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基于句法分析的城市空间形态定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对单元空间拓扑关系进行推理的基础上讨论了空间句法的系列变量 ,并以武汉市交通轴线为例 ,在GIS环境下对不同尺度空间范围的句法变量进行对比分析 ,得出 :(1)空间可达性是衡量城市空间形态的关键因素 ;(2 )集成度则是描述空间可达性直观而有效的变量 ;(3 )利用句法变量可以对人类活动与空间形态的相互关系做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以常州市翠竹片区街道空间为研究案例,对步行活动进行了问卷与现场调研分析。研究发现:有益身体健康、亲近自然与放松心情、走路比较方便、可顺路逛街购物成为选择步行的主要因素;步行环境脏乱、舒适性低,出行线路不畅,以及机动车干扰等成为人们不愿意步行的主要原因;单一的绿化空间对步行活动并不一定具有吸引力。社区街道空间应从便捷性、舒适性与功能性等方面进行社区街道步行空间的建设,才能满足人们对于宜步行性空间环境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以重庆南开步行商业街评价为例,对城市空间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评价质量值计算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定性定量评价城市空间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理论为依据,在道路、边界、区域、中心节点与标志物5大认知地图元素基础上揭示兴城古城的空间意象结构及其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兴城古城空间形态的控制方法。为今后古城空间形态保护与控制提供借鉴与实例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及其方法,对徐州城市句法集成轴线与全局吸引子耦合关系进行探讨,研究徐州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发现徐州城市空间的句法集成轴线与全局吸引子布局有较强的相关关系;老城区内部全局吸引子主要沿智能度较高的全局轴线布局;在运动经济的影响下,部分全局吸引子在老城区内呈现块状布局特征;全局吸引子在分区的布局主要沿老城区延伸轴线周围分散布局,其分布类型较为单一。最后针对全局吸引子与句法轴线协同布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方案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宁波全域都市化发展进程中,城西片区开发具有必要性。根据加快浙江省海洋经济核心区建设、推进宁波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增强宁波大都市的辐射功能等客观要求,将开发城西片区提上重要日程。同时,分析宁波西部片区开发的基本思路以及必须坚持的五项基本原则。以功能区块的整合为抓手,从设置东、南、西、北、中五大功能区块入手,明确各区块的功能定位,全力推进宁波城西片区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有魅力和重要影响力的生态休闲都市区之一。  相似文献   

8.
城市带交通网络形态特征是衡量其整体发育水平和发展需求的重要依据,运用空间句法对皖江城市带范围内的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组成的交通网络进行集成度、协调度、线密度、选择度的分析。结果表明,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合肥和芜湖在区域内交通核心作用显著,同时沿江城市交通网络在整个区域内的地位不明确,其作为皖江城市带发展主要轴线的重要性未能凸显;另外南京市对于皖江城市带东部城市交通网络的影响十分显著,因此皖江城市带未来应注重与南京市交通网络的连通对接。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城市设计修复功能的概念,从城市空间组织、动态行为梳理、城市生态环境配置三个层面进行理论分析,以武昌蛇山片区的概念设计为例进行阐述,通过山、水两条空间提高显示度,形成连续统一的城市印象,从整体上完善和组织城市空间体系;通过调适空间开放状态、丰富公共活动层系,表达不同的生命体验、适应社会成员的各种需要,以此重组公众的动态行为;通过建立沿山脊、河道、道路的开放空间,将城市生态绿地贯联起来,形成可读的、连续的城市肌理,从而改良自然环境,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希望推动城市设计修复功能的理论研究及其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并对武汉城市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活圈理论对体育设施的配建要求,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合肥市主城区体育设施的空间格局进行评价和适配性分析。结果表明:(1)主城区体育设施空间分布不均衡,地区间差异性较大,分布格局总体呈现中心向边缘衰减特征;(2)依据覆盖率测度结果,5 min生活圈范围内小型多功能运动场地覆盖的小区占比19.3%,10 min生活圈范围内中型多功能运动场地覆盖小区的比例为53.2%,15 min生活圈范围内大型多功能运动地所覆盖小区的比例为30.0%;(3)基于可达性分析,主城区体育设施可达性情况不理想,可达性较好地区多位于老城区及其西南片区;(4)结合社区生活圈理论,提出设施配建的优化提升路径,以期进一步提升城市体育设施的配给,从而满足居民健身需求,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大区域格局发展变化的基础上,以区域视角和城市发展潜力两方面重新定位任丘,寻找其核心战略资源、明确发展方式、提出发展策略;明确未来任丘城市空间结构和总体布局,并给予重点区域和村镇发展指引和交通、生态等支撑;提出重大行动计划,指导任丘城市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EOD(Environment-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是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开发模式,以特色产业运营作为支撑,将生态环境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以综合开发为载体,推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1].  相似文献   

