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水利工程高边坡危岩调查中,复杂的地形常常限制了传统的工程地质调查,如何快速有效的获取地质灾害信息一直是研究的难点。本文通过探索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山区水利工程高边坡危岩调查中的应用方法,总结了无人机摄影测量流程,阐述了结构面产状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西北某水电站出线场边坡落石灾害调查中,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无人机技术在水利工程高边坡危岩调查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面对频发的地质灾害,现场踏勘及调查显得格外重要。如何便捷、高效、全方位、直观逼真地获得现场踏勘资料是地质灾害调查中的重难点。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技术也在国际测绘领域飞速发展。通过对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在电力工程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介绍,分析其优缺点,验证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是否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近年我国民用无人机技术发展迅速,并在工程地形测量、地质灾害监测、农村土地确权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将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中,充分发挥无人机操作方便、测量数据精确、信息实时反馈等优势,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等工作开展提供参考。首先介绍无人机航测的技术优势,随后重点分析水利工程测量中无人机航测的操作流程与技术要点,最后就导致测量结果误差的常见因素和处理对策进行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4.
西藏紫金山危岩特征及稳定性和运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岩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危岩失稳-崩塌后的运动特性难以预测,危害很大。为了探讨危岩的稳定性和运动特性,以西藏紫金山危岩为例,通过定性定量方法对各危岩带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并用Rocfall软件模拟危岩失稳后的运动轨迹,通过室内试验分析冻融作用对危岩形成的影响,同时结合无人机航空摄影、三维激光扫描及现场调查等手段,对危岩带的划分、地层岩性、节理裂隙的发育情况等进行现场验证。结果表明:各危岩带位于山脊陡崖处,均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在降雨、地震条件下稳定性会有所降低;危岩的形成受地形、岩性、地震、冻融等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冻融作用主要表现为冻融损伤,在岩石表面形成微裂纹;危岩失稳-崩塌后在坡面经过多次弹跳、滚动,最终停止。研究成果可为危岩的治理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峡谷区高陡边坡危岩落石地质灾害分布位置高、突发性强,严重影响该区域工程建设安全的问题,以康定榆林至新都桥高速公路桑达隧道进口高位危岩为例,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生成三维实景模型以及数字地表模型,全面获取高位危岩的地质地形空间信息,对危岩区进行分区评价与失稳模式分析,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对危岩体的运动过程、运动轨迹、冲击能量等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场地危岩可划分为强烈发育区、中等发育区和高位岩堆区等3个分区,岩体破坏以拉裂-倾倒式和剪切-滑移式为主;失稳岩体主要沿坡面沟槽向下运动,颗粒的最大运动速度接近40 m/s,对下方公路构造物危害严重;综合分析表明危岩Ⅱ区受高位危岩及松散岩堆崩落影响最小,适宜路线方案通行。研究成果可为峡谷山区公路及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中遇到的高陡崩塌识别与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以LoRa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技术为核心,从危岩监测数据获取、分析和表达的角度出发,对重庆市合川区某景区危岩带进行了地质灾害监测研究。首先根据现场危岩体分布情况,布设自动传感器,结合LoRa物联网构建了地质灾害监测传感器网络,远程实时获取监测数据;然后在真实网络地理条件下进行监测结果网络表达与交互应用,并开展地质灾害模拟分析;最后发布预警信息。工程实践验证了监测系统的稳定性、有效性和智能性,可为国土部门地质灾害科学管理和应急管理部门高效应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陡峡谷区的危岩防治是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取三峡库区巫峡箭穿洞危岩、龚家坊危岩和望霞危岩等典型危岩体,在梳理其破坏模式的基础上,对高陡峡谷区的危岩防治技术进行了总结。对于以箭穿洞危岩为代表的基座岩体溃屈型危岩,其防治以基座岩体补强加固为主,在消落区建造挡墙能有效降低库水对基座岩体的侵蚀作用。对于以龚家坊危岩为代表的反倾倾倒-滑移型危岩,局部削方和表层关键部位加固是最有效的控制方式。对于以望霞危岩为代表的坐落滑移式危岩,爆破清方是消除崩塌隐患最有效的防治手段。研究成果为其它高陡峡谷区的危岩防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中结合使用小型无人机的经验,分析探讨了小型无人机在工程领域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方式,包括前期勘测设计、施工阶段应用、工程后期监测及效果展示等方面。特别分析无人机扫描技术在市政工程及地质灾害治理等领域的实践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危岩是贵州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为促进贵州岩溶区危岩体的防治工作,以六盘水市某一中学教学楼后侧的危岩体为例,在危岩体所处的工程地质概况、危岩体边坡基本特征、危岩的主控因素3方面的基础上分析出危岩的变形破坏模式。然后通过赤平投影定性分析和极限平衡法定量计算危岩的稳定性,并用二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危岩天然状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暴雨状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0.
