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建立柑橘籽中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的绿色环保提取方法,该研究制备了13种天然低共熔溶剂,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从柑橘籽中提取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并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3种主要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柠檬苦素、诺米林和黄柏酮)。与传统乙醇溶剂(体积分数80%)相比,由氯化胆碱和甲酸(物质的量之比1∶4)组成的天然低共熔溶剂具有较好的提取效率。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含水量、液固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含水量12%(体积分数)、液固比10∶1(mL∶g)、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4 min为最佳提取工艺,类柠檬苦素得率为13.87 mg/g。该研究表明,制备的天然低共熔溶剂可以作为从柑橘籽中提取类柠檬苦素的替代溶剂,为进一步应用天然低共熔溶剂从天然产物中提取生物活性物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有机溶剂法提取尤力克柠檬果皮和果籽中的柠檬苦素并测定其含量,并对其抗氧化与抑菌活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柠檬籽较柠檬皮含更多苦素类化合物,且籽提取液中所含柠檬苦素的浓度为2.766 4×10-1 mg/m L;柠檬皮提苦素物和柠檬籽提苦素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不明显,试验条件下的抑制率最高仅为14.58%,远低于同浓度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TBHQ);2 mg/m L用量的提取液对猪油贮藏期有一定延缓效果。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从柠檬皮和柠檬籽中提取的苦素物质对大肠杆菌、根霉、枯草芽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两者均对枯草芽胞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且皮提苦素物和籽提苦素物对枯草芽胞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分别均为0.5 mg/m L和0.75 mg/m L。  相似文献   

3.
以酸浆籽为原料,以酸浆籽油提取率为指标,经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建立水酶法提取酸浆籽油工艺模型.提取酸浆籽油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5.8 (g/mL)、木聚糖酶和果胶酶酶解pH 4.13、碱性蛋白酶酶解时间2.07 h,此时酸浆籽油提取率为23.49%.抗氧化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10.0 mg/mL的酸浆籽油对·OH和DP...  相似文献   

4.
以辣木籽为原料,采用水酶法提取辣木籽油,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以辣木籽油提油率为指标,确定复合酶的组合及比例(蛋白酶∶纤维素酶=2∶1),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辣木籽油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4 (g/mL)、pH 4、酶添加量3%、酶解温度55℃,在此条件下,辣木籽油的提取率为61.35%。水酶法提取的辣木籽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5 mg/mL辣木籽油对羟自由基(·OH)和DPPH·清除率分别为80.30%和62.67%。  相似文献   

5.
以丙酮做提取剂,用索氏抽提法提取柠檬籽油,并对其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和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水浴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3个因素分别进行研究,确定了各因素对柠檬籽油得率的影响趋势.在此基础上,用正交试验优化得出最佳提取条件是:温度为85℃,时间为3.5h,物料比是1∶10,得到柠檬籽的出油率为36.03%;对出油率影响的主次关系为:料液比>提取时间>水浴温度.柠檬籽油为淡黄色液体,具有较好的香味.此提取方法稳定可靠,能为柠檬籽油的提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索氏法提取柚籽中柠檬苦素的最佳工艺。方法 样品粉碎过60目筛, 在一定体积的乙醇水溶液中索氏提取一定时间, 高速冷冻离心机离心得到提取液, 稀释、加样、显色, 在491 nm下测定吸光度, 计算安江香柚籽中柠檬苦素的含量。结果 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对安江香柚籽中柠檬苦素的提取均有显著影响; 响应面优化后的提取工艺为: 乙醇浓度90%、提取时间2.2 h、液料比40:1 (mL/g), 得到柠檬苦素提取率最大值11.36 mg/g。结论 利用索氏法提取安江香柚籽中的柠檬苦素方法可行, 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对香柚籽中柠檬苦素的提取及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实验得到优化提取条件为:溶剂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28;适宜吸附流速为0.75 mL/min;以体积分数80%的乙醇作为洗脱剂,最佳的洗脱流速为0.5 mL/min。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新会陈皮柑橘籽中柠檬苦素类物质的适合提取方法,本实验采用有机溶剂(丙酮)提取法和水溶助剂(水杨酸钠)提取法分别对其中的柠檬苦素类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并比较两者的提取率。结果表明:有机溶剂提取法最优条件为:时间3.2h,温度68.2℃,料液比1∶64.8,此条件下的提取率为4.97mg/g;水溶助剂提取法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时间5.6h,温度51.8℃,料液比1∶8,水杨酸钠浓度2mol/L,此条件下的提取率为5.19mg/g。两种提取方法的比较:水溶助剂法提取率更高,但是操作较繁琐,有机溶剂法操作简单,提取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
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作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马蔺籽油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以确定马蔺籽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对马蔺籽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及不皂化物成分进行分析,同时研究了马蔺籽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马蔺籽油索氏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6 h、提取温度70 ℃、料液比1∶ 26。在最佳条件下,马蔺籽油得率达到11.20%。马蔺籽油在265 nm处的吸光度为4.667,呈现黄色透明状。马蔺籽油不皂化物含量1.37%,皂化值(KOH)185.2 mg/g,酸价(KOH)0.038 mg/g,碘值(I)113.7 g/100 g,过氧化值5.159 mmol/kg。GC-MS分析结果显示,马蔺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471%,脂肪酸组成主要为亚油酸(45.32%)、油酸(38.42%)、棕榈酸(6.88%)及硬脂酸(238%)。不皂化物中甾醇类化合物总含量高达66.19%,其中β-谷甾醇725.87 mg/kg、菜油甾醇410.50 mg/kg、豆甾醇1 231.55 mg/kg,另外还含有高浓度的抗氧化剂豆甾-5,24(28)-二烯-3β-醇。马蔺籽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IC50值为19.86 mg/mL,FRAP法测定其在质量浓度为280 mg/mL时总抗氧化能力为0.202 4 mmol/L。  相似文献   

