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交通流预测一直是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现有交通流预测研究大多为常态下的预测,而未考虑天气、节假日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融合多因素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通过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捕捉时间序列的长期依赖关系,引入注意力机制,利用注意力机制自适应地选择相应的驱动序列,实现短时交通流的预测。实验分别与传统模型、未引入注意力机制的CLA-ATTN模型及未融合多因素的CLA-MFACTOR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证明所提出的CLA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度,是一种较好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屈景怡  杨柳  陈旭阳  王茜 《计算机应用》2022,42(10):3275-3282
精准的航班延误预测结果可以为大面积航班延误的预防提供巨大的参考价值。航班延误预测是在特定空间下做时间序列预测,然而目前已有预测方法多为两种或多种算法的结合,存在算法间的融合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时空序列的卷积长短时记忆(Conv-LSTM)网络航班延误预测模型。所提模型在长短时记忆(LSTM)网络提取时间特征的基础上,将网络的输入和权重矩阵进行卷积来提取空间特征,从而充分利用数据集包含的时间和空间信息。实验结果表明,与LSTM、仅考虑空间信息的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相比,Conv-LSTM模型的准确率分别提高了0.65个百分点和2.3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同时考虑时空特性可以在航班延误问题中获得更精确的预测结果。此外,基于所提模型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架构的航班延误分析系统,并且该系统也可以应用于空中交通管理局流量控制中心。  相似文献   

3.
航班延误预测对提高机场地面保障效率具有重要参考意义。针对目前航班地面保障流程复杂多变以及航班过站延误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etri Net和融合预测模型CNN-LSTM-ATT的航班延误预测模型。首先,根据机场航班实际地面保障流程抽象构建离港航班地面保障作业Petri Net模型,获取保障流程中的关键作业时长成为动态特征;其次,将动态特征、航班信息、延误信息和天气信息输入CNN-LSTM-ATT模型中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预测,模型中引入注意力机制,通过注意力权重突出关键数据信息的影响,进一步挖掘重要特征之间的内部规律。实验结果显示,该融合模型准确率相比独立模型提升了6%,达到98.1%。通过对不同模型的对比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应对场面流程变化并且具备较好的延误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4.
燃气负荷预测是一项让城市安全经济地调配燃气的重要的工作. 目前,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Seq2Seq模型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燃气数据预测, 是一种有效的燃气负荷预测方法. 然而, 针对燃气负荷数据这种突变频率高、幅度大的特点, 一般基于注意力机制的Seq2Seq模型难以提取数据中的多维时间模式信息与应对数据随机突变情况, 在处理影响因素复杂的燃气负荷的预测问题时仍然需要改进. 为此, 本文提出多维注意力机制Seq2Seq模型. 一方面设计研究了多层次时间注意力模块, 综合单时间步长、多时间步长的注意力计算提取数据中不同时间模式信息; 另一方面, 设计增加了局部历史注意力模块, 以改进模型中无法区分重要历史信息的缺陷, 使模型在预测时倾向于参考更为重要的历史信息. 本改进模型针对燃气负荷的独特特性, 具有较好的预测表现. 使用国内某市区的燃气消耗数据与2016年电工数学建模竞赛的电力负荷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 本改进模型相对于一般注意力机制Seq2Seq模型, MAE分别降低了17%与9%.  相似文献   

