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壮民族传统服饰装饰纹样是壮族文化的缩影,它蕴含着壮族人民对生活中美的理解和精神的寄托与追求。本文通过介绍壮族传统服饰的基本特征,分析了服饰装饰纹样中的几何纹样、动植物纹样以及主题纹样等,论述了壮族传统服饰装饰纹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应用所体现的价值,提出装饰纹样可以通过形式提取、组织重构等设计方法并与技术手段相结合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进行应用。文中通过具体的设计案例,说明了壮族传统服饰装饰纹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其价值并传承壮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哈萨克族服饰品中有大量纹样装饰,体现了哈萨克族的审美文化。文章将哈萨克族纹样分为抽象纹样与具象纹样,分析纹样的造型、构图以及文化内涵,探索将哈萨克族纹样元素融入到现代生活中。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国汉代云气纹样蕴含的文化内涵为背景,阐述了其典型的造型特征,并提出了云气纹样与家具装饰结合的可能,进而分析了云气纹在传统家具中的装饰应用手段,指明了云气纹独特的装饰特征对增强家具文化内涵存在的意义;以及通过直接装饰、抽象与重组、立体装饰等装饰手法,以现代审美观为基准,对现代家具装饰中云气纹样的应用途径进行探索,丰富家具装饰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湘西苗族银饰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苗族当地的民族繁荣与发展。本文通过对原始装饰纹样的解读,特征以及文化内涵,浅析苗族银饰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更深入地突出地域特色,同时传播苗族传统银饰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以宋代耀州瓷牡丹纹的装饰纹样为出发点,通过对牡丹纹装饰纹样的总体特征、装饰形式、地域性文化内涵以及产生的原因来分析耀州瓷牡丹纹的形成和表现形式,从而总结出它固有的装饰形式。  相似文献   

6.
王虹 《江苏丝绸》2022,(4):11-17
桃花坞年画是苏州文化宝藏中的瑰宝,享有“东方古艺术之花”的美誉,他以精美的绘刻、丰富的题材、细致的装饰以及绚烂的色彩畅销各地,并于2006年5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着重分析人物服饰、动物、器物以及年画背景的装饰纹样,并将这些传统装饰纹样与现代装饰纹样相结合,融合时尚审美进行丝巾图案设计。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殊含义的装饰纹样和图案,每一种纹样都有其特定的类型和特殊的象征意义。蒙古族文化从元代开始流传至今,装饰纹样有很多类型,在现代的设计和装饰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蒙古装饰纹样的应用。本文在充分分析蒙古装饰纹样的同时也在探索现代设计中民族艺术文化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旧时期的发展历程中,唐代是此阶段发展最辉煌的时期,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等都达到了饱和的地步。正是因为受到政治文化的影响,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得手工业工艺随之进步,因此装饰纹样也受到这些影响产生很大变化,变得丰富多样,种类繁多,主要有动物、植物和几何纹样,其色彩丰富浓艳、华而美丽,给人以典雅和谐的感受。根据当时人类的追求理念,唐代时期将这些装饰纹样运用于家具设计当中。文章中主要分析了唐代的装饰纹样的起源、种类,研究这些装饰纹样如何运用于唐代家具的设计当中,以及唐代家具中装饰纹样的一些装饰特点、工艺和方法等。  相似文献   

9.
商周装饰纹样作为商周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细复杂的花纹表现形式呈现出不可替代的时代文化内涵。随着对中国元素的不断发展,传统装饰纹样在设计中的介入,使包装设计在文化的传承和艺术表现形式中找到适用的装饰元素,是对我们传统装饰纹样的变相传承与创新。本文通过阐述商周装饰纹样的文化艺术特性,探讨了其与包装设计的良性沟通。  相似文献   

