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化学显微镜技术、电化学阻抗技术和扫描开尔文探针技术观察了低合金高强钢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分析了其腐蚀电化学特征,研究了焊接接头不同区域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母材电位较负,焊缝区电位较正。由于微观组织不均匀,熔合区和热影响区中的电位分布不均匀,熔合区中的粒状贝氏体电极电位高于针状铁素体,热影响区的针状铁素体电位高于块状铁素体,会形成微小原电池,促使这些区域发生腐蚀。焊缝区探针尖端的氧还原电流最大,耐蚀性最好。热影响区探针尖端氧还原电流最小,耐蚀性最差,其中粗大的块状铁素体微观组织和M-A硬化相的存在是影响热影响区耐蚀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锌铁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谷涛  黄永昌 《腐蚀与防护》2000,21(9):390-392
研究了熔炼所得Zn-Fe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分两个含铁量区段0-1%和1%-10%考究了Zn-Fe合金的开路电位和线性极化电阻,并用SEM观察腐蚀前后的表面形貌。探讨了Fe含量对合金腐蚀行为产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3.
四种不同仿古铸铁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全浸试验和动电位极化方法比较了四种不同的仿古铸铁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仿古灰口铸铁的腐蚀速率较仿古白口铸铁高;两种灰口铸铁中,低硫试样较高硫试样的腐蚀速率高,耐腐蚀性能差;两种白口铸铁中,低硫含量的试样与高硫含量的腐蚀速率和耐腐蚀性能均接近;X射线衍射仪分析表明四种铸铁的腐蚀产物均含有纤铁矿、磁铁矿和针铁矿,其中疏松不稳定的纤铁矿含量最多,并未发现海水打捞铁器中常见的腐蚀产物-四方纤铁矿.  相似文献   

4.
带锈铸铁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增重法和强极化、线性极化技术,研究了已生成较厚砂锈层的带锈铸铁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与电化学行为,分析较厚砂锈层对铸铁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带锈铸铁的腐蚀速度比裸铸铁的腐蚀速度大,较厚砂锈层不仅不能阻碍腐蚀过程继续发展,而且还有加速腐蚀发展的趋势。带锈铸铁的间浸腐蚀速度比全浸快得多,较厚砂锈层使间浸对带锈铸铁的腐蚀加速作用比对裸铸铁的加速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5.
用盐雾加速和极化曲线试验方法研究了TRIP钢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两种试样盐雾加速试验后表面均有大面积腐蚀产物出现,且极化曲线均活化。未添加合金元素(A钢)的腐蚀率远高于添加合金元素的(B钢);B钢较A钢的自腐蚀电位明显升高,其腐蚀电流密度下降;B钢表面锈层较为致密,而A钢锈层则相对较为疏松。B钢获得了相对较好的耐蚀效果,主要原因是由于Al、Cu、Cr、Mo、Ni等合金元素在锈层以及锈层与基体的界面中富集,改变了TRIP钢电化学性质所致。  相似文献   

6.
采用楔形张开加载(WOL)试样开展应力腐蚀试验,研究TC4钛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应力腐蚀行为,分析应力腐蚀开裂(SCC)机理。结果表明,腐蚀24 h后,即可在试样表面观察到SCC裂纹。腐蚀30 d和75 d的试样,SCC裂纹长度接近,且都明显大于腐蚀15 d的试样,说明15~30 d内SCC扩展终止。试样的加载应力越大,裂纹长度越长,随着裂纹扩展,应力逐渐松弛,当残余KI值降低到38 MPa·m~(1/2)附近时,SCC扩展终止。SCC扩展是应力和腐蚀耦合作用的过程,在SCC起始阶段,应力主导裂纹快速扩展,断口呈韧窝形貌。SCC中后阶段,断口呈解理形貌和鳞片状花样,鳞片边缘存在钛氧化物,推测是由于应力松弛后的裂纹间歇性驻留和阳极溶解促进的裂纹继续扩展反复交替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铝青铜在3.5%NaCl溶液中的脱成份腐蚀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电化学方法和表面分析技术对铝青铜的脱成份腐蚀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铝青铜系合金中亚稳态的β相与α相基体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先腐蚀倾向,这主要是亚稳的β相组织的含Al量高于α相造成的.在阳极活性溶解区,由于β相中的Al元素溶解造成合金表面产生了点蚀坑,在阳极活化-钝化转化区β相中的Al元素大量溶解,β相腐蚀严重.β相溶解电位正移接近α相溶解电位,α相开始发生腐蚀,在极限电流区,材料表面α相成为富铝相(即阳极区),也发生严重的脱铝腐蚀,α相和β相中的其它合金元素也发生腐蚀脱落.  相似文献   

