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本文以不同掺量废轮胎橡胶粉取代部分细集料的方法,研究橡胶粉的掺量对橡胶水泥砂浆流动度和和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流动度随着胶粉掺量的增大而增大,强度随着胶粉掺量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采用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分析评价了未灌浆的大孔隙沥青混合料、灌浆养生7 d和28 d的乳胶水泥砂浆灌入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乳胶水泥砂浆的灌入可以有效提升沥青混合料的强度、高温抗车辙,并且随着养生时间的增长,灌入式试件的强度会提升。  相似文献   

3.
选用相同的水泥、水和细集料,通过调节橡胶粉的掺量,配制若干组橡胶粉水泥砂浆,并测定其流动性、强度、韧性及耐磨性能,研究橡胶粉掺量对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灰比相同、橡胶粉按体积比等量取代砂时,水泥砂浆流动度随着胶粉掺量的增大近似线形增加;随橡胶粉掺量的增加,水泥砂浆的7 d、28 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不断降低;在掺量小于30%之前,韧性和耐磨性能均呈线形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4.
5.
在半柔性路面中水泥砂浆的灌浆效果和力学性能影响着路面的抗变形能力。通过正交试验法,分析了不同因素、不同掺量对水泥砂浆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而确定了具有高强度,高流动性和低膨胀特点的高性能水泥砂浆(HPCM)最佳配合比范围,并通过车辙试验研究了水泥砂浆的灌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膨胀剂和速凝剂对高性能水泥砂浆的性能影响显著,这3种外加剂的加入使得HPCM显示出良好的工作能力。通过综合平衡分析法确定的高性能水泥砂浆的最佳配合比,其相关性能指标与国内施工技术指标相比,养生1 d时的强度已达到施工要求,7 d强度达到现有规范的1.3~4倍且干缩率低于0.2。此外,当灌浆率大于90%时,3种半柔性材料的高温性能均满足施工要求且变形小。  相似文献   

6.
聚合物裹砂改性水泥砂浆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采用一种新的工艺,即聚合物裹砂工艺配制丙苯胶乳(Acronal S-400)和丁苯胶乳(Styrofan SD622S)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并对其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显示,用聚合物裹砂工艺配制的水泥砂浆的性能优于相同聚合物掺量下用普通工艺配制的水泥砂浆的性能,而且在较低聚合物掺量的条件下能达到较好的力学性能。丁苯胶乳可明显改善新拌水泥砂浆的流动性;丙苯胶乳本身虽无减水作用,但在加入少量改性剂后便能获得与不掺聚合物新拌水泥砂浆相同的流动度。  相似文献   

7.
系统地研究了橡胶粉掺量对新拌砂浆和硬化砂浆性能的影响程度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砂浆中掺入适量的橡胶粉,可降低砂浆的密度,改善新拌砂浆的和易性,改善砂浆的脆性破坏性质,但是橡胶粉的掺入会降低砂浆的抗折抗压强度以及粘结抗拉强度,橡胶粉砂浆的力学性能缺陷需添加适当的外加剂来解决。  相似文献   

8.
范长春  赵美玲  董营营 《山西建筑》2008,34(14):159-160
针对废旧橡胶国内外的利用现状,研究了废旧橡胶粉作为细集料对水泥砂浆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指出将水泥及橡胶微粒两种材料制成复合材料,可以减少黑色污染,改善水泥混凝土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PB-g-PS胶乳改性水泥砂浆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采用半连续乳液接枝共聚的方法合成了聚丁二烯接枝聚苯乙烯(PB-g-PS)接枝共聚胶乳,其中聚丁二烯(PB)与聚苯乙烯(PS)的质量比为70/30,50/50和30/70.在固定流动度为(175±5)mm,且在20℃水中养护6 d,然后在20℃,相对湿度为65%的空气中养护21 d的混合养护条件下,考察了聚灰比、聚丁二烯与聚苯乙烯的质量比对PB-g-PS胶乳改性水泥砂浆的水灰比、流动度、保水率、抗压和抗折强度以及吸水量的影响,并与羧基丁苯胶乳改性水泥砂浆进行了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掺量范围内,胶乳都具有良好的减水作用,能有效提高砂浆的保水性能,显著降低聚合物改性砂浆的毛细孔吸水率;加入聚合物对砂浆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使其抗压强度总体降低,抗折强度部分提高,因此,PB-g-PS胶乳可以作为水泥改性剂使用.  相似文献   