10.
广西铜鼓纹样是传统民族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民族符号的重要意蕴以及丰富的艺术价值和装饰价值。通过研究广西铜鼓的装饰价值,从纹样造型到象征手段进行深入探究,才能从中获得灵感与启示,将民族文化继承与发扬。最后将铜鼓纹样以装饰化的方式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之促进经济和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唐代官服兽纹装饰作为主要美学考查对象,分析其装饰效果以及纹样装饰中的文化内涵与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2.
中国柯尔克孜民族装饰纹样艺术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装饰纹样艺术的一支,具有自身鲜明的艺术特征和特有的艺术魅力。究其根源,中国柯尔克孜民族装饰纹样艺术具有深远而多元的文化内涵,是融合了宗教文化、图腾文化、地域文化、游牧文化等多种文化内涵而产生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3.
在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刺绣非常出名,有句蒙语叫"哈塔嗄玛拉",科尔沁刺绣就是当地的代表。名族特色的刺绣,作为装饰图案,出现在当地名族人民的生活中。蒙古族传统图案来源于北方原始的文化,当地是游牧名族,一些服饰和用品都是自己手工制作。一些陶器上的纹样,经过考古学家的考察,发现,这些纹样是装饰纹样的开端。传统蒙古族图案具有着极其突出的视觉效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关于族图案的研究,对他们的种类,组合以及色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及其探索。对于蒙古族人民来说,刺绣是当地人民劳动发展的产物。在悠久的文化历史当中,拥有着鲜明的特点,对刺绣图形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研究,发现当地文化与周边地区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统一,相互影响。这就说明,这些刺绣图案蕴含蒙古族的文化因素。蒙古族的刺绣图案来源于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原始文化,渐渐的蒙古族的图案的内容、以及图案的造型都能体现出蒙古人最淳朴的生活习惯。由于蒙古族特定的生活环境,就造就了不朽的名族精神和对未来美好的向往。足以表明蒙古族人民特有的审美观念和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14.
对明式家具装饰纹样的民族特色研究,采用收集法与比较分析法,运用象征理论,分析明式家具装饰纹样民族特色的文化根源和历史背景。探讨这些民族特色的产生原因,得出明式家具装饰纹样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进一步证实明式家具装饰纹样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这一民族特色的探究,可为明式家具应用象征理论进行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西南民族传统装饰纹样的形式多种多样,以广西为例,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不同地域之间的装饰纹样对建筑及室内空间起到了不同的装饰作用,这些装饰纹样意义深远,民族性浓厚,对于探索不同地区民族传统文化及对现代环境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云南楚雄彝族装饰纹样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是云南彝族特色文化的集中体现。异彩纷呈的楚雄彝族装饰纹样作为一种特色的彝族文化符号,被广泛运用于民宿室内设计中。本文通过对楚雄彝族几何形、动物、植物、火装饰等纹样的分析,总结其装饰纹样的设计方法,最终应用于楚雄彝族民宿空间设计实践中,旨在营造楚雄彝族民宿室内空间的独特性,增添彝族民宿的文化内涵,提升艺术品味。  相似文献   

17.
饶蕾 《广西轻工业》2010,26(5):87-88
巴旦木纹样是新疆维吾尔民族艺术中独具特色的装饰纹样,它来自异国,流传西域,是不同国度、不同民族文化传播、艺术交融的丰硕成果。阐述了巴旦木纹样与佩兹利纹样(paisley pattern)的历史渊源,以及它在维吾尔民族文化中的意义、地位、艺术表现方式等。  相似文献   

18.
刘鹏亮 《造纸信息》2023,(7):112-113
角形纹样在新疆地区历史悠久,是西域游牧文化的一抹亮色。通过了解角形纹样的存在与发展的历史背景与不同民族审美文化的体现,阐述角形纹样在新疆地区装饰艺术中的应用。角形纹样作为一种典型符号已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并且成为了具有新疆文化特色的装饰艺术,展现出新疆传统纹样的文化之美与精神之美。  相似文献   

19.
苏式家具的装饰含有深刻的文人意识、美学观念和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本文对苏式家具装饰纹样进行考察与研究,首先通过对装饰题材、吉祥寓意、人文风俗、纹样特征等进行分析与归纳,探究苏式家具装饰纹样的特征及其人文意蕴。然后对苏式家具进行种类与装饰部位划分,探究不同装饰纹样在不同种类家具上的不同部位的分布特征。最后对苏式家具装饰纹样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苏式家具的精髓,启发对现代家具设计,有助于创造出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家具。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探讨在闽文化背景下不同区域的闽作家具中蝙蝠装饰纹样的特征以及地域差异性。通过田野调查与分析比较,结合闽地不同区域的地理与人文环境特点,分析出不同区域的闽作家具中蝙蝠纹样造型与装饰特点,即闽南地区蝙蝠纹样的精致富丽、闽东地区的写意简练、闽西地区的优美闲适以及莆田地区的细腻质朴。探析出不同的地理与人文背景下人们的思想情感与内在信仰对家具装饰的影响,以及中原传统蝙蝠纹样所体现的“福”文化内涵,经由闽地文化的融合发展呈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从而把握中华传统“福”文化内涵的地域表现,在闽作家具的开发设计中,实现传承与创新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