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电火花毛化加工中电参数对20Mn23AlV毛化表面形貌的影响,用石墨作为电极材料,对20Mn23AlV钢进行电火花毛化正交试验。研究了峰值电流、脉冲宽度和脉冲间隙对20Mn23AlV钢毛化表面形貌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不同电参数下毛化表面的形貌,分析了峰值电流、脉冲宽度、脉冲间隙对毛化表面形貌的影响。最后总结了无磁钢板电火花毛化加工选择电参数的原则。结果表明:在满足电火花毛化工艺要求的条件下,选用较低的峰值电流和脉冲宽度,分别为2.5A和2μs,脉冲间隔为4μs。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YG8A的电火花加工中脉冲宽度、峰值电流等电参数对加工速度、电极损耗、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宽度和峰值电流必须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才能得到较好的加工效果。  相似文献   

3.
由于电参数的改变会影响电火花加工的性能,为了研究在不同电参数条件下加工性能的变化规律,采用了正交试验研究用铜电极对45#钢进行电火花加工实验时脉冲宽度、峰值电流和脉冲间隔对加工速度、电极损耗的影响规律。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得知:电流是影响电加工特性的主要因素,在脉冲宽度变化较大时,脉宽的改变对加工性能的影响也非常显著;当脉宽变化不大时,脉冲间隔对加工性能的影响较显著。研究结论为推动电火花加工,提高模具的加工精度提供了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导电胶涂层作为辅助电极、石墨作为工具电极,用实验的方法考察了电火花加工非导电陶瓷SiO2的可行性;证明在正极性加工条件下,石墨电极能增强导电膜生成,提高加工稳定性;并给出了脉冲宽度、加工电流等电参数对加工速度、电极损耗及表面质量等工艺指标的影响规律,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以国产不同粒度的聚晶立方氮化硼复合片试样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电极转速、开路电压、峰值电流、脉冲宽度和脉冲间隔作为主要工艺参数,以材料去除量、电极损耗作为加工效率的评价指标,以试样表面粗糙度值作为加工质量评价标准,结合扫描电镜观测、能谱分析、粗糙度仪测试,分析主要工艺参数对放电磨削加工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研究表明:PCBN电火花放电磨削加工的机理是高温熔化黏结剂,从而导致聚晶立方氮化硼颗粒脱落而实现磨削去除,过程中还伴随着元素间的置换和氧化;PCBN粒度对电火花放电磨削加工效率和质量的影响不如放电加工工艺参数的影响显著;材料去除量、电极损耗随着电极旋转速度的增加、开路电压的增大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随着峰值电流的增加,材料去除量增加,电极损耗减小,工件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值增大。  相似文献   

6.
基于正交试验的电火花加工工艺效果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探讨了电火花成形加工中影响加工效果的主要因素,分别阐述了脉冲峰值电流、脉冲宽度及脉冲间隔等对加工速度、加工表面粗糙度及工具电极损耗的影响关系,对解决电火花加工实践中工艺参数优化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基于放电概率的诱导烧蚀电极伺服控制系统,通过优化实验,设定其放电概率为80%,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峰值电流等电参数对加工的影响。结果表明:正极性加工时,峰值电流对加工效率的影响最大。通过选取优化参数,与常规电火花车削对比表明:放电诱导可控烧蚀车削的材料加工效率是常规电火花车削的27倍,电极相对损耗仅为常规电火花车削的80%。  相似文献   

8.
采用正交试验与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Si C质量分数为5%的Si C/Al功能梯度材料进行电火花加工工艺试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材料去除率、电极相对损耗率的影响,同时建立了工艺参数对材料去除率、电极相对损耗率及综合指标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对综合指标的影响由主到次分别为脉冲宽度、脉冲间隔、抬刀高度、加工电压、峰值电流,优化后的加工参数为峰值电流10 A、脉冲宽度200μs、脉冲间隔50μs、加工电压50 V、抬刀高度3 mm,与参数优化前相比,材料去除率降低约5.8%、电极相对损耗率降低约51.8%。建立的回归模型可为Si C/Al功能梯度材料的电火花加工试验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制的微纳乳液作为工作液,利用电火花成形加工镍基高温合金(Inconel718),选取峰值电流、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及单次加工时间等参数进行十字正交试验,研究分析这些参数对电火花成形加工Inconel718的表面粗糙度和材料去除率的影响,并对比了在微纳乳液与煤油工作液中加工的工件表面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峰值电流对材料去除率影响显著,单次加工时间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显著;与煤油工作液相比,采用微纳乳液进行电火花成形加工的工件表面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10.
电火花磨削非导电工程陶瓷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非导电工程陶瓷的加工难题,提出了双电极同步伺服电火花磨削新方法,并用不导电的Al2O3工程陶瓷进行了加工实验,研究了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峰值电压、峰值电流等电参数对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加工的范围内,脉冲宽度的增加、峰值电压的升高、峰值电流的增大、脉冲间隔的降低都能使材料去除率升高,而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则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一种由紫铜颗粒经高温烧结获得的多孔材料作为工具电极,并施加内冲液,分别在不同的加工方式、峰值电流、冲液流量和脉冲宽度下,对镍基高温合金GH4169进行多孔质电极电火花加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采用了分布式的内冲液,多孔质电极能以不抬刀方式加工,可获得比实体电极更高的材料去除率和更低的工具电极损耗率。但分布式内冲液对极间状态的改善作用受到峰值电流、脉冲宽度所导致的蚀除产物粒径的影响,当蚀除产物粒径过小或过大时,多孔质电极相对于实体电极的优势无法体现。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压电陶瓷(piezoelectric ceramic transducer,PZT)激励同步压缩放电通道微细电火花加工,目的在于改善微细电火花加工的放电环境。介绍了PZT激励同步压缩放电通道微细电火花加工原理,研究了开路电压、脉冲宽度、脉冲频率和峰值电流对其电极损耗和材料去除率的影响,并与不采用压缩通道方法的微细电火花加工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采用PZT激励同步压缩放电通道技术,提高了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材料去除率,降低了电极损耗率,有效改善了放电环境。  相似文献   

