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互联网大环境下,社交媒体发展蓬勃,进而人与人之间交流方式也出现了相应的改变,网络表情包在社交媒体中被广泛高频率使用。从符号学视角出发,通过对表情包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其外在的视觉符号形式在信息传达与建构中独特的表意符号属性,对表情包通过独特视觉符号生成新的意义空间所产生的视觉传达效果加以探讨。分析表情包的符号化过程中存在个体符号与群体符号的交叉共感、情感共鸣,使得在具体的网络空间语境中可以相互转换,最终达成意义与现实的平衡。"遮挡型"的设计现象在表情包设计中有着独特的表意手法与视觉传达优势,将其视觉形式表现现象进行设计思维提取并运用到日常设计之中,为现代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其中包含许多独具艺术气息的传统元素,当下,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格外注重中国传统元素的融入,不仅体现在广告设计以及美术绘画等多个方面,还表现在深层次地融入视觉传达,使之更具文化底蕴。值得一提的是,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元素将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利于彰显视觉传达设计的文化气息,总而言之,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具有极大的现实性意义。因此有必要针对数据传达设计中中国传统元素的应用相关内容作出分析,而文章主要以上述内容为核心,做出了如下探究。  相似文献   

3.
剪纸是一项传统的民间活动,它也算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一种表达方式。剪纸与构成艺术的结合,不仅有利于剪纸的传承与创新,也丰富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T恤图案是服饰图案的一种,被用来积极的反映当前社会的主要特征或是文化,随穿着者活动范围传达出信息,进而富有文化内涵。T恤在各个不同的时期都可以对当下的流行文化进行及时的反应,并且还可以对当时的电影、音乐以及各种流行的时差通过视觉表现形式反映出来。T恤的图案信息传达在表现上有着自身比较独特的特点,当前及未来都是很重要且价值比较高的传递流行文化的服务种类。  相似文献   

5.
多媒体视觉传达的设计能够有效地在数字设计的基础上改变信息交流的模式,为更多的设计发展提供合理的构建方向.本文从多媒体艺术的综合特征进行讨论,结合当前视觉设计之中多媒体表现形式的发展和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多媒体所传达视觉设计的表现形式,以期能够为进一步增强视觉设计的变化和表达方式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节日是传统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继承、发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可实现人们对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精神"再次掌握"。为全面、深入将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精神理念传播至社会群众,可借助视觉传达设计,将传统节日文化元素以图形符号的形式在消费产品包装上传播,可拓展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途径、效率。本论文通过对符号消费、视觉传达设计概念界定,论述了现阶段图形符号在传统节日消费品的融入状态,最后,就表明传统节日特性、营造节日产品氛围以及彰显传统文化底蕴三方面分析图形符号在传统节日消费品的视觉传达设计。  相似文献   

7.
图形创意是平面海报设计中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中,图形的应用在平面广告创意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图形创意可以传达视觉信息的完整图像,同时其思维方式不受任何束缚,运用图形的语言可以传达设计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并使图形符号与信息传达表现可以有机地融为一体。本文将简要阐述图形创意在现代平面海报中的运用及表现,使读者更了解图形创意,并有助于在设计创意中开拓思路。此外本文还将从图形创意在传达信息过程中的优势作用出发,对图形创意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平面海报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做出相应的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南通蓝印花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设计风格,通过纹样设计能够反映出南通的民俗特色和文化特色。同时,南通蓝印花布的设计也呈现出较强的表现力,提供独特的视觉享受。主要从视觉传达设计视角对南通蓝印花布的设计进行分析,探究南通蓝印花布设计的艺术特色及应用价值,加深大众对南通蓝印花布的了解。探究视觉传达的作用,通过视觉元素来表现南通蓝印花布的设计品位,使南通蓝印花布的民族文化特性通过视觉传达表现出来,提升南通蓝印花布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感受民族工艺魅力。  相似文献   

