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marsat是国际移动卫星组织的简称,创建于1979年,目前是世界上唯一为陆海空用户提供全球无缝隙覆盖的卫星移动公众通信和遇险安全通信业务的系统。中国是Inmarsat创始国之一,交通部通信中心(北京船舶通信导航公司)是国务院批准的,在中国经营和管理Inmarsat移动卫星通信业务的唯一机构,提供从向用户提供终端设备销售、租赁、维修、设备入网登记、号码核配、通信服务和应用开发集成、技术支持到帐务结算一条龙服务。通信中心位于北京沙河的地面站能提供Inmarsat-A、B、M、C及Mini-M、M4各种标准业务。本文主要对Inmarsat-C。业务作一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2.
一、移动增值业务的分类方法概述 一直以来,无论是有线的网络还是移动通信网络,都提供三大类的通信业务:话音、数据和视像业务,而话音业务被定义为最基本的通信业务。目前移动通信网络与将来的3G网络在简单的语音业务提供上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可能随着视像业务的开展丰富了话音通信的功能。视像业务有时也被定义为多媒体业务,可以同时提供声音、文本、图片或者视像信号。一般按照基本划分方式将移动通信业务划分为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两大类,将视像业务都划分到移动数据业务中。  相似文献   

3.
移动互联网业务能力开放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移动互联网业务是通信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业务,通过构建移动互联网业务能力开放环境,将移动网络特有元素通过API形式开放,可促进移动、互联网元素的融合,构建具有差异化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本文对移动业务能力开放关键特征和要素进行了分析,提出基于Mashup技术实现移动、互联网元素融合的业务能力开放平台,并结合能力开放平台通过移动互联网差异化应用案例进行验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黄海峰 《通信世界》2013,(27):39-39
中国移动LTE建设的大幕已经开启,移动互联网进入LTE时代。移动业务极大丰富,需要灵活、开放的网络,这带来了PTN承载网络的新变化。在今年北京通信展,华为率先提出SPTN解决方案,打造面向LTE/LTE—A及大客户专线业务新的智能PTN承载网。对于当前移动承载市场发展趋势以及华为SPTN方案独到之处,《通信世界》采访了华为运营商IP产品线总裁盖刚。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背景下,通信产业链竞争加剧,国内电信运营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方面,加强与产业链各方的合作更显必要。本文分析了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特征和趋势、借鉴了移动互联网业务合作的国际经验,结合国内运营商在业务合作方面的优劣势分析,最后提出了若干针对性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6.
深谙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特性,是京东、万网、北纬通信、连连科技、蜗牛移动等互联网类虚拟运营商的特性.该类企业如何利用新业务、新模式进行移动转售营销?《通信世界》在本部分内容中进行详呈.  相似文献   

7.
移动数据通信业务综述(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信技术》1996,(11):11-12
本文在全面概述了移动通信数据的发展背景,定义,业务种类及特点的基础上, 当前在用的移动数据通信系统及业务情况,并结合国外的发展分析了移动数据通信发展中的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信发展移动业务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通信领域竞争的加剧,为了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电信必须不断寻找和开拓新的电信业务增长点。开展移动业务无疑能极大地刺激中国电信业务的飞速增长,提高中国电信的整体竞争能力。本文分析了中国电信进入移动业务市场的三个不同切入点,并就移动通信的组网规划和经营策略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去年6月,《通信世界》周刊深度报道栏目组做了题为《移动支付小步前行》的专题。记者清晰地记得当时的移动支付市场还处在业务试点的初期阶段,我们对中国移动手机公交支付业务的试  相似文献   

10.
面对高速发展的互联时代,本文将站在移动运营商视角,针对越来越多互联网性质的移动业务(飞信、139说客等)和内容型业务(手机阅读、手机游戏等),重新审视互联网带来的传播变革、营销变革,为互联时代通信业务的传播与推广提供新的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11.
从移动电视业务看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玉 《移动通信》2005,29(6):26-28
随着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日益个性化,短信、彩信、彩铃等各种移动增值业务在近两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彩话、移动定位、手机电视、手机银行等各种新兴增值业务也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以话音业务为主转移到以数据业务为主,是3G通信的最主要特征。在中国3G时代到来的前夕,移动增值业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业务平台的设计与发展、国外运营商的成功案例与经验等,可能是国内同行比较关注的话题。我刊本期的“移动增值业务”专题,将与业内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一起,就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剖析。  相似文献   

