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竹工艺历史悠久,尤以竹编闻名。渠县刘式竹编、青神竹编瓷胎竹编三种蜀南主要的竹编工艺,各有异同之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竹工艺产业发展遇到瓶颈,面临着经营难以为继,甚至手工艺失传的局面。进入21世纪,随着"非遗"等兴起,与竹相关等传统手工艺再度关注,成为发展我国竹工艺和产业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2.
竹编工艺是中国的传统手工艺之一,它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代表着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文明,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变更,竹编工艺及产品也在不停的发展变化.本文将以西双版纳竹编工艺及竹编产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竹编工艺的简述和对竹编产品的分析,分析其设计特征和应用.并为家具设计中现代竹编工艺的创新、传承提...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化、工业化不断推进的大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传统工艺渐渐地从我们的生活中消逝。竹编工艺就是中国传统工艺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也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形形色色的工业产品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浮现,充斥着中国的消费市场,人们更青睐于精准、时尚的工业产品,认为传统的竹编工艺品与当今社会不相融合。中国传统竹编工艺也会因此受到极大的冲击,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传统竹编工艺如何在当今社会生存发展,依然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分析传统竹编工艺的现状及困境,接着从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科技发展、文化产业化等方面探索传统竹编工艺与现代设计相融合的发展途径,致力于实现传统竹编工艺的当代传承。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中国传统竹编工艺历史进行了简单的追溯,了解到竹编工艺历史悠久。又对现代灯具的基本元素和种类做了简要介绍。结合二者分析竹编工艺在竹编灯具中的运用。从产品的造型、颜色、材质上入手提出现代竹编灯具的设计方案。让竹编这一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的产物走进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6.
姜伟 《西部皮革》2023,(23):99-10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个性化已成为一种生活时尚,传统竹编工艺等亦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文章以Marni品牌箱包为研究对象,探究将传统竹编工艺方法与新材料等新技术的结合,通过对时尚箱包的设计特征的剖析,阐述了竹编工艺品牌箱包的设计方法,为传承和创新竹编工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竹编手工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在国内外竹编工艺研究发展的手法基础上,在传统湘西竹编工艺工作坊中学习制作流程和技艺,尝试从竹编手工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切入,探索传承和发展传统竹编手工技艺的竹编设计。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竹编工艺表现技法,总结了竹编产品的肌理特征。以竹编工艺中典型的"十"字纹、"人"字纹,以及"穿蔑"、"插筋"、"弾花"等装饰纹样为灵感源,进行针织面料的设计与开发。着重分析竹编工艺"挑"与"压"的工艺特点,探索与实践能够表现竹编工艺特征的正反针、移针、局部编织、提花组织4类针织组织结构工艺设计方法。总结竹编工艺在针织面料设计中的设计原理与规律,可为针织面料设计拓展创作素材,也是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另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9.
《丝绸》2017,(7)
通过了解竹编工艺特性及其技法表现,阐述竹编技法的主要分类并绘制编织技法图,分析竹编技法在现有面料设计中的案例并借鉴其表现手法进行创新设计。使用竹编拓印技法和竹编影射图案技法将竹编工艺元素应用于面料印花设计中,以竹编工艺中"自由编""弹花编"和"挑压编"技法为灵感来源进行面料编织设计。采用五种不同类型的设计元素实践应用于面料创新,总结竹编工艺在面料设计中的设计原则和应用规律,不仅为面料创新设计提供更新的创作素材、提升面料附加值,也是另一种传承传统手工艺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孙萌 《纺织报告》2020,(2):90-91,103
荆门竹编技艺世代相传,源远流长,主要核心区域是沙洋,沙洋位于楚国国都郢的中心地带。竹编工艺不仅继承了春秋战国时期遗留下来的传统编织技艺,而且在汉文化和长江文化的冲击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章以传统竹编工艺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荆沙地区竹编的编织技法及工艺展开分析,并结合现代居住空间的装饰需求,对应用范围的材料、形式、色彩等方面进行创新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中国传统竹文化与竹编艺术的特点,研究竹编饰面家具的开发与设计途径,提出基于需求、形态、文化等三方面的设计途径,以期用创新思维方式来表现传统竹编技艺,使之与现代家具生产工艺相结合,用新的设计手法来进行现代竹编织饰面家具的开发设计。  相似文献   

12.