10.
半柔性路面是一种由大空隙沥青混合料和特殊水泥砂浆复合而成的特殊路面,母体沥青混合料为骨架-空隙结构,其配合比计算方法为体积法,特殊水泥砂浆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流动性。通过java高级编程语言和试验研究证明了体积法进行级配设计的有效性、准确性以及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肖天佑  蔡旭  李翔  李聪 《混凝土》2020,(3):150-153
半柔性路面指在空隙率20%以上的基体沥青混合料中灌入水泥浆而形成的复合路面,但半柔性路面的水泥基材料容易产生裂缝且修复工艺复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种路面材料的推广与应用。将纤维掺量为总体积1.3%的ECC砂浆灌入不同空隙率的基体沥青混合料中,并开展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三点弯曲试验对其路用性能进行评价,并在水灰比相同的条件下与普通砂浆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掺ECC砂浆的半柔性路面材料有良好的整体性、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与普通水泥砂浆相比其低温抗裂性能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法建立了半柔性路面计算模型,模拟计算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半柔性路面应力,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单层和双层加铺结构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旧板破碎化后加铺半柔性路面结构的应力,主要影响因素有半柔性层的模量和厚度以及碎石化旧板的模量,对于双层结构还包括了沥青混凝土层的厚度,增大沥青混凝土层厚度可以降低加铺层层底应力,其他因素则影响相对较小。此外,旧水泥路面碎石化加铺单层半柔性路面结构层厚度宜达到10cm以上,同时采用打裂压稳技术并保留旧板有足够的承载力,以降低半柔性层层底拉应力。  相似文献   

13.
浅谈半刚性与半柔性路面用混合料性能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国东 《山西建筑》2008,34(10):292-293
结合半刚性与半柔性路面的应用,从复合式路面的路用性能特点出发,探讨了两种路面各自的特点,总结了两种路面的优缺点,得出了半柔性路面材料是很有发展前景的新型路面复合材料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研制一种道路修补砂浆。通过比较硅酸盐水泥和铝酸盐水泥不同配比时的凝结时间和砂浆力学性能,初步确定了具有较高早期强度的复配水泥砂浆的配比。在复配水泥砂浆中掺加丁苯聚合物乳液进一步改性。结果表明:改性砂浆早期抗压和抗折强度较低,后期强度有较大持续的增长;聚合物乳液能提高改性砂浆的抗折强度和粘接强度,降低压折比;随着聚合物乳液掺量的增加,耐磨度先下降,后提高。综合考虑,在铝酸盐水泥中掺加20%的硅酸盐水泥,聚合物乳液掺量为5%~10%,水灰比0.26~0.30,砂灰比2.0~3.0时,可得到一种较为理想的道路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钢纤维制备的不同试样的实验测试,测得了不同纤维含量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在高温后的质量损失、超声波波速损失及力学性质,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其质量损失百分比、波速减少百分比均增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压、抗折强度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16.
祁志伟 《山西建筑》2004,30(22):65-66
结合水泥砂浆地面质量缺陷的分析及现状 ,从矿渣水泥的干缩性、泌水性、强度变化等方面 ,探讨了原材料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水泥砂浆地面做法的改进措施及成效  相似文献   

17.
杜少文 《混凝土》2012,(3):95-97
通过室内试验评价了水泥类型对水泥乳化沥青半柔性复合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采用X衍射分析揭示了不同水泥在乳化沥青中的水化机理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水泥对复合混凝土的马歇尔稳定度影响较小,但是对劈裂强度和水稳定性影响较大,传统的马歇尔设计方法无法区分水泥类型对混凝土的影响。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水稳定性,宜选择硅酸三钙、铝酸三钙等含量较高的水泥,同时限制水泥中活性掺和材料的含量。另外,增加吸水性较强的熟料含量有助于促进乳化沥青破乳,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李秋忠  王兵  吕贵宾 《山西建筑》2007,33(15):172-172,252
主要针对灌注式半刚性路面面层所使用的水泥砂浆进行研究,通过一系列的试验,找出在同一水灰比的水泥砂浆中,掺加树脂与不掺加树脂水泥砂浆的性能差别,说明了使用树脂改性水泥砂浆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2015,(8)
再生微粉是制备高品质再生骨料过程中产生的细小粉状颗粒,能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它的有效利用能明显改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研究了再生微粉的性能以及不同体系、不同掺量下对水泥胶砂性能的影响,以期使再生微粉能得到有效利用。研究表明:单掺再生微粉的最佳掺量为10%;当掺量较大时,掺入的粉煤灰对再生微粉有促进作用,使水泥胶砂的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潘亮  贺新娟  吕明 《山西建筑》2011,37(36):95-97
在不同的取代率下,对粘土取代部分设计强度等级为M10和M15的水泥砂浆中水泥形成的水泥粘土砂浆抗压强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实际应用价值及改性机理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M10和M15水泥粘土砂浆的强度在替代率为20%和30%时可分别达到M7.5和M10水泥砂浆的强度要求,稠度也可以达到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