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石油钻探技术》2004,32(1):68-68
辽河油田经过两年的科技攻关,成功研制出了适用于超稠油的具有自动破乳性能的水基降粘剂,设计出井场脱水循环回掺、井筒掺药降粘等工艺技术。掺活性水工艺技术易于实现超稠油低温管道输送,降低了超稠油低温管道输送温度和能耗。新型高效水基降粘剂与联合站破乳剂相配伍,成功解决了超稠油降粘与破乳脱水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超稠油乳化降粘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刘峰 《特种油气藏》2005,12(2):82-84
针对超稠油电加热降粘技术能耗较高的现状,开展了掺活性水替代井筒电加热工艺技术研究.为此,首先开展了室内基本配方实验研究,然后进行了动态管道流动模拟实验研究.在特油公司采油四区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掺活性水降粘技术可成功取代电加热降粘技术,并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超稠油高温降粘降阻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超稠油井筒电加热举升工艺能耗大、吨油耗电成本高的现象,研制和开发了超稠油高温降粘降阻剂和井下掺药工具,并在现场进行了试验,得出了掺液量、掺液温度、掺液浓度与抽油机负荷的关系,实现了无需电加热的超稠油井筒举升。  相似文献   

4.
辽河油田超稠油水基降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辽河油田特种油开发公司超稠油为研究对象,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酯及生物表面活性剂为主剂,快速渗透剂等为辅剂,按一定比例合成出了超稠油水基降粘剂LHVR-Ⅰ.室内实验结果表明,该LHVR-Ⅰ降粘剂具有乳化温度低(50℃以上)、降粘效果好(降粘率达99.85%以上)及自动破乳脱水(沉降72 h原油含水量降为4%以下)的特点,同时与联合站破乳剂相配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超稠油水基降粘剂.为替代超稠油井筒电加热降粘工艺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超稠油生产过程中成熟的工艺有2种:一是电加热生产;二是井下掺稀油生产.但是电加热耗电量巨大,生产成本高;井下掺稀油又难以满足现场需要.为此,经过研究与分析,研制出空心杆掺污水井筒降粘工艺,现场实施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东辛油田辛73、辛100为高矿化度、特超稠油断块油藏,电加热或电加热加地面掺水输送开采效果不理想。针对现场情况,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稠油井筒掺活性剂水溶液的井筒化学降粘工艺试验,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不仅可解决稠油井筒举升的难题,同时可解决地面输送困难的问题,且开采成本低。  相似文献   

7.
东辛油田辛 73、辛 10 0为高矿化度、特超稠油断块油藏 ,电加热或电加热加地面掺水输送开采效果不理想。针对现场情况 ,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稠油井筒掺活性剂水溶液的井筒化学降粘工艺试验 ,应用结果表明 ,该技术不仅可解决稠油井筒举升的难题 ,同时可解决地面输送困难的问题 ,且开采成本低。  相似文献   

8.
空心杆越泵电加热工艺是实现超稠油工业性开采的突破技术。3年来,围绕该项技术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改进,试验应用了橡胶电缆、铁铠电缆和分体电缆等三种加热电缆;加热方式由工频改进为中频。另外,在高效低能耗超稠油举升方式转换方面做了大量的试验探索工作,分别从降低原油粘度、减少井筒热损失、改变抽油方式等方面入手,进行了井筒搅拌降粘、保温油管电加热、电加热螺杆泵举升等项技术试验研究。在保温油管电加热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各项工艺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超稠油井筒举升工艺试验汇总表项  目降粘机理平均加热功率(kW)技 术 优 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河南油田古城BQ10区块超稠油掺稀油降粘集输、掺热水降粘集输等室内和现场试验分析,提出和实施了BQ10区块污水回掺低耗节能降粘集输工艺,并阐述分析了污水回掺降粘机理,经过3年的生产试验表明,古城BQ10区块单元内部污水回掺降粘集输工艺,既满足了超稠油的生产需要,又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超稠油水基降粘剂SHVR-01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荧光法测定了辽河油田杜84块杜55—53井超稠油乳化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以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主剂,快速渗透剂为辅剂按一定比例制备了超稠油水基降粘剂SHlFR—01。结果表明,该降粘剂具有良好的乳化降粘性能(降粘率达99%以上),同时易于破乳脱水,是一种较理想的超稠油水基降粘剂。  相似文献   

11.
针对稠油水平井,以提高井筒原油温度,改善原油流动性为目标,结合目前常用的电加热工艺技术,研发出一种稠油水平井油层段电加热工艺,并对工艺中的关键工具进行设计及绝缘试验。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油层段电加热工艺井筒温度场,并对典型井工艺实施进行设计评价。H05井计算实例表明,油层段流体温度由64 ℃加热到105 ℃,井口温度由55.5 ℃提高到84.9 ℃,泵入口温度由60.8 ℃提高到91.3 ℃,泵入口原油黏度由777.3 mPa · s降低到127.8 mPa · s,井筒摩阻由186.2 kPa降低到62.6 kPa。油层段电加热工艺可以明显提高泵入口原油温度,降低原油黏度及井筒摩阻,改善井筒原油流动性。  相似文献   

