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以核桃和大豆为原料,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制备核桃豆奶植物蛋白饮料.为了研究核桃豆奶植物蛋白饮料加工工艺对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常温放置方法观察产品的稳定性,同时利用TurbiscanLab稳定性分析仪对核桃豆奶植物蛋白饮料的稳定性进行考察,以产品稳定性指数(TSI)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对大豆添加量、定容后均质压力、定容后...  相似文献   

2.
<正>自2010年以来,中国植物蛋白饮料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豆奶市场也愈发炙手可热。据相关数据统计,2015年大中华区乳制品市场的总体即饮消费总量达308亿升,其中豆奶和植物蛋白饮品共占据约20%的销售份额。纵观全球市场,2015年全球大豆和植物蛋白类饮料的总消费量约为260亿升,并在近年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天然的健康功效现代人愈发注重生活品质,强调均衡营养,而天然、健康正是植物蛋白饮  相似文献   

3.
<正> 目前,以豆奶为主的植物蛋白饮料,因其营养丰富、风味优良、销售饮用方便等特点,已在现代化饮料工业中成为一支独秀。尤其在日本、东南亚等地发展更为迅速。近年来,我国植物蛋白饮料发展也很快,而且在这方面我国的资源相当丰富,因此,重点发展植物蛋白饮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多快好省之举。 植物蛋白饮料的营养效用 植物蛋白饮料的主要原料为植物核果类及油料植物的种籽。这些籽仁含有大量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  相似文献   

4.
<正>一、概述 大豆不仅含有优质的植物蛋白,而且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加工精制的豆奶饮料保持了大豆的营养成分,具有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老少皆宜等优点,是目前饮料市场具有极大竞争力的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5.
王健 《饮料工业》2008,11(5):14-15
植物蛋白饮料是指以富含蛋白质的植物仁、果肉或种子为原料经加工、调配再经杀菌或无菌包装制得的乳状饮料,以豆奶、花生奶、杏仁露、核桃露、椰子汁等为代表。近年来,植物蛋白饮料以其良好的风味。丰富的营养以及保健功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以“露露”杏仁露、“大寨”核桃露、“银露”花生奶、“椰树”椰汁等为代表的一批全国性知名植物蛋白饮料品牌,其他地方性品牌或不知名品牌更是多不胜数,植物蛋白饮料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饮料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纵观国际市场来看,豆奶是植物蛋白饮品中最大的子类。发达市场如美国、日本、泰国的即饮豆奶市场都获得了高速的增长。从中国市场来看,我国具有广泛的豆奶饮品消费基础,根据独立市场研究机构Euromonitor统计,2015年中国植物蛋白饮料市场销售总额超过1000亿,预  相似文献   

7.
杨帆 《食品开发》2014,(5):60-61
根据《饮料通则》的定义,植物蛋白饮料是指以植物果仁、果肉及大豆为原料,经加工、调配后.再经高压杀菌或无菌包装制得的乳状饮料。业内人士介绍。在分类上.植物蛋白饮料属于蛋白饮料中偏植物性的饮料。因植物蛋白饮料一般使用较具本土特色的植物作为原料,其与王老吉、加多宝这样的凉茶饮料一起被划分为“亚洲特色饮料”。与欧美起源的咖啡、可乐等饮品对应。但在国家统计局统计方法口径中,植物蛋白饮料与含乳饮料的产值归为一类进行统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我国含乳和植物蛋白饮料行业收入为895亿元,同比增长19.54%。  相似文献   

8.
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危害性分析方法,对豆奶、杏仁露、椰子汁等植物蛋白饮料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对影响产品品质的主要工序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关键控制点及范围,以提高植物蛋白饮料的质量管理水平,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豆奶是近几年来才问世的产品,目前正以营养丰富、价格低廉而日益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但要制作色泽、香气、滋味、体态俱佳的豆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豆奶生产中的技术管理是保证豆奶质量的重要条件。本文试图就豆奶生产中的几个主要技术管理问题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豆奶生产中的食品卫生管理 豆奶是直接入口的植物蛋白饮料,卫生  相似文献   

10.
《福建轻纺》2014,(12):7-9
根据《饮料通则》的定义,植物蛋白饮料是指以植物果仁、果肉及大豆为原料,经加工、调配后,再经高压杀菌或无菌包装制得的乳状饮料。业内人士介绍,在分类上,植物蛋白饮料属于蛋白饮料中偏植物性的饮料,因植物蛋白饮料一般使用较具本土特色的植物作为原料,其与王老吉、加多宝这样的凉茶饮料一起被划分为“亚洲特色饮料”,  相似文献   

11.
<正>植物蛋白饮料是指以富含蛋白质的植物果仁、果肉或种子为原料,经加工、调配再经杀菌或无菌包装制得的乳状饮料,以豆奶、花生奶、杏仁露、核桃露、椰子汁等为代表。近年来,植物蛋白饮料以其良好的风味,丰富的营养以及保健功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以"露露"杏仁露、"大寨"核桃露、养元"六个核桃"以及"银露"花生奶、"椰树"椰汁等为代表的一批全国性植物蛋白饮料品牌,其它地方性品牌或不知名品牌更是多不  相似文献   

