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目前流行的MDA(模型驱动架构)的基本开发原理,指出了MDA在业务模型的开发及业务逻辑代码的生成上存在的诸多困难。然后从工作流技术入手,详细分析了XPDL(XML过程定义语言),并将工作流在业务描述方面的成熟技术应用到现在的MDA业务开发中,最后基于这种工作流技术的思想,描述了如何利用MDA实现一个特定平台下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网络化制造平台动态工作流管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流技术能否有效地管理业务过程是网络化制造平台成功实施的关键问题。在分析了网络化制造平台中存在既定业务过程经常变动,业务活动之间信息交互通信量与通信资源之间存在矛盾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等网络和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协议的网络化制造平台动态工作流管理模型。重点阐述了该模型基于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协议的工作流端目录管理服务、工作流服务端和端通知机制。最后,通过网络化制造平台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企业实际应用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基于活动网络图的面向扩展的工作流过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流过程模型对企业业务过程进行抽象表示,作为工作流模型的核心,它已成为当前工作流建模研究的重点。为了解决现有活动网络图建模方法对状态和条件描述能力差的问题,在模型中增加了条件约束,引进了"状态"和"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活动网络图的面向扩展的工作流过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模型在提高模型描述能力、降低模型复杂性、提高系统柔性及适应性方面有明显优点,对于设计开发高可靠性、柔性和适应性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本体技术在工作流模型中应用的优势,针对当前工作流技术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工作流统一模型方面,讨论了工作流模型中组织、资源和过程等本体模型的描述和实现,开发了基于本体的产品数字化协同设计与制造系统。实际应用表明,基于本体的工作流模型解决了普通工作流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地将业务和底层技术进行分离,提高开发效率,ADP平台提供了遵循MDA理念的业务建模技术。首先对传统软件研发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接着对MDA核心理念进行了描述,并阐述了采用MDA软件研发方法学对传统软件研发模式进行改进的过程,提出了基于MDA理念的业务建模整体框架,最后讨论了业务建模给开发团队带来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的基于Petri网的分层工作流过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程模型的描述能力和分析能力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Petri网的分层工作流过程模型。在深入研究各种工作流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网进行一定的扩展,给出工作流过程的分层模型。该模型由工作流描述模型和工作流分析模型组成。工作流描述模型直接支持所有工作流模式,特别是多实例、取消、高级同步等高级Petri网无法直接描述的模式。工作流描述模型在Petri网的基础上增加了控制变量,并将变迁划分为变迁入口和变迁体两部分。控制变量与变迁之间构成读写关系。变迁入口函数通过判断控制变量,消解工作流描述模型中的冲突;变迁体函数通过可扩展逻辑描述语句,实现对控制变量的读写操作。工作流分析模型作为工作流描述模型的分析模型,剥离了工作流描述模型个案的语义信息,可以直接利用已有的Petri网分析技术来分析模型。最后,通过几个例子说明了如何使用本文提出的模型对各种复杂流程进行建模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地将业务和底层技术进行分离,提高开发效率,ADP平台提供了遵循MDA理念的业务建模技术.首先对传统软件研发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接着对MDA核心理念进行了描述,并阐述了采用MDA软件研发方法学对传统软件研发模式进行改进的过程,提出了基于MDA理念的业务建模整体框架,最后讨论了业务建模给开发团队带来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建模技术具有描述功能强及结构简洁易懂的特点,阐述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建模技术,并将其应用到企业仓库备件管理中。绘制基于Petri网的仓库备件工作流管理系统模型,然后运用工作流网的理论,对该模型进行了化简和合理性证明,为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后续设计和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工作流模型时间有界性验证与分析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对工作流模型分析进行了层次划分后,提出了工程流模型时间有界性的问题,从完成工作流管理联盟给出的工作流图形化模型向工作流网的模型映射之后,利用绝大多数描述业务过程的工作流模型都具有自由选择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将映射得到的自由选择工作流网分解为一组变迁组件网的分解算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工作流模型的资源视图,详细阐述了基于Petri网理论的工作流模型时间有界性分析与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10.