12.
由于稠油井筒举升与地面集输过程中需要配套环空掺稀油、空心杆电加热或燃气炉加热等降黏工艺,导致稠油开采成本居高不下。根据国内外稠油降黏新技术现状,采用高能纳米波稠油冷裂解技术进行多次现场试验与分析,证实了该技术对稠油的改质降黏作用显著,原油循环处理最大降黏率为81.7%,单次处理最大降黏率为43.7%,初馏点由105 ℃降至81 ℃,330 ℃内总馏分含量提高了5.7%,可实现原油由重质组分向轻质组分的转化。该研究对稠油油藏降本增效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轮古稠油降粘方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各种常规井筒降粘技术,如电加热降粘、掺稀油降粘、乳化降粘及降凝降粘剂降粘法,对轮古稠油井区稠油在中高含水期的降粘效果和适用性。结果表明,电加热降粘法不适宜于轮古稠油,乳化降粘法和降凝降粘剂降粘法对轮古稠油的适用性也不理想,掺稀油降粘法是一种适合于轮古中高含水期稠油降粘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稠油油藏现已成为孤东油田储量接替的关键 ,稠油产量直接影响着孤东油田的稳产。改善油井井筒流体流动条件的方法主要有热力、化学和稀释法等 ,化学降粘法和电加热法采油成本高 ,且在孤东油田无良好降粘效果的稀油资源 ,所以 ,应用了井筒抽油泵泵上掺污水工艺。通过软件模拟研究 ,优化了泵上掺水井的相关生产参数。现场共实施了 18口井 ,已累积增产原油 2 5 79.2t。  相似文献   

15.
春光油田超稠油在采油过程中随着井筒温度的降低,原油黏度不断上升,流动性变差,举升难度变大。为解决春光油田超稠油井筒举升技术难题,介绍了近几年在春光油田应用的套管掺蒸汽降黏、空心杆电加热、井筒乳化降黏和套管掺稀降黏等工艺的降黏原理,综合分析和评价了各种降黏工艺的降黏效果,经过工艺优化,建立了"以套管掺稀降黏为主体,以边远井电加热、载荷异常井乳化降黏为辅助"的井筒降黏工艺技术体系,满足了春光油田超稠油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塔河油田超深井井筒掺稀降粘技术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基于热量传递原理和两相流动理论,建立了井筒掺稀油降粘工艺中产液沿井筒流动与传热的热力学模型。计算了产液沿井筒的温度分布和压力分布,同时进行了不同掺稀条件下降粘的室内实验。运用该模型结合实验结果对塔河油田稠油井掺稀降粘效果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掺稀降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井筒掺稀油降粘工艺适合于含水率低于20%的油井,开式掺稀油反循环比开式掺稀油正循环生产更有利于提高降粘效果,塔河油田井筒掺稀降粘合理的掺稀比率为1:2至1:1。  相似文献   

17.
渤海某油田边部3口油井投产后产油量低,未达到预测水平。通过与同区块油井对比分析,研究出原因是油井原油黏度高,增加了井筒举升过程中的阻力,影响了电泵效率。优选成本低、降黏率高的井筒乳化降粘的技术工艺,其机理为乳化降粘和润湿降阻两方面。实验表明该复合型稠油助采剂加入定量比例的情况下,可形成黏度在10~100m P·s范围内的乳化体系;并且在温度30~60℃范围内,黏度水平稳定,降粘效果明显。3口油井实施后日均增油26m3,降粘增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为超深超稠油油藏,原油在井筒2000~3000 m处开始失去流动性。井筒加热降黏工艺由于受常规电加热杆加热深度限制,无法适应黏温拐点大于2000 m油井需要。矿物绝缘加热电缆以连续高品质铜线为发热导体,特种矿物材料为绝缘层,具有发热效率高、质量轻强度大、加热深的特点,加热深度可达3000 m以上。结合塔河油田TH12177CH井生产情况及矿物绝缘电缆特点,开展了矿物绝缘电缆加热降黏工艺设计,试验后井口温度提高了38℃,节约稀油率可达56.4%。  相似文献   

19.
东辛采油厂稠油地质储量丰富,油井井筒举升困难,应用密闭式热水循环降粘工艺能够解决部分稠油油井的井筒举升问题,仍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加热深度浅,最大加热深度1 200 m,无法实现泵下加热,加热温度低。应用过桥泵+不锈钢真空隔热管实现过泵加热,同时使加热深度达到1 500 m以上,解决了原油进泵以及井筒举升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