5.
徐海文  史家财  汪腾 《计算机应用》2022,42(10):3283-3291
针对提升离港航班延误预测精确度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全连接神经网络(DFCNN)的离港航班延误预测模型。首先,在考虑航班信息、机场气象与航班延误历史的基础上,考虑航班网络结构对预测模型的影响;然后,从激活函数、输入数据项及延误时间阈值三个维度进行实验,以对模型抑制梯度弥散与提升学习表现能力的能力进行了优化与验证;最后,通过调控神经网络层数的纵向拓展方式与随机丢失层的Dropout参数,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使用tanh、指数线性函数(ELU),预测精确度比使用线性整流函数(ReLU)分别提升了1.26、1.28个百分点;考虑航班网络结构后,所提模型采用ELU函数计算时,预测精确度比未考虑航班网络结构时提升了3.12个百分点;在时间阈值为60 min时,通过调控Dropout参数,模型的损失值不断降低;在5层隐含层网络和Dropout参数为0.3时,所提模型可以取得92.39%的预测精确度。因此,所提模型能够对国内航班延误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交通流预测是智能交通系统中实现城市交通优化的一种重要方法,准确的交通流量预测对交通管理和诱导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因交通流本身存在高度时空依赖性而表现出复杂的非线性特征,现有的方法主要考虑路网中节点的局部时空特征,忽略了路网中所有节点的长期时空特征.为了充分挖掘交通流数据复杂的时空依赖,提出一种融合多种时空自注意力机制的Transformer交通流预测模型(MSTTF).该模型在嵌入层通过位置编码嵌入时间和空间信息,并在注意力机制层融合邻接空间自注意力机制,相似空间自注意力机制,时间自注意力机制,时间-空间自注意力机制等多种自注意力机制挖掘数据中潜在的时空依赖关系,最后在输出层进行预测.结果表明, MSTTF模型与传统时空Transformer相比, MAE平均降低了10.36%.特别地,相比于目前最先进的PDFormer模型, MAE平均降低了1.24%,能取得更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航空业被认为是使用最复杂定价策略的行业之一,机票价格动态波动显著。乘客根据经验购票(如尽早购票)往往得不到最优价格,而基于时序模型的传统价格预测方法也不能很好地捕捉复杂内外部因素与机票价格之间的依赖关系。【方法】本文提出基于机器学习的机票价格预测模型TPA-Transformer(Ticket Price Aware Transformer,机票价格感知Transformer)和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增加注意力模块引入其他航班价格参考信息,并在Encoder后增加多层卷积结构进行多航班不同属性信息融合与局部特征提取,从而提高模型在多步价格预测上的表现性能。【结果】随后在5个回归评价指标(MSE、RMSE、MAE、ACC以及AMS)上对模型结果进行验证。【结论】结果证明,模型能够有效提高预测准确率,明显优于其他5个对比模型(随机森林、XGBoost、LSTM、GRU、Transformer)。  相似文献   

8.
交通预测在智能交通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应用.由于交通数据的复杂性和高度的非线性,精确的交通预测的核心挑战在于如何对复杂的空间相关性和时间动态建立模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1)区域间的空间依赖是动态的;2)时间依赖有日和周的模式,但由于有动态时间变化,它不具有严格周期性.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时空注意力网络(STAN),该模型的主要思想是区域间的动态相似性用一个门控机制学习,长期周期性时间转移现象由一个周期性注意力转移机制来学习,并考虑交通道路、天气状况等外部因素.通过与不同的方法在两个数据集上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提出的模型有更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航班配餐备份量受到历史订票人数和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可以利用注意力机制捕获航班历史订票人数对最终离港人数的影响程度,通过编解码器结构捕获外部复杂因素与航班旅客订票序列间的关系,再引入残差设计加快模型的收敛速度并防止梯度爆炸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航班配餐备份数预测算法,并在真实航班旅客数据集上进行实验,以MAP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评价指标,该算法较传统的统计学方法、机器学习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误差分别降低2.19%、0.42%和3.02%。  相似文献   

10.
曹卫东  林翔宇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32(5):1770-1772,1776
从航班延误链式波及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航班过站时间的多种因素,建立了贝叶斯网络模型,模型能够清晰地反映多种因素对下游航班过站时间的影响。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参数估计的航班延误预测算法,当航班发生起飞延误时能够预测下游航班的起飞时间和延误状况。对算法进行了实现,并利用实际航班数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有比较高的预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