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峰  邹松林 《治淮》2008,(2):44-45
一、基本情况 盐城市位于江苏省东中部沿海地区(面临黄海),总面积14983km^2。全市辖9个县(市.区),142个乡镇,2215个行政村(居民委员会)。现有耕地77.87万公顷,人口809万人,人平耕地0.096公顷。盐城地处淮河下游,黄海之滨,境内河渠纵横,四通八达,目前已形成了以30多条骨干河道为支撑的沂南区、废黄河区、渠北区、里下河区、沿海垦区等五大水系,贯穿全境的苏北灌溉总渠、通榆河在引水、航运、排涝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查红 《江苏水利》2008,(8):33-35
盐城市地处江苏省中部沿海、淮河入海尾闾,下辖9个县(市、区),总面积16972km^2,总人口809万。气候处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域,兼受海洋影响,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全市面平均年降水量1010mm。全市为平原地貌,地势低平,真高一般在2.0~4.0m左右(废黄河基面,下同);境内有淮河下游的里下河水系和沂沭河水系,射阳河、黄沙港、新洋港、斗龙港是淮河流域洪水和里下河区洪水的主要入海通道;按水系划分为沂南、渠北、里下河腹部、斗北、斗南5个分区。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盐城市沂南区自然地理概况,分析了该地区地表水、地下水资源数量特征及变化规律,简述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同时,结合盐城市沂南区主要河道水质现状,分析了水污染源的成因,并提出了水资源保护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查红 《治淮》2008,(3):20-22
一、引言 盐城市处于江苏省中部沿海、我国梅雨区的东北部。全市为平原地貌,地势低平,属淮河下游的里下河水系和沂沭河水系,南部与长江贯通。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致使盐城长期遭受洪、涝、旱、渍等自然灾害,而梅雨是主要致害因素之一,因此对盐城市梅雨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晓强 《治淮》2014,(9):6-7
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沿海垦区的斗龙港闸、新洋港闸、黄沙港闸、射阳河闸合称里下河“四大港”闸。“四大港”闸通过上游河道分别与引江北输工程通榆河相交,并与通榆河西侧里下河水网区相连,多年来担负着里下河腹部区大约70%的排涝人海职责。因此,有针对性地探求典型年大水期雨水情对“四大港”闸排水能力的影响状况,可为今后进一步科学实施水利规划、河道治理、防洪排涝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在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基础上延伸和扩大,江苏里下河地区现状由江水北调工程和东引工程进行水资源供给,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为保证北调供水目标,必须对里下河现状沿里运河和苏北灌溉总渠的部分灌区用水水源进行调整.里下河地区处于淮河下游,长期以来淮水可用而不可靠,加强里下河水源调整区淮水利用机率研究,对于进行洪泽湖水资源科学调度,实现节水节能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时岭  汪洁晶  浦庆  毛恺 《治淮》2023,(1):37-39
<正>一、引言盐城市地处淮河水系的下游、里下河地区的腹部,地势平坦低洼,淮河入江水道东堤、里运河东堤、苏北灌溉总渠南堤防洪设计标准为百年一遇,基本隔断了淮河流域的洪水与里下河区域的联系,避免了标准内淮河洪水对盐城市区的侵害,因此,防御里下河地区的区域洪水已是盐城市城市防洪的重点。串场河闸站工程是淮河流域重点洼地治理工程,本文结合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与周边地形地貌,总结了该工程建设过程中在勘察设计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随着沿海经济区的开发,已具社会主义新兴城市雏形的盐城,象一颗耀眼的新星,正在黄海之滨冉冉升起。但综观全国沿海地区情况,与江苏本省其它地区比较,盐城市农业生产水平还不高,工业基础尚很薄弱,商品经济发展不快,是沿海地区和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一块“凹塘”。就盐城市各县而言,发展也不平衡。以苏北灌溉总渠、通榆河为界,全市划分为渠北、里下河和沿海三个地区。里下河地区的生产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较高,粮食单产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1.4%,粮食收购量占全市的68.3%,棉花  相似文献   

9.
杜军 《江苏水利》2008,(2):41-42
盐城市区地处江淮平原东部,里下河腹部的东缘中部,属淮河下游区,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地势低平,地面高程大部分处于1.8~2.6m之间,老城区局部超过3.0m。盐城市区是有800万人口的地级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江苏省重点防汛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江苏省盐城市区位于苏北里下河腹地东部,地势低洼。穿城而过的新洋港(蟒蛇河)既是里下河地区区域涝水外排入海主要通道,也是盐城市区居民的重要饮用水水源。由于地处下游,受上游来水影响,长期以来盐城市区饮用水水源水质不稳定,部分时段水质  相似文献   