针对黎族藤竹编工艺进行分析,挖掘其中题材、图案、肌理、色彩、纹饰、造型等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的契合性,从藤竹编工艺的编织技巧、文化元素、造型艺术等多维度来进行现代服装设计实践与创新研究,探索黎族藤竹编工艺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策略,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民族创新灵感和设计手法,实现黎族藤竹编工艺的传承和现代服装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手工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主要是指劳动人民以手工为劳动方式进行创作的一种工艺,与机械化批量式生产的产品有很大的区别。这些手工艺产品反映了人类文明,也是人们为了满足精神需求而创造的一种造物艺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传统手工艺产品的生存成了一大难题,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进行创新,这是我们中国人民都应该重视的事情。因此,笔者对传统竹编产品进行研究,了解了它的发展背景和开发现状,并秉承着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态度,希望能够探索出传统竹编产品现代化发展的路径,让竹编产品能够在现代社会留存下去。  相似文献   

14.
竹丝工艺是随着竹编工艺的发展而衍生出来的竹材加工的方法。从产品语义学象征语义的角度:产品所呈现的某些形态或属性都表达了某种文化的潮流或某个阶段的审美等。竹丝工艺的发展也必然是随着竹编工艺的发展,社会和人的改变,而衍生出来的另一种制作方法,这是一种带有偶然性的必然的发展。首先在从属关系上,竹丝工艺是随着竹编工艺的发展而衍生出来的竹材加工方法,一方面传承了竹编编织结形的特点,一方面也发展出新的工艺手法。在制作手法上,工艺的大致流程都是从选竹、制竹丝篾片、到编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崔荣荣  陈宏蕊  王志成 《丝绸》2020,57(1):81-86
针对中国传统民间蓝印花布中的灰缬蓝印工艺,采用田野调查和文献考据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大量传世实物资料,从工艺、艺术和文化内涵等角度,对灰缬蓝印的制作工序、工艺特征及其蕴含的造物思想进行了梳理和考析。文章指出传统灰缬蓝印中“断刀”的核心工艺及在防染材料及用法上的独特之处,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考析这些工艺特征的形成是受传统民间“致用为本”“因材施艺”和“器以载道”造物思想的影响。通过对灰缬蓝印工艺特征和造物思想的解读,以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蓝印花布艺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也为现代服装设计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竹编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历史十分悠久,然而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竹编行业却逐渐处于边缘化状态,将数字化技术与传统竹编工艺相结合,可为竹编实际应用提供新的思路。通过文献调查法对全国竹编进行调研,着重对浙江、福建和云南地区的竹编编织技法和纹样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建立竹编纹样数据库方法。结合家居中竹编应用特点使用Rhino结合Grasshopper插件探索出竹编纹样中最常见的十字编的纹样参数化建模的方法并设计出异形曲面的竹编灯具,竹编纹样参数化设计极大提高了竹编产品设计造型的可行性。竹编纹样的数字化及参数化设计不仅可以保护极具地域色彩的竹编纹样,也促进传统竹编纹样在数字化技术背景下创新性应用,从而为传统竹编产业的创新升级提供新方法与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包袋的材料运用进行分析,对竹编工艺在包袋中的创新运用进行了展望.分析竹编工艺如何在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下进行潮流创新,与时尚潮流挂钩.具体的体现在包袋产品中,如何贴近生活,贴近消费者,在时尚与传统元素中实行创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竹编纹样的工艺技法,选取"满天星花""百结连块""四角圆球花""十六八角花"等简单"硬板花"竹编纹样,将其运用到色织小提花织物的设计中。采用多臂小样机织造,织物具有规整的纹样特征,装饰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市场开发可行性。对比竹编制品和纺织品面料,竹编的编织纹样和织物组织图案有很多相通之处,将竹编纹样运用在小提花织物设计中,既可以丰富纺织品织物纹样素材,又提升了竹编工艺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手工艺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9.
闽西客家,是我国汉族中具有地域性、独特性的民系。目前学界对闽西客家的研究主要在文化、族群等方面成果颇丰,但对于生活器物的研究较少。闽西客家传统竹编提篮是其文化的载体之一,承载着独特文化的重要表现,对其研究可以补充闽西客家在器物方面的不足。本文围绕闽西客家传统竹编提篮,重点研究提篮的形制、工艺和装饰特征,运用类型学研究法对提篮进行造型分类和结构分解,总结其中蕴含的审曲面势、致用利人和文质彬彬的传统造物思想,为当代产品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为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造物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青神竹编进行简要概述,具体分析了"造物"的含义,通过造物观的意象表达来思考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与青神竹编之间的联系及影响,分别阐述了造物意象设计的"形"、"色"、"质"、"巧"在青神竹编中的表现,论证其对青神竹编开发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