10.
研究橘核中3种柠檬苦素类成分的超声提取辅助工艺。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优化提取工艺为甲醇作提取溶剂、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33℃、液料比13∶1(mL/g),在此条件下柠檬苦素类成分总得率为11.804 5 mg/g,与模型预测值11.756 9 mg/g基本一致,该方法可用于提取橘核中的柠檬苦素、诺米林和黄柏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剂浸提法通过正交试验对柠檬精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检测柠檬精油成分。结果表明,适合的提取溶剂为正己烷;影响柠檬精油提取率的主要因素顺序为料液比>浸泡时间>浸泡温度;适合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4(m∶V)、温度50℃、提取时间1h,该工艺条件下提取率为2.11%。柠檬精油中共鉴定出52种化学成分,分别含有烯、醇、醛、酯类等化合物,其中柠檬烯占主导地位,其相对质量分数为29.63%。  相似文献   

12.
以大豆分离蛋白、β-环糊精为壁材,元宝枫籽油为芯材,单硬脂酸甘油酯为乳化剂,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元宝枫籽油粉末油脂.在温度170℃的条件下,考察了壁芯比、复配壁材比例、壁材浓度对微胶囊化元宝枫籽油粉末油脂包埋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壁芯比为4∶1(g/g)、β-环糊精与大豆分离蛋白的壁材配比为3∶...  相似文献   

13.
刘凌  董庆亮  崔明学 《中国油脂》2007,32(12):57-59
为了探讨以柠檬籽为原料开发特种油脂的可能性,对压榨柠檬籽油进行了特征活性成分、脂肪酸组成、常用理化指标分析以及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柠檬籽油富含多种活性成分、脂肪酸配比理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植物油源;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初步判定了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胰脂肪酶催化樟树籽仁油与甘油反应合成中碳链单甘油酯,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反应时间、加酶量、醇油摩尔比、反应初始加水量、反应温度对产物中中碳链单甘油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胰脂肪酶催化樟树籽仁油(10 mL)与甘油反应合成中碳链单甘油酯的适宜条件为:反应温度47℃,加酶量220 mg,醇油摩尔比4.3∶1,反应初始加水量35μL,反应时间30 h。在此反应条件下,产物中中碳链单甘油酯的含量为53.42%±0.05%。  相似文献   

15.
以贵州刺梨种子为原料,出油率为评价指标,对刺梨种子油进行超声提取工艺研究。选择料液比、超声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研究了刺梨种子油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选择石油醚为提取溶剂,刺梨种子油最优提取工艺条件确定为超声功率100 W,料液比1∶12(g∶mL),提取时间80 min,提取温度50 ℃。在此提取条件下,刺梨种子出油率为8.27%。刺梨种子油的理化性质检测结果为酸值1.25 mg KOH/g,过氧化值3.24 mmol/kg,碘值161.2 g/100 g,皂化值177.20 mg KOH/g,相对密度0.924 3,折光系数1.469 7,各项指标均符合NY/T 751—2017《绿色食品 食用植物油》中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开发萝卜籽这一新的油料资源,本文研究了水剂法提取萝卜籽油的工艺条件并利用响应面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以干燥粉碎的油用萝卜籽为原料,以pH4.5的柠檬酸缓冲溶液为溶剂,对油用萝卜籽中的粗脂肪进行提取,探究萝卜籽油提取率与料液比、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温度这3个实验因素间的关系.结果 表明:萝卜籽油提取率受料液比的影...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三相分配法(TPP)提取琉璃苣籽油,以琉璃苣籽油得率为指标,对提取时间、料液比、硫酸铵加量、水相与叔丁醇体积比进行了研究;同时比较了超声波预处理辅助三相分配法(UPTPP)和超声波辅助三相分配法(UTPP)对琉璃苣籽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TPP,在料液比1∶15、提取时间20 min、硫酸铵加量0.35 g/mL、水相与叔丁醇体积比1∶2时,琉璃苣籽油得率最大,为31.26%;采用超声波作为过程强化方法,可缩短TPP的提取时间,且UPTPP优于UTPP,在超声波预处理时间160 s、超声功率100 W、占空比50%时,琉璃苣籽油得率为33.57%,比TPP提高了2.31个百分点。因此,超声波预处理后采用三相分配法是一种有效的油脂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8.
乐意  刘力 《中国酿造》2015,34(6):84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超声波辅助提取绞股蓝籽油脂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所得油脂进行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提取采用石油醚为提取溶剂时,最佳油脂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8(g∶mL),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400 W,超声温度50 ℃。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绞股蓝籽油脂提取率可达35.37%。所得绞股蓝籽油脂密度0.915 1 g/mL,酸值0.739 8 mg KOH/g,皂化值185.919 7 mg KOH/g,平均分子质量908.845 9 u,水分和挥发物含量0.281 9%。油脂中含有9种脂肪酸,其中6种为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95%,含量最多的是α-桐酸(56.24%)。  相似文献   

19.
以罗汉果、干柠檬片、金桔干为原料,研制罗汉果复合饮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选罗汉果复合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和配方。结果表明,罗汉果复合饮料的最佳浸提条件为温度80℃,浸提时间40 min,料液比1∶40(g/mL);最佳配方为:罗汉果、干柠檬片、金桔干的质量比为4∶1.5∶1.5。采用该工艺和配方生产的产品呈棕黄色,澄清透明,色泽风味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