8.
块状非晶合金CU-Zr-Ti-Sn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电化学极化曲线方法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研究了Cu60Zr30Ti10和(Cu60Zr30Ti10)99Sn1块状非晶合金及其晶化后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Cu60Zr30Ti10)99Sn1非晶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阳极极化衄线有一定的钝化倾向,且其阳极电流密度较Cu60Zr30Ti10非晶合金的阳极电流密度有所降低;同时EIS结果显示,其电化学反应电阻Rt较Cu60Zr30Ti10的Rt值有所增大,说明添加1%Sn使非晶合金Cu60Zr30Ti10的耐蚀性能有所改善.相应成分晶化后的合金与非晶合金的极化曲线相比较,阳极极化表现出较大的钝化倾向,且阳极电流密度略有降低.晶化后合金的EIS测试显示有两个时间常数,即由高频容抗弧和低频容抗弧构成.晶化后合金与其非晶合金相比较,电化学反应电阻见明显增大,表明晶化后合金的耐蚀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金相、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 (SEM /EDX) ,结合电化学测试手段 ,研究了Cu Cr合金在 3 5 %NaCl NH3 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并探讨了NH3 浓度对其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Cu Cr合金中铜相较铬相易腐蚀 ,其腐蚀速率随NH3 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Cu-Cr合金在3.5%NaCl+NH3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金相、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SEM/EDX),结合电化学测试手段,研究了Cu-Cr合金在3.5%NaCl NH3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并探讨了NH3浓度对其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Cr合金中铜相较铬相易腐蚀,其腐蚀速率随NH3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IncoMAPAl—9052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应力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悬臂梁试样,实验研究了IncoMAP Al-9052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应力腐蚀开裂(SCC)行为。结果表明该种合金的裂纹扩展机制有别于常规的铝合金。其初期阶段的裂纹扩展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在每一阶段的裂纹扩展机制可能是不同的,但其裂纹扩展的主要机制为氢脆。  相似文献   

12.
以脉冲电沉积方法为基础,通过改变峰值电流以及添加剂等实验条件制备出不同晶粒尺寸的镀锌层.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镀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纳米晶镀锌层的耐蚀性明显优于传统粗晶镀锌层,镀层的结构、晶粒取向等因素对镀锌层的耐蚀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高温与低温条件下低碳铁素体钢气体渗氮后渗氮层组织形貌的区别,并分析高温渗氮过程中在渗氮层与基板界面处黑色过渡层产生的原因;同时,研究渗氮层在3.5%NaCl溶液浸泡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高温渗氮(≥592℃)时,渗氮层中白亮层与基板处会形成20μm左右含氮马氏体过渡层,低温(592℃)时渗氮未出现该组织。在腐蚀过程中,腐蚀液易从渗氮层孔洞以及裂纹流入,使渗氮层整体脱落或者局部孔洞连接成片层状脱落。  相似文献   