11.
陈锡林  黄利亚 《治淮》2007,(7):17-19
一、里下河地区概况里下河地区总面积21497km2,由三个分区组成,以纵贯中部的通榆河为界,通榆河以西为腹部水网区,占里下河地区总面积的55%,该区域内有溱潼、兴化、建湖三大洼地。通榆河以东为沿海垦区,占里下河地区总面积的45%,地势南高北低,且以斗龙港为界,分为斗南垦区和斗北垦区两片。  相似文献   

12.
张晓军 《治淮》2014,(5):47-48
响水船闸地处江苏省响水县响水镇,承担沟通通榆河与灌河航运,为苏北灌溉总渠渠北、废黄河、里下河及响水县通榆河地区挡潮、御卤、蓄淡、排涝的社会职能.多年来,江苏盐城市响水船闸管理所(以下简称响水船闸)以事业单位内部综合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3.
《治淮》2019,(8)
<正>一、概述江苏省盐城市地处淮河下游区江淮平原东部,东临黄海,市境内有灌河、废黄河、淮河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通榆河等10条流域性河道和110余条区域性骨干河道。该地区的水资源特征如下:一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5~9月,降水量约占全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13个地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水资源禀赋、用水效率、节水水平等条件差异明显,节水模式与推进路径不尽相同。在充分吸纳现有用水效率指标的基础上,从水资源状况、社会经济条件、节水、供水、用水和排水等6个方面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节水分区指标体系。引入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方法,划分了3个节水分区:Ⅰ区包括南京市、常州市、无锡市和苏州市;Ⅱ区包括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和镇江市;Ⅲ区包括徐州市、连云港市和宿迁市。在各区节水工作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各分区的节水工作重点。本研究可为探索丰水地区节水优先途径等后续工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正>里下河腹部地区位于江苏省中部,东临通榆河,西贴里运河,北起苏北灌溉总渠,南至新通扬运河,是四周高、中间低的碟形洼地。里下河腹部地区湖泊湖荡就处于这个洼地,总面积695.0km2,由大纵湖、射阳湖等41个零星分散的湖泊湖荡及众多圩区组成,分属于8个县(市、区)56个乡镇。湖泊作为水资源的重要载体,具有行蓄洪、供水以及发展养殖、航运、旅游等多种功能。然而,随着对湖泊的过度开发利用,里下河湖区调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一、工程概况斗龙港闸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三龙镇,1966年6月建成运行,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洪水排涝入海的重要控制工程。该工程为大(2)型排涝挡潮闸,设计日均流量200m~3/s,设计最大流量1260m~3/s,控制流域面积4428km~2。截至2017年底,斗龙港闸累计开关闸15909潮次、排水696.59亿m~3,为保障流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吕其浪 《治淮》2009,(6):11-12
一、概况 江苏省盐城市地处江淮平原东部,地域面积14983km^2,占全省总面积的14.6%。境内河网密布,有横贯东西的灌河、废黄河、淮河人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射阳河、黄沙港、新洋港、斗龙港和贯穿南北的串场河、通榆河等流域性河道,110余条区域性骨干河道。  相似文献   

18.
一、里下河地区概况 里下河地区位于江苏省中部,其范围包括里运河以东,苏北灌溉总渠以南,扬州至南通328国道及如泰运河以北,海堤以西。根据地形和水系特点,以通榆河为界,划分为里下河腹部和沿海垦区两部分。  相似文献   

19.
徐小兵 《治淮》2009,(1):8-9
目前,湖泊健康与水生态修复在我国备受重视,本文结合2006年江苏省盐城市里下河地区的河塘整治工程情况,对盐城市里下河地区水生态工程修复工作进行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盐城市四港港道监测管理所担负着苏北里下河“四大港”(射阳河、新洋港、黄沙港、斗龙港)及盐城地区西潮河港道监测管理、清淤保港及泥沙淤积规律研究的公益性社会任务。单位编制99人.实际在编97人,提前离岗14人。笔者根据多年在一线工作的实践.对基层水管单位人才资源开发谈一点看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