大型水利工程多修建于深切峡谷地区,由于两岸边坡高陡,斜坡浅表层岩体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导致边坡上部发育大量危岩块体,严重威胁着下方水利工程的安全。本文以某水电站出线场高边坡危岩为例,通过采用"无人机航拍+现场核查"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对研究区内危岩进行了详细调查,总结了危岩发育分布特征,进行了危岩稳定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建议。研究成果可为边坡危岩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商用无人机已在各行业普及应用,在水土保持的监测工作中,通过无人机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运用,能够提高水土保持监测的精度以及工作效率,使水土保持监测可视化与数字化,更直观的从监测成果中反应水土流失现状以及水土保持治理效果。通过对无人机外业工作任务,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水土保持监测实例分析,对无人机技术与地理信息结合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运用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2.
笔者引入无人机参与水库综合管理,探索安全化、便捷化、高效化的无人机水库巡查。选取紫坪铺水库为研究对象,围绕库区环境、非法活动、水污染调查、地质灾害巡查等水库管理重点工作,采用建立的巡查工作体系,保障水库运行安全、供水安全和防洪安全。应用结果表明:无人机技术克服了传统水库管理方法中覆盖面小、信息化程度低等突出问题,实现了库区运行状态的高效、动态、全面的多元多维监控与管理,全面提升水库综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无人机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人机技术解决了传统水土保持工作中获取信息难的困境,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梳理了无人机技术在水土保持应用中的现状,从无人机飞行性能、飞行控制系统、相机类型、数据处理软件4个方面分析了水土保持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无人机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水电站库区两岸边坡在受到降雨和库水位相互作用的持续影响、人类工程活动不断加剧、极端天气频繁出现等造成的地质灾害高发、频发。如何将水电站库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快速、精准地排查识别出来成了水电站安全管理的一大难题。应用无人机倾斜摄影和机载lidar技术对吉牛水电站库区岸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调查,不仅能够快速提供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地形地貌影像和实景三维模型,还能够取代人工开展一定的地质灾害核查工作,减少人力的投入,规避人工作业风险,是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一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静态爆破在危岩崩塌防治中的应用效果,以四川省理县桃坪乡孔地坪危岩处理工程为例,介绍了静态爆破的相关参数选取,分析了爆破后危岩的分布规律及清渣作业强度,并阐述了静态爆破的施工流程和相关注意事项。工程实践表明:静态爆破不仅经济快捷,而且效果显著,兼具环保特征。相关经验可供类拟地质灾害处理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针对无人机遥感的优势论述了无人机遥感在山区水利测量、水利工程地质勘查、水利工程渗漏监测以及农田土壤水分监测中的应用。无人机在水利勘测方面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在防汛减灾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了无人机技术的基本原理,对无人机技术在地形勘察、凌情监测以及生态景观数据采集等方面应用进行综述,探讨了今后黄河防汛工作中的应用前景,为黄河防汛工作提供一种高效便捷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危岩落石作为一种山区典型性地质灾害,具有调查难度大、危害程度高、影响范围广、加固处理费用高的特征特点,同时其受控因素多、偶发易发,山区工程建设过程中多有发生。以南龙铁路为例,针对危岩落石大范围出露情况,开展模拟仿真,提出分区分段开展危岩落石加固处理,明确同一区域危岩落石可能存在不同风险类型,根据危险程度及出露条件确定危石处理原则,进一步开展加固处理研究,同时提出危岩落石加固处理过程中应同步开展岩堆稳定性、泥石流风险评估,确保工程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特点和在遥感影像上呈现的特征,充分利用航天、航空和地面监测各自的优势,将高分遥感、无人机遥感和地面勘查方法融合,采用"空-天-地"一体化立体监测技术对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实施情况进行核查,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情况考核提供数据支撑。结合技术发展形势和水土保持工作开展要求,对未来工作中遥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水土保持工作的深度应用提出展望,为后续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无人机航空测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测量技术,与传统测量手段相比,具有快速、精准、矢量化等优点。依法科学合理划定河道管理与保护范围,是实施河道工程管理与保护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将无人机航空测量技术应用在河道工程划界工作中,既可以提高划界工作的精准性,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文章以聊城市徒骇河、马颊河划界为例,介绍了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平原区河道划界中的实践应用,指出了无人机航空测量技术在河道划界应用中的主要特点、创新及应用推广,重点介绍了划界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分析,并总结了相关经验,为其他同类河道划界工作提供了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