赵阳  雷建兰 《机械》2005,32(2):47-49
主要讨论企业管理开发平台中的定制技术。包括窗体的定制和流程的定制技术。流程即工作流,它是企业各种管理业务的基础和框架,即企业的具体某项业务管理,都可以描述成一个详细的业务工作流。要开发出实用的企业管理平台必须让用户能够定制窗体界面,并且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定制自己的流程。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层日志"的工作流的失败处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工作流管理技术是实现企业信息集成的重要使能技术。它控制、协调分布于企业范围内的多个计算节点上具有异构、自主性等特点的应用系统,以共同完成企业的业务目标。工作流系统支撑着企业关键业务的运行,因而,保证工作流管理系统在失败情况下可靠运行显得日益重要。本文从企业应用系统具有的异构、自主、分布特点出发,详细分析了工作流基本失败的原因,并提出了层次型工作流失败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扩展WfMC体系结构,采用了一种新的建立“多层日志”的失败处理策略,使工作流管理系统在失败情况下,能恢复到失败前的“最近一致状态”,并从此状态前向执行、推进工作流实例,从而减少了有用工作的丢失,也提高了工作流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项目管理与执行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项目管理与工作流技术对业务过程提供有力支持,它们各有特点,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企业工作流空间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定义了基于双层工作流空间的项目管理与执行集成过程模型的概念,这两个空间通过关联关系保持协同一致。进一步深入研究了过程规划与过程调整的方法,提供了相应的算法,以此实现了过程模型的动态演化,从而达到适应业务过程实际需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数据库管理的柔性工作流建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数据库技术和工作流技术相结合的工作流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的构建方法,结合实例分析,构造了基于规则的执行模型,介绍了工作流程管理中的数据库操作、原理,并在实例中得以体现。实际应用表明,在提高企业敏捷性,支持结构化协同工作,实现企业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方面,基于企业的工作流系统模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大规模定制的需要将工作流技术和基于Agent方法进行融合,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增强工作流技术的面向实施的业务过程建模与离散事件分布仿真方案。该方案包括P_PROCE工作流元模型、一个基于该元模型的工作流系统和一个名为E-Agent的多Agent系统。为了支持该方案,构建了一个Agent增强工作流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对商业过程进行建模、仿真和优化。最后讨论了该系统的结构和实现。  相似文献   

15.
虚拟企业中的工作流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虚拟企业是实现敏捷制造的组织模式 ,它融制造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于一身 ,是未来企业的理想组织模式。来源于商业流程管理的工作流技术可以被有效地应用于虚拟企业中。本文论述了虚拟企业中工作流技术的机制及其带来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工作流程管理是PDM系统中实施业务过程管理与过程控制的一项关键技术。阐述了工作流管理的功能。工作流程管理系统从模型定义到流程监控与管理都采用图形化的操作形式,能够动态定义、修改和管理业务流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可塑性,为企业产品设计审批管理的自动化提供了保证,实现了企业产品设计管理流程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工作流授权合理性验证的效率,增强对执行时任务指派的支持,提出了基于问题分解的工作流授权合理性验证方法。通过基于业务实例的工作流模型分解,将工作流授权合理性问题分解为业务实例、业务实例的并发任务集合、并发任务集合中任务的授权合理性问题,得到工作流授权合理性问题的与/或树表示。利用定义的合理指派路径及其串联操作,分析了工作流授权合理性问题与/或树节点的可解性。给出了基于与/或树搜索实现工作流授权合理性验证的算法,并分析了算法的复杂度及其输出的合理指派路径对工作流执行时任务指派的支持。在与/或树基础上,通过选择合适的启发函数,可以进一步提高验证效率,或快速生成适合问题需求的最佳解树。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网络化制造对业务过程跨企业性、建模信息不完备性的要求,基于多色图建立了动态工作流模型,定义了简单活动和复合活动类型,实现了模型的分层定义、不断精化,此外还基于多色性质,实现了工作流模型中活动和关系的版本标识,通过版本比较求解版本差,为流程实例的迁移提供了参考。最后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模型对层次性和多版本性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面向服务的工作流性能评价及指标相关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说明服务的性能与工作流性能的关系,提出服务及面向服务的工作流的定义,并以一个示例说明面向服务环境下工作流的特点及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服务的工作流性能评价模型,并将战略层、业务层、服务层与IT层的性能很好地加以结合.定义了各层的关键性能指标及形式化表达方式,提出相关度的概念.最后,通过改进层次分析法,对关键性能指标的相关度进行分析,并将其用于服务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