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曾子县 《广东电力》2011,24(8):44-46
针对目前220 kV电网中存在线路保护与旁路保护型号不一致的情况,对光纤纵联保护中旁路保护代线路保护的切换回路设计、保护配合、运行操作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应根据旁路保护的收发信方式设计线路保护的旁路代收发信回路,根据被代线路保护的型号对旁路保护的保护方式、信道形式、信号传输方式和同杆双回运行方式进行整定,指出旁路保护代...  相似文献   

2.
线路光纤保护以其可靠性高、运行维护方便的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线路光纤保护的可靠性,避免当光纤故障时两端线路保护同时失去主保护,进而影响一次设备运行,对系统中部分线路保护光纤双通道保护改造进行研究,实现线路保护当一个通道故障时,另一个通道可靠运行,以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消除电网安全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3.
220kV变电站旁路代送线路操作继电保护切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变电站旁路代送线路操作的正确和安全,以长春供电公司220kV西郊变电站具体接线及旁路代送线路操作为例,详细分析了旁路代送线路操作中继电保护的分散切换方式,220kV旁路代送线路运行时纵联保护切换以及其他近后备保护及失灵保护的切换方式,最后确定了旁代操作的标准步骤。  相似文献   

4.
李晨 《电力学报》2005,20(1):56-57,60
综述了“2 2 0kV厂站旁路断路器代路时切换线路光纤差动保护”这一新课题的有关问题,讨论了它的意义和实施原理,并对于光纤“复用”、“专用”2种形式的利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双重化配置的输电线路光纤保护,存在因光纤通道同时异常造成线路区内故障时保护同时拒动的风险。一旦发生,将造成故障切除时间的延迟和相邻线路的无选择性跳闸,带来故障范围的扩大和电网稳定性破坏的严重后果。文中针对这种因光纤通道异常导致的线路光纤纵联保护退出情况,研究了一种自适应缩短线路Ⅱ段后备保护动作时间的技术方案,并进行了试验验证。通过加速线路Ⅱ段后备保护动作时间,达到快速切除故障同时避免相邻线路Ⅱ段后备保护无选择性跳闸的目的,提高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光纤保护已经成为当下电力系统的主流保护,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光纤通道的可靠性对继电保护整体可靠性至关重要。分析了专用光纤通道和复用光纤通道的可靠性,并分别提出了可用率的计算方法。以同塔双回线路保护为例,分析了光纤通道可用率与备用芯数量的关系,同时给出了在不同备用芯数量的情况下光纤通道可用率对于纤芯可用率的灵敏度分析结果,为分析实际光纤保护通道可靠性提供了依据,也为实际工程纤芯备用数量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 1 前言 目前,220kV旁路一般配有距离、零序及高频闭锁三套保护,其中真正旁路专用的保护只有距离和零序。高频方向保护是倒旁路运行时唯一的全线速断保护,它由本线路屏的收发信机和高频方向保护的逻辑回路,与旁路专用的距离、零序保护配合而构成。在线路倒旁路运行时,需要将高频方向保护的一些回路由本线路切换至旁路,如:直流电源回路、距离和零序保护启信及停信回路,以及该保护出口回路。 这种构成旁路高频方向保护的方式存在几个缺点。首先,线路在倒旁路运行后,本线保护与旁路保护之间存在联系,本线保护屏内设备并没有完全停运,容易给运行和检修产生错觉,造成人为事故。第二,不能同时安排对本线保护各装置的检修和调试,同时由于本线保…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超高压线路光纤纵联保护通道的基本方式,针对现场保护通道运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不同通道类型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了保护通道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童丹勤 《湖北电力》2008,32(2):25-27
湖北省光纤环网经常出现普缆中断事件,造成环网开环运行,影响省光纤环网的可靠性。在省光纤环网中加入光纤切换设备,既能提高光纤网的可靠性,又能减轻维护人员的工作量。主要介绍了设备在光纤环网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岳平 《浙江电力》1999,18(6):65-65
目前在电力系统中 ,220kV旁路的高频保护大多数仍采用由旁路专用的距离、零序保护配合线路屏的收发信机构成旁路高频保护 ,我局系统也采用该种方式。这种方式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 ,线路在倒旁路运行后 ,本线保护与旁路保护之间存在联系 ,不能对本线路保护的各装置同时进行检修和调试 ,同时由于本线路保护屏内仍有装置运行 ,给本线路保护的其他装置的检修试验带来不便 ,也容易给运行和检修产生错觉 ,造成人为事故 ;第二 ,由于需要切换一些电源和逻辑回路使旁路保护和本线保护接线复杂化。以WXB -11C为例 ,由于第一套微…  相似文献   

