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互联网+”嵌入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构建全产业链的新型的乡村经济体系;应用“互联网+”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通过“互联网+”实现乡村地区人才培养,提升乡村地区农民素质;通过“互联网+”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但是现在“互联网+”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还存在部分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发展不足,乡村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乡村地区缺乏优秀“互联网+”人才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新型的“互联网+”产业体系的发展,构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打造“互联网+”生态农业,全面促进“互联网+”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首先就“互联网+”与“互联网+足球产业”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解读;其后阐述了现阶段“互联网+”时代足球产业发展面临的红利;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互联网+”时代足球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途径及策略。 相似文献
4.
5.
正互联网技术对传统制造业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对其生产模式和流通模式的改造我国是世界化纤的生产大国。近几年,尽管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但我国化纤工业仍保持发展。在宏观经济持续低迷、经济增长方式需要新的引擎背景下,互联网经济增长迅猛,对促流通、扩消费、惠民生作用显著,其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明显提升。将互联网与传统的化纤产业结合,将互联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对于白酒行业的影响意义深远。白酒行业积极应对着互联网+带来的营销模式和销售渠道的巨变。本文试图探寻在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白酒广告的发展路径和方法,从而实现白酒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8.
9.
以家用纺织品的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阐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南通家纺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借助互联网技术、数字化平台以及行业环境和企业的市场定位,构建南通家纺产业的价值网络体系,重构适宜的家纺营销渠道。对塑造、管理南通家纺的区域品牌形象等方面进行梳理,探寻南通家纺产业的发展路径,带动南通区域产业的集群升级和提升高品质家纺区域品牌形象,以适应"互联网+"新形势,实现南通家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获取纺织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具体路径,分析“互联网+”对纺织产业创新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以及纺织产业的发展现状;首先,借助协同学理论,构建纺织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系统,从主体创新、客体创新、环境创新及资源创新四个方面对其创新与发展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建模;其次,提出一种符合纺织企业协同创新的协同算法,对纺织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具体路径进行求解;最后,利用《2014-2018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产销需求与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数据,结合实验与仿真方法,对创新驱动发展路径体系进行仿真和验证.提出:“互联网+”给纺织产业创新发展提出新要求,纺织行业应整合创新资源,构建纺织产业科技服务云平台,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搭建纺织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促进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完善创新环境,构建集信息交流、科技资源共享、科技成果转化功能为一体的“纺织产业创新预警体系”,对企业需求与科技创新成果的匹配度进行预警,从而加速纺织产业的协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13.
<正>在技工学校专业教学环节中,印刷色彩作为一门特色的工艺实践课程和教学组织形式越来越受关注。开设印刷色彩课程,既是培养职业技能教育能力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必然要求。“互联网+”时代,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印刷色彩教学以线上线下教学为主。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学生的创作经验,使学生的判断力和独特感受力得以呈现是值得讨论的话题。因此,本文通过剖析和总结疫情期间印刷色彩在线教学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随着中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户外运动课程在普通高校中成为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然而户外运动课程教学模式还处于不断探索与完善的过程中。为了不断适应“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体育教学改革的需求,本文运用逻辑分析法、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在实践中验证互联网辅助教学模式的运用价值和教学效果,旨在为教师更好地进行户外运动教学和教学反思提供有效指导,促进普通高校户外运动课程的发展。结论:(1)普通高校户外运动课程教学中,互联网辅助教学与常规教学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2)在互联网辅助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户外运动知识、技能的成绩更好,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还有利于增强学生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互助;(3)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教师和学生更愿意选择互联网辅助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19.
《家具与室内装饰》2021,(8)
本文运用文献调研的方法对数字文化遗产特点以及其传播影响因素中的重要变量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数字文化遗产表现出多形态、去中心化、图像化、片段式以及跨界互融的特征,其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受用户、内容和传播渠道三方面因素的影响。用户表现出明显的年轻化特征,并且汇聚成社群与圈子,全方位参与到信息的设计与生产过程中;数字文化遗产的内容生产受新技术和新媒体传播平台影响,越来越强调叙事以及在各场景中的用户互动体验;移动互联网带来了传播渠道的革新,借助新媒体平台构建出一个移动化、全覆盖、多渠道、互动性的传播网络,数字文化遗产可以迅速深入到生活的各个场景中,与用户产生连接与互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