9.
佐藤晃一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后成为自由设计师,佐藤晃一的招贴设计在日本和国际上的地位自不必多说,他成功的将日本的传统文化思想与西方的设计方法在他的招贴设计中结合得当并且能够得到东西方国家的接受,在他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神道文化,武士道精神,阴翳的释家思想,甚至有中国道思想,本文将通过分析佐藤晃一的设计作品分析不同文化思想在佐藤晃一的招贴设计中的表现及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视觉传达设计方面产生广泛的关注。而为了使视觉传达设计能够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我们逐渐将情感理念在其中得到充分体现,从而还能够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本文就情感理念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现方式以及在未来发展过程可采取的相应措施作出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涂鸦艺术作为一种后现代边缘文化艺术,色彩跳跃,审美精神丰富,大众艺术基础坚实,60年代起源于欧美街头,到如今深入普通人的生活,涂鸦艺术已经成为一个城市日常视觉无法割舍的部分,它具有的原创力和表现力,不仅能够满足当代艺术设计的感性需求,同时也是目前世界文化中的重要载体。为了满足设计市场迅速发展的需求,必须要将视觉传达设计应用在每一个领域中,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表现出涂鸦这门艺术的视觉冲击力,能够传达出很好的宣传效果,吸引消费者的兴趣,让他们产生购买的欲望。文章就涂鸦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达与应用做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快速发展的城市当中,人们对创新的需求日益增加。要使中国传统元素很好地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相结合,才能做出有文化内涵的创新设计。中国传统文化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在文创产品设计上有较为突出的体现。通过对中国传统装饰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实践研究,以参与宁波市北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设计项目为例,分析传统装饰在非遗文化产品中的具体应用,以及此项目对宁波北仑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发展的飞快,在设计的到道路中,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一直在设计中名利前茅。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民族化、传统艺术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中国传统元素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一方面中国传统元素起到了多设计作品表达历史意思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元素与视觉传达设计相互结合,使视觉传达设计更注重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4.
视觉思维模式对视觉传达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视觉传达的设计效果。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从视觉、尺度与比例、整体与局部、对称与平衡、对比与统一等方面对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思维模式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最后从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差异性、对比与统一等方面探讨了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发展。逆向思维、联想思维、视觉语言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观反映了一种真善美的行为和意识,对现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视觉传达作为当今先锋设计应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创意元素,并运用基于中国文化底蕴的设计语言研发出新的设计。将视觉传达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是一种设计理念的扩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王京 《西部皮革》2022,(16):111-113
分析视觉传达设计的特点和设计要素,概述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起源以及传统吉祥纹样在古今人民生活中的应用,总结传统吉祥文化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的典型案例,以期为传统吉祥文化融入视觉传达设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7.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时代变迁息息相关的艺术形式。通过对图形、文字以及色彩进行设计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设计作品中所出现的视觉元素,是通过一定的设计手法组合重塑,起到明确传递信息、增强视觉冲击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元素的表现与价值研究,深入理解视觉传达设计中蕴含的时代精神,把握视觉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招幌是现代广告的雏形,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目前对中国古代招幌的研究主要偏重于民俗文化方面的研究,大部分是介绍招幌的起源、历史、形制之类,鲜少有关注招幌广告的设计观念并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相结合的。本文将通过研究分析中国古代招幌广告的形成与发展,剖析其设计观念,进而挖掘出中国古代招幌广告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参考价值与启示意义,由中国传统广告的设计文化与智慧中获取可贵的经验与启发。  相似文献   

19.
《印染》2018,(20)
正设计者是视觉语言的创作者与发送者,服务对象是视觉语言的接受者与理解者。视觉传达过程是以某一目的为先导,利用可视化艺术形式传达制定信息,并对被传达对象产生影响的过程。视觉传达的涉及领域十分广泛,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都属于视觉传达。而服装作为一门实用艺术,设计师也需要重视服装视觉语言的传达。服装的视觉语言传达与表现能够让服装对象感受到视觉语言,并且在接受过程中转变对设计作品的看法。准确把握视觉传达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是服装设计的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东北秧歌作为传统的民间舞蹈,具有丰富的符号意义和文化价值,其服饰、道具、舞蹈动作都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东北秧歌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为视觉传达设计带来新的灵感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