11.
Sensor technology has been affected by the advent of the semiconductor, its capability, wide range functionality, size, and cost. Today,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that drives sensor design toward new concepts also is helping to create the need for fiber optic sensors in the petrochemical industry. The various fiber optic sensor technologies and their potential use in the petrochemical industry are reviewed.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光纤通道的基础知识,通道联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结合实际给出了一些现场故障处理实例,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FOCT)比差随温度漂移会引起FOCT准确度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阐述了温度波动对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影响的机理,并依据该机理分别建立了温度对线性双折射影响的数学模型和线性双折射对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影响的数学模型。进而推导出温度对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影响的数学模型,通过该数学模型量化研究了FOCT比差随温度漂移问题。得到了FOCT温度特性为:在试验温度范围即10~60℃内,比差与线性双折射相位差和温度都近似呈线性关系。进一步试验验证了FOCT比差与温度的近似线性关系,且基于该关系对互感器进行温度补偿,可使其精度满足0.2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A sensitivity-enhanced long-period grating in-fiber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 with diameter-reduced cladding was proposed for the first time, and was also demonstrated as a label-free biosensor based on refractive index measurement. The cladding structure dependence of the sensitivity for antibody-antigen immuno-sensing was studied experimentally. The proposed biosensor has shown an 8.5-fold sensitivity enhancement as compared to sensors without cladding reduction.  相似文献   

15.
根据电力系统超高压线路纵联保护的实际运行状况,分析了光纤通道与纵联保护配合的几种方式,以及各种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实际应用中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大容量光纤信道系统技术的发展,如有些公司已经开发出信道容量超过10 Tb/s的光通信系统;描述了信号长距离光纤传输的发展情况,如无电再生中继器的超长距离传输已达4 000 km;阐述了如何通过减小波分复用(WDM)波长间隔以提高光纤传送容量;概述了微电子的集成和光子/光电子的集成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光纤电压传感器的温度补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光纤电压传感器存在的温度稳定性问题,分析了多种温度补偿方法。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对比了各方法补偿前后的效果,认为单一的补偿方法难以达到设计要求,提出了集双光路补偿、温控法和软件补偿为一体的综合补偿方法,达到了0.1%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光纤技术测量电流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介绍了光纤电流互感器的特点,与传统的互感器相比它的测量准确度高、暂态性能好、绝缘 结构简单、尺寸小、造价低、升级性好。光纤电流互感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电式电流 互感器;另一类则为磁光式电流互感器。分别介绍了这两种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原理及结构特 点,认为将光纤技术与微机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于电力系统,尤其是变电站综合自动 化系统,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在根据Mach-Zehnder干涉仅原理制作的各种光纤测磁传感仪中,由于传感臂一般都由磁致伸缩材料与光纤粘合在一起而构成,所以磁性材料所特有的磁致现象将导致重复测量的结果出现不确定的模糊。为了消除这种磁致误差,本文所设计的系统采用磁场扫描技术,除了在传感臂上施加一个频率为ω0的载波场以提高其灵敏度之外,同时还施加了一个频率为ω0的慢速扫描场以使各次重复测量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这样当被测场与交变的们置场共同作用于传感头时,利用相位检测装置即可得出被测场的大小。本系统可探测的最小静态场为10E-7(Oe/m)。  相似文献   

20.
程晓东 《供用电》2007,24(4):28-30,36
在220 kV、500 kV全线速动线路主保护配置中,纵联光纤保护逐渐占居主导地位。主要论述了构成纵联光纤保护两端或多端间相互交换保护信息所需接口设备的相关技术,如保护专用光端机技术、复用数字通道接口技术和同步采样技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