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河豆面印花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工艺流程简单,独具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与文化价值。做好豆面印花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振兴乡村传统工艺及文化,对促进从业农民增收、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传统手工技艺工作室及陈列馆,融入乡村旅游、创意农业发展,借助数字化网络平台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措施是豆面印花技艺现代传承的新路径。引入现代印染及信息技术,融入流行设计元素,改进印花工艺等"技"的变革,丰富了印花产品的样式、衍生品;做好非遗元素的拓展等"艺"的创新,是豆面印花在传统工艺振兴中再生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传统工艺美术是指历史悠久、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工艺美术品,它们通常是手工制作的艺术品,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传统工艺美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和发展,通过创新和转化,将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出具有新时代特点的工艺美术品,推动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和传承。文章主要对文化创意视角下传统工艺美术开发的新思路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是当前发展的热点领域,纺织文化作为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纺织文化传承方面,需要保护传统的手工纺织技艺和传统纺织工艺,传承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结合现代设计和科技手段,开发出符合当代需求的纺织产品和体验活动,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对此,文章探究纺织文化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其在吸引游客、增加旅游产品差异性中的重要性;研究纺织文化在乡村旅游中的传承与创新实践,探索如何保护和发展纺织文化遗产,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纺织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策略和建议,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艺术得到了新的发展,并与现代工艺相结合,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创产品是新时代下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在文创产品设计中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5.
曹建兵 《造纸信息》2023,(11):112-11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议题之一。剪纸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意义。研究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有助于探索如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保护和传承传统艺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乡村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文章对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展开探讨,以期为传统艺术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手工印染在我国传统的中华文化艺术中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工艺,目前,其传承和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存在于民间的手工印染工人数量已经不多。为了改善我国传统手工印染工艺落后的现状,对其历史、特点、种类和质量进行分析,并与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工艺种类进行对比,找出民间传统手工印染工艺中手工制作、染料和面料的优势,正视其在市场把握、工艺创新和文化理念的缺陷,促进我国民间传统手工印染工艺繁荣强大。  相似文献   

7.
浏阳夏布具有深厚的工艺文化内涵,但其精细程度和品种有限,并且传统手工夏布制作费时费力,其在现代消费市场的应用领域中,有不断被其他机织苎麻产品逐渐取代的趋势。现从传统手工夏布的织造工艺、技艺传承和文化价值影响等方面来分析浏阳夏布所面临的时代危机,探讨浏阳夏布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夏布"作为非遗传统的手工织造品。通过挖掘夏布的可能性,对夏布进行创意设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对开发、促进夏布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夏布的发展现状、夏布本身的特点及生产工艺进行了概述,夏布布艺产品设计的策略,从主题、风格工艺等来探讨,以及了解分析不同夏布布艺产品的分类,工艺手法特点。并提出了夏布布艺创意产品设计方法,进行夏布布艺创意产品实践,凸显夏布独特风格,不仅可以改变现有传统传承方式,而且对夏布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张卫亮  李文成 《印染》2022,(5):100-101
<正>中国传统的东北大花布是中华人民的劳动与智慧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影响下伟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提倡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社会背景下,中国传统东北大花布的再生创新、再生设计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意义。传统的东北大花布是东北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其辉煌历史发展进程需要在自然传承的基础上再生创新。通过吸收时下流行的元素与风尚、现代化科技工艺手法等创意想法与设计,增进传统的东北大花布的细节优化设计,让其以新的姿态走入人们的生活,赋予东北大花布新时代的精神意义,让已被淡忘的设计再次继续走向市场和民间,能够产生经济现实价值,并不断增进发扬传统地域文化价值,还能实现大花布印染工艺及技艺、东北地域文化及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五芳斋裹粽技艺"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也是我国粽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传统手工类的"五芳斋裹粽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对五芳斋裹粽技艺的保护方式和传承方法进行探讨,通过建立裹粽技艺文化展示区、依靠节日庆典活动、高校文化教育传承、数字化保护等方式来来推动手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张雪 《造纸信息》2023,(11):106-107