12.
通用个人通信旨在向用户提供个人移动性和业务移动性,满足用户的个人通信需求。现有智能网的概念模型在支持个人业务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代理技术,尤其是移动代理在电信领域的应用已成为个人通信研究的热点。结合现有IN业务集中控制的优点和移动代理平台对个人通信强有力的支持,并考虑IN系统的平滑演进,从而实现通用个人通信系统的业务接入。  相似文献   

13.
倪兰 《通信世界》2010,(11):12-14
"去年6月,《通信世界》周刊"深度报道"栏目组做了题为《移动支付小步前行》的专题。记者清晰地记得当时的移动支付市场还处在业务试点的初期阶段,我们对中国移动手机公交支付业务的试点城市——湖南省郴州市的移动支付业务进行了调研,当时实现商用的仅是公交手机支付,而其它移动支付应用场景的商户还在开拓与谈判中。  相似文献   

14.
随着通信业务的不断普及,各种通信业务的负载不断增加。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就需要不断进行移动通信网络的调整和优化。与无线侧的优化相比,移动通信网络交换侧的优化所需时间更短、成本更低。为此,文中以移动应用中的寻呼业务为例,探讨移动核心网交换侧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5.
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7月,我国手机用户数量突破5亿大关,普及率达到38.61%。这无疑是令国内固网运营商乃至国外众多运营商艳羡的一个数字。在手机的普及和更新换代下,2006年国内移动数据业务增幅明显,其业务收入已经占到移动通信业务收入的21.6%,其中,仅中移动彩铃业务年收入就达到了惊人的67亿元,年增长97.2%,整个移动增值业务总规模更是超过了1560亿元。在巨大的商机面前,屡屡被监管部门整治的SP企业正在经历着3G前的优胜劣汰,CP、SP们能否找准自己的定位、实现规范经营、取得与运营商平等对话的地位,直接决定着移动增值市场“出成绩、见效益”的速度。8月2日,《通信世界》周刊主编古松作为嘉宾主持人,与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副秘书长王立杰、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电信与信息服务咨询中心常务副主任胡世明、易观国际新媒体分析师张燕玲做客搜狐IT,围绕移动增值产业链的创新及变革等话题,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对话。[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1引言现代个人通信正朝着个性化、移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用户期望能够实现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都能得到理想的优质通信服务。电信运营商不能再限于提供单一的服务,而是要成为能够提供终端、内容、应用、服务整套解决方案的综合信息服务商,原来单一经营固定或移动业务的运营商要向全业务经营模式转型。因此,如何更好地集成固定与移动技术的特点,结合固定和移动通信的优势,发展融合业务和融合终端,来满足用户对通信业务的需求,成为电信运营商乃至整个电信业界所关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卫星在线     
交通部中国交通通信中心于2000年3月1日正式开通“卫星在线”业务,亦称“SatOnline”、业务。中国交通通信中心“卫星在线”业务的开通必将推动中国的移动卫星通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温锋 《世界电信》2005,18(9):81-82
定位业务介绍;定位业务,即基于位置的业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是指通过移动网络特定的定位技术获取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经纬度坐标),提供给移动用户本人、通信系统或第三方,并借助地图信息的支持,为移动用户提供与其位置相关的呼叫或非呼叫类业务.  相似文献   

19.
张鹏 《通信世界》2008,(34):11-11
移动支付的困境在于产业核心位置不明确,运营商因其在通信领域的重要作用,理应成为移动支付业务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20.
林婧 《中国新通信》2011,(19):42-43
"终端被作为移动互联网的突破口,其竞争已超越了传统移动通信的竞争模式,成为内容应用、操作系统、芯片、时尚设计的复合型竞争,其中‘,内容+终端’成为移动互联网一种重要的竞争模式。"面对本届通信展扑面而来的智能终端搭载移动应用的展示形式,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所副所长徐玉作出了这样的判断。她同时指出,将移动通信的网络能力和互联网的网络与应用能力进行聚合,从而创新出适合移动终端的互联网业务,是移动互联网业务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