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双创"教育是指"创新"和"创业"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等为目的的教育。创业教育是在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及创新精神下,通过个人能力发挥,形成创业技能,在某个领域开拓事业的教育。创新与创业两者相辅相成,在教学、科研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后服务于行业,为行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2.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热潮为创新创业思维的研究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让躁动于如何创新、为创业实现就业的研究回到起点。本文通过总结经管类大学生的特征,探索经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对于创新创业实践的意义,分析其创新创业思维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策略,让更多大学生走出创新创业误区,转变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思维,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从而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梁楠 《西部皮革》2021,(6):131-132
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联合创新创业课程设计,以工作室双创课程为例进行研究,内容围绕大学生电商平台自媒体创业,为学生的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方面起到一定的支撑。通过结合工作室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培养学生适度跨界、扩大专业应用程度,使专业精但不局限。视野扩大、形成自身创业模式。旨在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养成自觉学习、创新思维意识的素质,提高专业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常态背景下要求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强的大学生,部分学校的创新创业资源有限无法满足大学生的要求,为此研究新常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培养路径。通过分析大学生的自身能力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状。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状提出建设创新创业资源和提倡创新思维的培养路径。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对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十分关键,学校可以组建有特色的创新创业社团,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相似文献   

5.
把创新创业融入中等职业学校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是培养新时代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实践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标准,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文章尝试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标准,体系涉及文化素养、能力素养、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素养等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为中等职业学校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的提出,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深化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大力培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潮流的创新创业人才,使他们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以及独立思考、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进取精神和冷静处理问题的实践能力,从而破旧立新,迎接严峻的就业挑战。高校应该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根据学校的实际,集中优势学科专业、顶尖师资力量和财力物力深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为培养优秀的创新创业学生探索出一条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7.
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是时代赋予高校的职责和重任。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讨论在食品专业必修课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性。食品工艺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食品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重点讲授基础共性原理、案例教学和开展社会调查等教学手段,探讨在食品工艺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李克强总理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教育部也发布相关文件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培养的全过程。高等职业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基于辽源袜业实践教学中纺织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和模式,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过程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党建+"模式下高职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提出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作为党建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具体措施为党建带团建,开展专业社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校企深度融合,孵育优秀的创业项目。  相似文献   

11.
正一、前言在国家大力倡导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高校中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高等院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成为了近年来的重点研究课题。早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解决日益增长的毕业生人数与日益减少的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随着创新创业在教育教学中的逐渐深入,它的目标逐渐转变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的综合性培养。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适应社会创新创业型人才需求。文章研究构建了跨院系、跨专业群、跨专业且特色鲜明的"一中心、两平台、九模块"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进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3.
正在当代大学生的课程体系中,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意识培养逐渐成为教学研究重点,近年来更是方兴未艾。与此同时,大学生群体就业问题也从以往的就业问题上升到了社会问题层面,如何提升大学生群体的职业素养和科学规划、以及培养大学生群体的创新创业意识,已经成  相似文献   

14.
《广西轻工业》2016,(3):156-157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大环境下,高职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针对目前高职工业设计教育的现状,提出将创客式教育理念融入教学,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通过多种途径安排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参与项目实践,尝试将创意转化为实物,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业意识。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家跨境电商发展迅速,对于该领域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要求高校要求培养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必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任务任重道远.本文通过研究高校创新创业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途径,对于我国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培养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要注重设计实践体系、实践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校园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实践基础上,提出"多维电商创业平台"的概念,研究其建设运营方案。结合多维电商创业平台特点,设计电子商务实践体系、实践方案,为电商创业教育、电商实践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广西轻工业》2018,(1):152-153
目前高职院校印刷技术专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印刷技术专业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在高职院校印刷技术专业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印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是当前高职院校印刷技术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不断完善,大众创新创业的意识也与时俱进,形成了一种草根创业、大众创业的"众创"环境.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影响下,学校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内各大高校纷纷兴起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热潮.本文指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了相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双创背景下高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双创教育理念围绕应用型食品类人才培养模式展开实践研究。这一培养模式不仅注重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更侧重提升学生竞争力,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专业教学价值,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分析双创背景对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影响,识别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系列双创教育实践对策,旨在提高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同类型院校食品专业培养高素质双创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创新与创业,实质上是存在密切关联的。正是因为有创新的思想,不愿意循规蹈矩地走传统就业的道路,才有了创业的意向;正是因为有创新的能力,才能善于发现创业的时机,找到创业的方向;正是因为有创新的行动,才能在创业过程中勇于突破,实现创业的目标。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创业的引导与教育,不一定要拘泥于创业活动本身,而是可以从创新意识的培养入手,旨在鼓励大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