宣纸作为我国传统的手工艺品之一,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中国艺术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推动,手工宣纸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着一定的威胁。因此,研究手工宣纸的传承与保护有助于保护和弘扬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纸的传承与保护展开探讨,以期提供有效的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村落作为聚落初始原型中的重要形式,研究它对城市发展有深远意义。本文从路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等方面阐述江西省吉安市陂古村的空间形态及艺术特色,分析保护陂古村的不利因素,并针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了相应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羌绣是流传于羌族聚居地的手工制品,是展现羌族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工艺形式之一.羌族是没有自己的文字的民族,只能通过心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基于此,通过分析羌绣在传承中的展现出的内涵与价值,探析将羌绣引入产业化发展的意义,对羌绣的保护传承和产业融合提出初步设想,希望能为羌绣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石丹 《纺织报告》2022,(9):66-68
传统刺绣是我国传统服装装饰艺术,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对促进传统刺绣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新时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面向未来、面向国际的大发展时代,其中,文化的传承正是新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当前,传统刺绣艺术面临较多发展问题,基于此,文章从传统刺绣的概念着手,分析其类型和特征以及价值意义,探讨将传统刺绣艺术融入现代服装设计的路径,使其更符合时代特征和人们的审美品位,提升传统刺绣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效果,促进其有效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造纸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明的传播和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晋南传统手工麻纸一直在我国北方造纸工艺中占据重要地位.文章考察晋南手工造纸的源流与演进,探析造纸与晋南区域社会的变迁,揭示发达的造纸业对雕版印刷业和手工剪纸艺术的积极影响,同时以平阳麻纸为中心,考察手工麻纸制作的工艺.  相似文献   

16.
独特的工艺,人性化的手工创作和现代技术相结合,是传统手工艺文化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对传统手工艺的表述和旅游景观的展现。从而促使手工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手工布鞋似乎已离我们远去,传统手工技艺及其文化逐渐流失,取而代之的是更高效的机械化生产。四川省唐昌布鞋传统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赖淑芳"却数十年来始终坚守传统手工布鞋制作技艺,用一针一线诠释着工匠精神。唐昌布鞋独特的毛边槽眼布鞋鞋底设计作为川西独有,其"肥帮瘦底"的造型设计更是见证了川西地区民俗审美近千年发展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产品个性化以及原创手工定制逐渐受到关注,尤其是对非遗传统文化的创新设计产品逐渐被大众重视。手工布鞋作为中国传统服饰产品,其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所蕴含的传统民俗文化不仅能够带来较高的经济价值,更是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本文主要通过对唐昌布鞋的起源、发展现状、未来发展等几方面进行研究,首次对唐昌布鞋文化进行系统性研究,为川西布鞋文化,技艺传承提供有效系统资料,为进一步推动传统布鞋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传统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丰富,保护传统古村落空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延续,以往的乡村空间研究更多倾向于定性分析,而缺乏定量的运用。所以,对乡村“三生”空间进行定量研究,乡村“三生”空间与人们接触较为密切,合理规划乡村“三生”空间对于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因此,笔者以广州市塱头古村为研究对象,以空间句法作为量化的理论依据,建构塱头古村空间形态模型进行量化分析,探究塱头古村空间形态特征与“三生”空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塱头古村存在的空间问题并提出塱头古村“三生”空间的优化策略,以期为传统古村落“三生”空间发展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乡村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是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其对于赋能乡村振兴、建构文化强国具有重要作用。当下,虽然对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性保护取得了业界共识,但在具体实施中价值判断片面、生境脱域、主体模糊等问题依旧严峻。对此,本文在场域理论的指导下,主张在传统手工艺传承中坚持系统思维,将传统手工艺与其所处的文化、自然和社会环境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进行思考,在新时代背景下从角色、技能、时空维度对乡村传统手工艺传承场域进行重构,唤醒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多元价值以满足当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最后,在白查村案例实践中,笔者通过主体、客体、介体三个向度进一步提出利用数字技术对民族工艺数据归档、搭建传承人团体以及村落综合传承平台规划设计的思路,以期为当下传统手工艺系统性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依据及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家具行业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分工息息相关,"工匠"作为古代技术发展的主体而产生。中国古代家具工匠发展以传统的职业分工——"百工"的演化为前提,与绝大多数其他行业的工匠一样,都具有地位低下、身份世袭和依靠手工技能生存等特征,在技术的传承模式上具有父传子继、师徒传承、官营艺徒等形式。其中木工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家具工匠发展的基础,家具工匠的地位在文化的延伸和统一之中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