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阜阳市境内河流情况,利用Tennant法计算得出重要干支流控制断面的生态需水量及现状满足程度,分析了河流敏感生态需水和湖泊生态水位,提出保障河湖生态需水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
海河流域湿地众多,但受自然和人为等因素影响,正面临湿地面积萎缩、湿地生态退化等问题。本文研究了海河流域七里海、白洋淀、衡水湖等10个重要湿地生态需水及保障措施,以2014年数据资料为基础,利用遥感手段,结合水量平衡原理,估算了不同湿地蒸发蒸腾损失、渗漏损失。计算结果表明海河流域重要湿地年生态需水总量约为32 880万m3,通过各类引水、调水工程生态需水满足程度可达到45%以上。研究成果可为海河流域相关湿地保护决策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3.
加强河湖生态需水保障是保护水生态空间、维护河湖健康的重要内容。在梳理河湖生态需水相关概念基础上,明确了全国主要河湖生态需水保障的控制断面和目标,分析了生态需水满足程度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主要河湖生态需水保障措施体系,针对全国水资源一级区提出了分区域生态需水保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谢宏旭 《人民珠江》2007,(6):101-102
在分析珠江流域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的基础上,针对水源地存在的问题,探讨保障珠江流域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供水安全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水利科技》2007,(1):60-60
城市生态需水是指为满足生态系统正常运行并为城市提供正常生态服务的功能性需水,包括生物生态与环境需水、水文循环需水、蒸发蒸腾需水、景观需水、城市气候调节需水、环境净化和地壤及空气涵养需水,下游径流及地下补给需水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灌河生态水量缺乏、水体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根据不同河段生态功能定位,采用Tennant法、MIKE21二维水质模型和水量平衡法计算灌河最小生态水量、水质需水、景观需水等,采用MIKE21水动力模型动态模拟计算四大家鱼、鳝鱼等的敏感生态需水。经综合分析确定灌河年生态需水量为15 142.5万m~3,月平均生态需水流量为0.9~11.7 m~3/s,进而提出了强化农业节水、推进非常规水源利用、加强河流生态调度等生态水量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扎龙湿地生态需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湿地的水文情势与湿地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及演替,提出在确定湿地的中心区及活动区的基础上计算湿地最小生态需水及适宜生态需水的计算方法。并以扎龙湿地为例,通过ArcGis9.0对DEM数据插值计算,利用1956-2000年45年月降水蒸发资料及遥感影像解译资料,得出扎龙湿地最小生态需水量为1.06亿m^3,估算出适宜生态需水量为2.34亿m^3。这对于扎龙湿地的生态安全管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9.
流域生态需水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域生态系统基本需水得不到满足是造成目前流域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在分析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模块的复杂性的基础上,根据流域生态需水整体综合性、模块复杂性、空间连续性、时间差异性以及自然、人工双控性的特性,建立了流域生态需水规律的理论框架。以海河流域为例,计算了各水系的主要河流湿地、湖沼湿地以及河口湿地不同时空条件和不同恢复方案下的生态需水量。  相似文献   