13.
城市消费空间的场景化趋势已逐渐与城市历史空间形成链接,场景成为大众找寻过去生活痕迹和历史记忆的一种途径。这主要是因为如今大众对历史空间的消费已成为普遍的潮流,历史空间所具有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商品价值驱使城市消费空间将其作为吸引消费者的手段,从而达到其盈利的目的。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城市消费空间场景化也是一种对城市历史空间进行复兴的方式。以我国购物中心为例,场景对城市空间的影响主要是从两个路径出发,一个是偏向物质空间,涉及到老商圈更新和老建筑活化;另一个是偏向历史活动、文化传统等形成的非物质空间,涉及到传统生活场景的复兴和纪念性场景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城市三维空间形态通过改变空气循环流动以及太阳辐射的传输平衡影响城市热环境。地表温度是研究城市热环境的重要参数之一,厘清城市三维空间形态影响地表温度的机制对缓解热岛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济南市2020年夏季Landsat8热红外影像数据和建筑矢量数据,通过3种回归分析模型探讨了城市三维空间形态与地表温度之间的相关性和空间尺度效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平均地表温度为33.97℃,而中高温区域面积比例高达58%;城市三维空间形态与地表温度之间具有尺度依赖性,选取4个基准尺度中,150 m空间尺度是研究城市热环境的最佳分析尺度;对地表温度影响较大的指标因子分别是空间拥挤度(SCD)、建筑物表面积(BSA)、平均高度(AV)、平均体积(AH),说明空间拥挤度较小、瘦高、三维空间上分布稀疏的建筑物有助于降低地表温度。  相似文献   

15.
刘婷 《饰》2007,(2):32-34
大学校园中心广场的规划反映了校园整体的空间格局,是校园群体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而校园空间形态是大学各种内外因素的集中体现,较全面的反映了校园构成的本来面目。本文试图通过对北京服装学院校园中心广场空间形态规划设计的实践研究,探求具有场所精神、人性化的校园户外中心广场的设计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重庆市三峡广场的环境设计特点,并运用城市设计的场所理论归纳了三峡广场鲜明的场所精神,对于营造具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空间快速增长背景下,开展城市空间增长效应评价研究,有助于解决城市空间增长中出现的问题,可为确定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制定空间发展政策提供依据。城市空间增长效应评价方法旨在定量、客观地判断城市空间增长过程中要素配置与运行是否合理、高效和公平。笔者建立了结构配置效应、经济配置效应和公平配置效应3个方面的评价体系,通过目标法对城市空间增长效应进行评价,得出空间增长效应评价函数。以重庆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市2004-2013年间的城市空间增长效应总体呈上升发展趋势,结构性、公平性趋好;合理配置效应和经济配置效应波动显著,反映出城市建设面临的用地结构优化、用地效率提升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土地调查资料,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为基础,提出柳州市城市空间的发展模式应走集约型山水城市的道路,并分圈层提出土地利用的调控策略,以形成柳州市多核心加外围组团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9.
地下空间作为城市建设的新型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有利于打造资源节约型和谐城市与创建环境友好型宜居城市。现阶段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体现在缺乏综合利用的战略规划、规划的先行性和强制性难以落实、缺乏综合性的协调管理组织、相关法规建设滞后、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手段有限和运营方式守旧等方面。本文针对武汉市的实际情况,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制度建设和运作模式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已成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大国,但在立法管理、政策管理和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方面滞后城市发展,迫切需要进行多元化引导、控制和协调管理.基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功能和形态,从投资、用地、规划、建设、产权和使用等管理模块及立法、政策和行政等管理手段两方面,细化分析了地下轨道交通、地下停车场、地下步行通道等交通功能,地下市政管线、共同沟等市政功能,人防工程和重点经济目标地下化等防护功能,地下单体民用建筑和地下综合体,及地下空间综合化、网络化和深层化的管理需求,并建立管理模块、管理需求、管理手段三者对应的地下空间需求指标体系框架,为多元复杂的地下空间管理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