12.
酸豆奶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辅以牛奶蛋白,并含有大量活性乳酸菌的一种集动、植物蛋白与乳酸发酵食品的优点于一体的保健食品。上海市酿造科学研究所《酸豆奶的研制》课题组根据我国大豆资源丰富,上海地区已相  相似文献   

13.
程维蓉 《饮料工业》2008,11(3):16-19
以黄豆、杏仁为主要原料,辅以一定的甜味剂、乳化剂、稳定剂等,配制出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杏仁豆奶植物蛋白饮料。探讨了杏仁豆奶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研究了乳化剂、稳定剂等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和感官评定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所得产品口感细腻圆润、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14.
<正>植物蛋白饮料是一类以植物的果仁或种子(如大豆、花生、核桃等)为原料,经过预处理、浸泡、磨浆、过滤、均质、杀菌等工序,而制成的乳状饮料。根据加工特性,可将植物蛋白饮料分为调制植物蛋白饮料、天然植物蛋白饮料、果蔬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及发酵植物蛋白饮料。传统的发酵乳都是以牛乳等动物蛋白为原料,以植物蛋白为原料制作发酵乳在近几年才逐步兴起。与动物蛋白相比,植物蛋白具有脂肪低、热量低和无胆固醇等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植物蛋白饮料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并应用于植物蛋白饮料中植物源性成分的检测。方法 以豆浆、豆奶、芝麻糊、花生牛奶、榛子乳5种植物蛋白饮料为研究对象, 建立利用硅羟基磁珠提取植物蛋白饮料DNA的方法, 通过分析所提取DNA的浓度和纯度, 实时荧光PCR扩增效率, 并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cetyltrimethylammonium ammonium bromide, CTAB)比较, 综合评价磁珠法提取植物蛋白饮料的效果。结果 大部分样品磁珠法提取的DNA浓度比CTAB法高, ODA260/A280均大于1.70。 结论 磁珠法提取的DNA纯度较高, 杂质少, 能满足植物蛋白饮料源性成分的分析要求, 尤其适用于大豆类蛋白饮料的DNA提取, 为快速、高效获取质量好的植物蛋白饮料基因组DNA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 多年以来,奶类(包括牛奶及豆奶)产品、果汁等较易变坏的饮料,大部分都是以无菌纸板包装方法推出市场。但最近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包括欧洲、东南亚及中国,塑料瓶包装奶类饮料,正卷土重来。塑料瓶包装无论在外观形状、大小、颜色等各方面都十分有弹性,以配合在不同时间及地方的市场推广。另外,塑料瓶“瓶内”无菌的工艺要求比较简单;因此,成品的坏包率也很低(在中国市场内可低于万分之一),所以品质控制方面也比较易于处理。这种包装不仅为生产商提供更具经济效益的加工及包装方法,而且更为消费者提供了另外一种优质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过去10年来.美国消费者的饮料消费情况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即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软饮料、碳酸饮料为主体而转向对身体健康更有益的植物蛋白饮料(如大豆豆奶)和果汁类饮料为主.而后者的发展速度更快。据来自美国某公司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披露北美洲(指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业已成为全球最大果汁饮料市场.其果汁饮料销售额约占该地区全部饮料市场份额的60%。而美国则是北美洲最大果汁饮料市场.其果汁饮料销售额约占北美洲地区的85%。随着健康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美国消费者已不再喜好喝高糖碳酸饮料.而是将目光转向营养丰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与其他营养物质的天然果汁产品。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植物蛋白饮料成为全球性消费热点,发达国家饮料巨头纷纷抢占先机,而在中国,以大麦若叶豆奶为代表的新型健康饮料,开启了对大麦幼苗科学利用的新时代。大麦若叶是什么一种新型的健康饮料正在大江南北风行,它就是大麦若叶豆奶。豆奶不稀奇,谁都喝过,有些朋友在饭店里还喝过加紫薯、加香芋、加巧克力、加蜂蜜等的花式豆奶。俏皮点说,豆奶就是"四大金刚"中豆浆的升级版,稍稍浓稠些而已。然而,大麦若叶豆  相似文献   

19.
豆奶干酪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牛奶和大豆为主要原料,生产含植物蛋白和乳蛋白的复合干酪。对豆奶干酪加工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合理控制。  相似文献   

20.
熊苗 《饮食科学》2010,(9):11-11
提到植物蛋白饮料,很多人并不陌生。超市货架上的植物蛋白饮料有很多种,大多是由豆类、花生、杏仁、核桃、椰子、瓜子儿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原料打浆后添加水和糖等制成的。核桃露、杏仁露、花生奶、豆奶、椰子汁等饮料都属于植物蛋白饮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