10.
在充分分析珠江流域水资源特点的基础上,依托珠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提出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三大典型类型,分别为:一是跨界流域生态补偿;二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补偿;三是流域重要水源区保护的生态补偿,以期为珠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淮河流域河道内生态需水保障程度时空特征解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潘扎荣  阮晓红 《水利学报》2015,46(3):280-290
为了反映出河道内水量满足生态保护与修复需求的状况,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适合于快速评估流域尺度河道内生态需水保障程度时空特征的方法。采用生态需水年内展布计算法计算了流域主要干支流的生态需水阈值,并结合实测径流资料开展了生态需水保障程度计算。利用时间序列法、Mann-Kendall检验法、聚类分析以及GIS空间分析功能对流域生态需水保障程度进行时空特征解析。结果表明:1流域生态需水保障程度整体呈现上游地区高于下游地区,淮河干流南岸地区高于北岸地区的特征;2颍河、涡河、沱河等支流的生态需水保障程度较低,且呈显著下降的趋势;3流域年内4—6月份的生态需水保障程度整体表现最低,且空间差异性大,为流域河道内生态需水敏感时期;4流域涡河玄武、蒙城断面,池河明光断面和沱河永城断面生态需水保障程度整体最低,且年内过程变异程度最大,为河道内生态需水优先保障区。评估结果可为优化流域水资源配置、制定维护河流健康对策和保障措施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流域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陈敏建 《中国水利》2004,(20):25-26
一、为什么研究生态需水 在我国,水资源已经成为生态系统健康和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水生态系统退化和人类对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需求不断增加构成的矛盾,使社会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水资源安全受到威胁.因此,如何解决这种矛盾,合理地安排水资源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中的比例,维护生态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流域规划和管理中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同时也是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生态需水理论与方法研究及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少英 《山西水利》2011,27(10):55-56
生态需水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从生态需水的基本概念出发,回顾了生态需水问题的提出的背景,分析了目前有关生态需水的定义,概述了生态需水的类型,讨论了河道内外生态需水计算方法,提出了目前生态需水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生态需水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珠江流域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治理刻不容缓。立法上要修订和完善现有的水生态防治法律法规、制定专门的《珠江流域管理条例》,设立权威的流域管理机构,明确其法律地位和管理职权;执法上要严格落实管理珠江流域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司法上要做到“违法必究”,充分体现法律的权威。  相似文献   

15.
黄河入海水量及其流量过程对保障其河口三角洲生态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功能演替特点,认为该区生态关键期为5~9月;分别分析了黄河渔洼以下三角洲生态系统中的陆域湿地、河流湿地和近海湿地等重要生态单元生境修复与黄河河川径流条件的关系,提出了它们对黄河入海水量及其流量过程的要求;统筹考虑黄河天然径流条件、自然功能用水和社会功能用水的平衡、黄河水资源配置条件等因素,提出了现阶段黄河可向其三角洲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用水控制指标,其中,5~6月繁殖关键期的适宜水量约22亿m3、利津断面流量宜大于250m3/s,7~9月应保障量级不低于2500 m3/s的漫滩洪水、平水期流量不低于200~300 m3/s,11~4月流量应不低于75m3/s、并争取达120 m3/s左右。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内陆干旱区河谷林的需水情况。首先简要评述了干旱区河谷林生态需水的概况,并以新疆阿尔泰山前平原布尔津河出山口以下河段的河谷林为例,采用参考作物法,计算了研究区内河谷林生态需水量。计算结果表明:该区域的生态需水总量为0.8亿m3,其中6~7月份河谷林需水量较大,月需水量约为全年的25%。这些成果为流域生态保护与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干旱区河谷林生态需水的概况,并以新疆阿尔泰山前平原布尔津河出山口以下河段的河谷林为例,采用参考作物法,计算了研究区内河谷林生态需水量。计算结果表明:该区域的生态需水总量为0.8亿m2,其中6-7月份河谷林需水量较大,月需水量约为全年的25%。这些成果可为流域生态保护与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黄河口生态系统组成与各生态单元生态功能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河口地区生态现状及黄河水资源支撑能力等因素,界定了黄河河口生态保护目标,分析了重要保护目标河口淡水湿地的合理保护规模,针对不同的保护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生态需水进行了计算,耦合不同生态单元(对象)的生态流量得出利津断面不同时段最小、适宜生态流量。结果表明,黄河河口利津断面最小生态流量11月。翌年4月为75m^3/s,适宜生态流量为120m^3/s,5—6月最小应为150m^3/s,适宜生态流量为400m^3/s。  相似文献   

19.
艾比湖流域生态问题日益受到学界和公众关注,从艾比湖流域生态修复的角度出发,分析探讨了艾比湖流域生态修复目标和范围,以满足主要建群物种自然更新为目标,计算了生态需水量,对于河道无法补给到的保护目标,依据主要建群物种与地下水关系,提出修复天然植被的合理地下水位,并测算补给水量,成果对于艾比湖流域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盐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盐湖指水体矿化度(TDS)为35g/L以上的湖泊;广义盐湖指水体矿化度大于3g/L的各类湖泊,也称为非海源性盐水湖或内陆盐水湖.本文着重讨论狭义盐湖.近年盐湖生态概念开始被提及,盐湖生态系统本身及其生态水文的机理也开始被探索,但关于盐湖生态需水的研究却少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