13.
杨雄  冉小丰  帅玉妹  陈松 《硬质合金》2009,26(4):236-239
研究了GT35电火花加工时,峰值电流、脉冲宽度、放电时间等参数对工件加工效率、加工面粗糙度和电极耗损速度等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其作用机理,优化了GT35钢结硬质合金电火花加工工艺参数,为加工复杂型腔GT35钢结硬质合金模具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用电火花加工和超声电火花复合加工的方法加工硬质合金的试验,分析超声电火花复合加工应用的限制因素,研究脉冲宽度、峰值电流等参数对加工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超声电火花复合加工比普通电火花加工效率高、表面质量好,可用于硬质合金模具的加工。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电火花毛化7075铝合金工艺,采用铜电极在电火花成型机上对7075铝合金板进行电火花毛化正交试验,研究电火花的峰值电流ie、脉冲宽度ti和脉冲间隔t0三个试验因子对毛化表面形貌(粗糙度Ra、凹坑直径D和单位长度凹坑数Pe)的影响。结果表明,峰值电流和脉冲宽度是影响7075铝合金毛化表面形貌的主要因素,而脉冲间隔对毛化表面质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中影响加工速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几个主要参数:脉冲宽度、峰值电流、脉冲间隔及工件厚度,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加工参数对加工速度、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关系,为科学、合理地设定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参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在小电流、小脉宽条件下电火花加工毛化表面对提高材料表面吸光率的效果,以无磁钢(20Mn23Al V)为研究对象,在电火花成型机床上进行毛化加工,研究了峰值电流和脉冲宽度对吸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电流小脉宽条件下,吸光率随着峰值电流和脉冲宽度的增加而减小。并通过扫描电镜对毛化表面形貌的观察,对峰值电流和脉冲宽度对吸光率的这种影响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8.
采用正交试验和信噪比两种分析方法,并基于BP神经网络,研究了工件超声振动电火花复合加工技术的两个重要方面:工艺参数优化和工艺预测模型。研究了间隙电压、峰值电流、脉冲宽度和脉冲间隔对表面粗糙度及加工时间的影响,得到了基于试验数据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的电参数是峰值电流,然后依次为间隙电压、脉冲间隔、脉冲宽度,最优参数组为间隙电压65V,峰值电流2A,脉冲宽度5μs,脉冲间隔70μs;对加工速度影响最大的电参数是峰值电流,然后依次为脉冲宽度、间隙电压、脉冲间隔,最优参数组为间隙电压65 V,峰值电流8 A,脉冲宽度50μs,脉冲间隔10μs。通过信噪比分析得到的结果与正交试验分析得到的结果基本相同,但信噪比分析的结果比正交试验分析的结果稳定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根据混气电火花加工对混气加工装置的要求,介绍了混气电火花加工装置的原理及组成。利用该混气装置,进行了电参数对混气电火花加工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脉冲宽度、峰值电流对混气电火花加工的影响不同于普通电火花加工,加工速度和表面粗糙度值随着脉宽和峰值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0.
针对普通电火花加工充磁钕铁硼(NdFeB)材料时,蚀除颗粒排出困难、加工效率低、加工表面质量差的问题,自行搭建磁场辅助平台。通过普通电火花加工方法和磁场辅助电火花加工方法加工充磁NdFeB材料对比试验,分析磁感应强度、峰值电流以及脉冲宽度对充磁NdFeB材料的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磁场辅助电火花加工方法对充磁NdFeB材料进行加工,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均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