,运行一段时间后,向火面缺陷部位优先发生腐蚀溶解而造成管壁不断减薄,最终,管子因剩余壁厚不能满足强度要求而发生爆管。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工业锅炉过热器管的变形,通过对其材质、结构以及运行中的流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过热器管变形的主要原因是锅炉火焰过长,锅炉燃烧器启动时过热器处于干烧状态。另外,锅炉液态水进入过热器管,水在管子下部,汽在上部,致使管子周向温度不均。根据变形原因提出了过热器管变形的预防措施,即调整火焰长度、提高锅炉汽水分离效果、将逆流布置的过热器改为顺流布置,同时过热器管采用合金钢材质。  相似文献   

18.
《铸造技术》2015,(2):378-379
通过对过热器管宏观检查、金相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分析锅炉管失效原因。结果表明,过热器管泄漏的主要原因是异种钢变截面对接焊缝热影响区的机械约束力较大,应力集中严重,从而产生热疲劳裂纹,导致锅炉管泄漏。  相似文献   

19.
对爆管相关资料和数据进行了调查。借助微机控制电子万能实验机、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等仪器设备,从爆管管样、未胀粗管管样和备用管样的拉伸性能、显微组织、晶粒度、第二相等方面对TP347H高温过热器管的爆管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P347H高过管爆管为高温蠕变失效。TP347H奥氏体不锈钢在长期高温运行过程中于晶界处析出了σ相,且细小的晶粒度促进了σ相在晶界的析出。σ相的析出和大量存在,导致了蠕变孔洞的出现,使得TP347H高过管材质快速老化,导致高温蠕变强度下降,直至爆管。  相似文献   

20.
对爆管相关资料和数据进行了调查。借助微机控制电子万能实验机、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等仪器设备,从爆管管样、未胀粗管管样和备用管样的拉伸性能、显微组织、晶粒度、第二相等方面对TP347H高温过热器管的爆管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P347H高过管爆管为高温蠕变失效。TP347H奥氏体不锈钢在长期高温运行过程中于晶界处析出了σ相,且细小的晶粒度促进了σ相在晶界的析出。σ相的析出和大量存在,导致了蠕变孔洞的出现,使得TP347H高过管材质快速老化,导致高温蠕变强度下降,直至爆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