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深化高校实践教学改革,建立校企紧密合作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有效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高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对校企合作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改革思路、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创新实践,探索切实可行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模式和管理方法,为高校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和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三亚学院车辆工程专业以培养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参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以校企合作模式制订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期培养出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为海南省、吉利集团汽车工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
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结合专业的办学特点、优势和校企合作办学经验,西安石油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教育部实践"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试点专业之一,对校企联合培养人才这一新模式进行了探索。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校企联合教学环节,结合西安石油大学在"卓越计划"中的培养方针,分析石油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企业及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以实践为主线,培养学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方法和具体措施,进一步提高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构建校企合作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化纤方向)"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工程环境、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校企合作机制,解决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对校企合作"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目前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是校企合作实践。本研究通过对大连工业大学包装工程本科专业"卓越计划"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校企合作实施"卓越计划"不仅需要政府政策支持,而且要建立企业全面参与的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本研究提出的思考将对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为同类专业实施"卓越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湖南工程学院纺织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在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实践企业基地化、构建创新型工程教育模式、构建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为培养纺织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新农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变革的内在需要,是振兴农林类高等教育的重大战略。通过新农科项目的实施,食品专业将在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上继续创新,结合办学优势、育人特色,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特色发展与内涵发展形成独特的食品专业育人模式。深入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使学校与食品企业人才共育、成果共享,搭建紧密校企合作平台,以此促进食品企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与合作企业在共同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共同培养技能人才、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比如订单式、"前店后校"模式、组建职教集团模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等。这些模式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校企双方的发展,但是当前的这些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合作内  相似文献   

9.
以校地协同为手段,以职业能力为标准,以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支撑,开展卓越服装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通过构建卓越服装工程师培养实践教学体系,谋求校地深度合作,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服装专业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马磊 《纺织导报》2016,(10):154-157
根据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天津工业大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重点、校企协同育人为关键的思路,在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基础上,以纺织工程专业针织与针织服装专业方向为试点,对纺织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满足了当前行业、企业对创新型纺织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从规模建设到内涵建设的转变,校企深度融合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已成必然。但由于校企双方目标利益不同、驱动力不足以及双方利益回报差距大等原因,致使当前校企合作还多停留在表面层次,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因此,本文从这一实际问题出发,对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利益失衡之处做出分析,并试图通过研究,寻找校企深度融合的平衡点,建立校企深度融合的利益平衡机制,从而使校企双方从既浪费精力又缺少成效的形式化、零散性和短期性的校企合作中脱身出来,走向全面、长久、稳定、互动和具有前瞻性的校企一体、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2.
对接高端纺织服装产业群的纺织服装产业学院是推进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的新途径。从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人才需求分析调研和实证研究出发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分析及育人策略建议。得出:校企双方构建复合创新型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产业业务发展需求共订人才培养方案,依托工作室、工作坊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开发实用课程标准和教学资源;共育"校企行所"混编师资团队,共建技术研发中心和培训中心,建立"政校企行所社"多元协同治理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现代学徒制下推进课程思政理论创新;双导师(教师)主体作用发挥有特色;突出校企协同育人特色,推进机制优化、构建体系完善;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开发思想政治元素鲜明的课程思政资源;育人模式、实现路径途径、方法可推广、具有示范性,方法载体具有示范性等方面阐述校企合作高职现代学徒制课程思政育人创新和特色,明确校企合作高职现代学徒制课程思政育人的重点和难点是制度与机制的创新,难点是以企业为主导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管理制度与机制、研究设计制定教学文件。  相似文献   

14.
魏静  陈莹  徐慧娟  邱彩萍 《纺织教育》2012,27(6):486-489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深入思考工程实践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服装专业的特点,从构建"四层次、三结合、四能力"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搭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建立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对"卓越计划"背景下的实践教学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广西轻工业》2019,(7):164-166
针对地方院校校内的工程实践环境较为薄弱,需寻求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为背景,提出校企协同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双赢模式,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教学体系,并对课程体系结构进行优化,阐述校企协同育人过程中如何有效运行双赢模式以及开展校企协同培养实践,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使高校与企业之间实现了资源共享、互惠互利。  相似文献   

16.
《广西轻工业》2015,(11):182-184
为了提高职业院校的育人效果、提高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深化校企合作、做中学等人才培养模式引起教育工作者、专家学者等方面的重视,但是,具体采用什么形式、走何种途径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是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理论和实践证明,通过"人才培养与需求的初步对接,企业初步参与人才培养,企业与学校构建正式合作组织,校企资源共享、共育现代职业人才"逐渐深化的过程,以职业教育集团、行业指导委员会为平台,以共建共享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场所,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下的现代学徒制是提高我国职业教育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高职生党建评价在产学研结合背景下面临评价领域延伸、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样化以及企业文化的消解等诸多挑战。因此,高职生党建评价必须与时俱进,坚持拓展性原则、包容性原则、目标性原则,推动校企文化融合,构建校企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把学生党建评价全程贯穿于学生党员学习和工作过程之中,全方位拓展学生党建评价的内容与网络化渠道,构建全面的学生党建评价体系,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开创校企合作育人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社会、企业对卓越工程师的需求,高校具有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卓越工程师的重要责任。本研究基于对卓越工程师培养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分析,阐述了培养具有印刷特色的机械工程卓越工程师的目标定位,提出了制定完善的培养方案、建立有效的保障体系、设计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发挥印刷特色优势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思路,总结了培养具有印刷特色的机械工程卓越工程师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校企合作,尤其建立适合工科专业的实习基地群,使企业深度参与培养学生过程,是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本研究通过对国内有代表性的40多家印刷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直接深入了解印刷企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1+n"实习基地群的实践教学模式,制定相关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完善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的保障制度和相关文件,建立校外"1+n"模式的实习基地。这对于提升学生和教师实践能力,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和服务社会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广西水产品加工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初步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广西水产品加工业对工程师的多元化需求发展趋势,对广西水产品加工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定位,并对水产品加工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所必需的基地和教师队伍的建设、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