14.
《铸造》2016,(3)
对CuSn10Zn2FeCo合金进行形变热处理,采用全浸泡腐蚀试验对合金试样在3.5%NaCl溶液中耐腐蚀性能和腐蚀机理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热处理条件下CuSn10Zn2FeCo合金在3.5%NaCl溶液中静态腐蚀速率分别为0.0182 mm/a和0.0197 mm/a,耐腐蚀性能均优于ZCuSn10Zn2合金;合金发生脱铁腐蚀,形变热处理后合金成分均匀化使合金耐腐蚀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两种常用涂层-环氧沥青涂层和环氧铝粉涂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腐蚀电位-时间结果表明,两种涂层的自腐蚀电位都比基体的更正,都能起到屏蔽作用保护基体,浸泡中电位向负方向移动说明活化腐蚀过程在继续.电化学阻抗结果表明,腐蚀介质能够较快的渗入涂层到达界面,使涂层的屏蔽作用降低,生成的腐蚀产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腐蚀的发展.并提出了两种涂层的等效电路模型,对阻抗结果进行了拟合.表明在浸泡初期涂层电阻随浸泡时间延长迅速降低,随后趋于稳定.指出电化学方法能获得与涂层性能有关的定量数据,非常适合于研究涂层/基体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铜合金在3.5%NaCl+S^2—溶液中的腐蚀磨损行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测定了HAl77-2铝黄铜,BFe30-1-1白铜在3.5%NaCl和3.5%NaCl+S^2-溶液中的腐蚀速率,腐蚀磨损率和电化学行为;观察了腐蚀磨损后铜合金的微观形貌。研究了腐蚀后样品的表层性能。实验结果表明,S^2-的存在加速了铜合金的腐蚀,腐蚀磨损,使Ecorr明显负移,icorr增加;硫离子对铜合金腐蚀磨损的加速作用与腐蚀磨损过程中的硫致脆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硫化钠对铝合金在3.5%NaCl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晖  余刚 《表面技术》2001,30(6):37-39,42
通过极化曲线测试及扫描电镜(SEM)研究了硫化钠对硬铝合金(LY12CZ)在3.5%的氯化钠溶液中的缓蚀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硫化钠对铝合金具有较好的缓蚀作用,促进了铝合金表面膜的形成,使铝合金出现了钝化现象,抑制了铝 合金点蚀。  相似文献   

18.
针对石油与化工设备行业的电偶腐蚀情况,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Q245R钢和不锈钢(201、304冷轧板、304热轧板、316L)在3.5%Na 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不锈钢比较稳定,而Q245R则处于活化状态;Q245R的腐蚀电位远低于不锈钢,偶接后作为阳极腐蚀加剧,不锈钢作为阴极被保护;偶接后电偶对的混合电位与电偶电流呈负相关;电偶腐蚀效应的大小为Q245R/201Q245R/316LQ245R/304冷轧板Q245R/304热轧板。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电化学腐蚀技术对贫铀(DU)-2A12铝合金电偶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5%NaCl溶液中,DU和2A12铝合金的腐蚀过程是逐渐变化的,2A12铝合金的抗腐蚀性能较DU更好。在DU-2A12铝合金电偶对中,DU具有相对较低的电位而作为电偶腐蚀的阳极,在偶合的前24 h,二者的腐蚀电位差较大,电偶腐蚀驱动力大,电偶电流密度平均约6μA·cm-2,DU被加速腐蚀;24 h后,DU与2A12铝合金的腐蚀电位相近,电偶腐蚀驱动力减小,电偶电流密度平均约5.5μA·cm-2,与DU单独腐蚀时对应时间的腐蚀电流接近,电偶腐蚀作用不明显。DU和2A12铝合金组成的电偶对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偶腐蚀电位为–780~–805 mV,二者可长期偶合。  相似文献   

20.
采用浸泡实验与电化学循环极化曲线测试研究了7020铝合金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的点蚀行为,并结合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及扫描透射电镜(STEM)的微观组织观察结果对相关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7020铝合金的最大点蚀深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为S型,呈缓慢增长-快速增长-保持稳定的过程。合金中α-AlFeSiMn相在点蚀浸泡过程中充当阴极,且发生了去合金化,周围的Al基体充当阳极而被腐蚀,含MnCr的弥散相则伴随Al基体的腐蚀而脱落。浸泡后期点蚀敏感性降低,表面的腐蚀产物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