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单线索道中牵引索靠托(压)索轮来支承,为保证托(压)索轮的使用寿命,在线路设计中必须正确地确定托(压)索轮的数量.确定托(压)索轮的数量一般根据如下原则:一是每个轮子承受的折角不大于4度(国际索协规定为4°30′);二是每个轮承受的匝力不超过一个定值(这个值的大小和所用衬圈的材料和质量有关)。在计算时必须首先求得每个轮所承受的忻角,才能进一步计算每个轮上的  相似文献   

2.
嵇焕章 《矿山机械》2005,33(8):65-68
运载索的磨损与抱索器钳口、驱动轮槽和迂回轮槽接触是否良好密切相关。托索轮组中的托索轮经常与运载索摩擦。因此,托索轮的制造和装配的优劣程度对运载索的使用寿命影响极大。若运载索内部的润滑油被挤干,就会极大地缩短运载索的使用寿命,甚至可能发生重大事故。因而必须经常仔细检查其润滑情况。  相似文献   

3.
在架空索道中,钢丝绳与各种导轮的配合使用极多.如牵引索经过站内的导轮和线路支架上的托索轮,构成封闭的牵引环圈.钢丝绳在各个导轮上都有一定的围包角,现探讨钢丝绳在拉伸、弯曲复合应力的作用下,从强度条件出发在导轮上的合理围包角.一、钢丝绳在导轮上的受力状态分析钢丝绳系由许多根钢丝按螺旋线捻绕而成.在导轮上,钢丝绳同时承受着轴向拉力和横向力的作用.当所受拉力越大,则绳中丝与丝间的相互压力越大,丝间的摩擦力也越大.此外,由于在导轮上弯曲而产生丝与丝间相对移动的力.如果钢丝绳弯曲时反抗移动的摩擦力足够大,则钢丝绳将成为一个整体的弹性杆;如果没有摩擦力或摩擦力不够大,弯曲时产生的移动力大于摩擦力,则丝与丝间就会产生相对移动.这时钢丝绳便成为由许多丝组成的束.上述两种状况是极  相似文献   

4.
贺开利 《矿山机械》2006,34(9):59-60
索道站内牵引索系统设计是保证索道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在低端站房内,可能因牵引索拉力偏小和牵引索导阳轮与脱挂器(脱开器或挂结器的统称)之间距离过长,常出现牵引索与脱挂器中的压索轮相脱离的现象,直接影响了货车可靠地通过脱挂器,由于牵引索对货车钳口的向下挤压作用,致使货车自溜滑行不到位或货车纵摆严重造成站口翻斗事故。对此,应加强对站内牵引索系统的设计的完善和改进,在设计同时检验牵引索与脱挂器中压索轮的有效靠贴。  相似文献   

5.
该文分析了单线循环式货运架空索道托索轮四轮托架在金鸡岩洗选厂索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损坏形式,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主要损坏形式,对托索轮四轮托架进行改型设计,有效的延长了托索轮四轮托架的使用寿命,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塔式矿井提升机围包角对摩擦轮应力的影响,以JKM-4X4Ⅲ井塔式摩擦提升机(国标参数)为实例,建立对应的提升机主轴装置有限元模型。由于钢丝绳在筒壳上的作用力符合欧拉分布规律,得到摩擦轮所受外力转化施加到主轴装置有限元模型,并定义合理的约束条件;借助于ABAQUS大型分析软件,对不同围包角工况下的模型进行应力计算,得到了提升机摩擦轮不同位置处循环疲劳应力值及摩擦轮循环疲劳应力随围包角变化的分布规律:围包角180°~190°时,应力值变化相对比较平缓;围包角195°时,应力变化梯度明显增大。研究结果为井塔式摩擦提升机主轴装置设计以及现场安装时围包角的选取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单线循环式客运架空索道在国外只有4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目前仍处于萌芽初建阶段.本文介绍循环式索道的分类与选用、运行速度的选取、客车定员的确定、线路选择的原则、加速度的选取、制动时间和距离的计算,客车间隔的确定、牵引索的选择计算、重锤重量的计算、风雪载荷、惯性力、索距、轮径、托压索轮的计算、支架配置及驱动机功率的计算.供设计、运行、维修、管理人员及各级领导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实际使用中,钢丝绳往往要承受横向的集中载荷,如架空索道货车车轮对承载索的压力和围包角很小时导轮对钢丝绳的压力等.因此分析钢丝绳在这种情况下的应力状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应力分析如图1,设钢丝绳OCB受轴向拉力T,并以围包角θ绕过导轮(或车轮).可认为是导轮或车轮以一横向集中载荷P作用于钢丝绳上,钢丝绳由于本身的刚性则形成如图之OCB曲线状.现按通常的办法,先研究一  相似文献   

9.
摩擦驱动轮衬垫是摩擦轮提升的关键部件,在摩擦系数及围包角相同情况下,比压取得过小可能导致驱动轮和钢丝绳直径较大.取得过大时会影响衬垫的使用寿命和钢绳的使用寿命,其计算公式一直沿用下式:  相似文献   

10.
摘要:以JKM-4X4井塔式摩擦提升机为实体模型,建立相应的主轴装置有限元模型。借助于ABAQUS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得到了该提升机摩擦轮循环疲劳应力分布,以及在不同围包角下摩擦轮循环疲劳应力分布规律。为塔式提升机现场安装时围包角的选取及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KWGP系列无极绳牵引普轨卡轨车是以机械传动无极绳绞车为动力,利用煤矿现有的普通轨道作为车辆的运行轨道,无极绳绞车通过钢丝绳牵引一个专用牵引储绳车,矿车、平板车等各种载重车辆挂在牵引储绳车上在轨道上往返运行。在轨道上安装有托、压绳轮和弯道导绳轮等轮系,保证钢丝绳的合理走向。KWGP系列无极绳牵引普轨卡轨车系统  相似文献   

12.
嵇焕章 《矿山机械》2004,32(12):52-55
5支架鞍座、托索轮、重锤行程与站房钢索倾角计算 5.1 支架鞍座计算 当牵引索速度v>3.6m/s时,鞍座半径R≥500de。客车通过支架时的离心加速度a=v2max/R≤1.5m/s2。由此两点要求可求得鞍座半径R值(见图3)。  相似文献   

13.
五、支架鞍座、托索轮、重锤行程与站房钢索倾角计算 (一)支架鞍座计算 当牵引索速度V>3.6m/s时,鞍座半径R≥500d_c。客车通过支架时的离心加速度a=V(max)/R≤1.5m/s~2。由此两点要求可求得鞍座半径R值(见图3)。  相似文献   

14.
带式输送机改向滚筒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带式输送机改向滚筒进行了多次有限元分析,考察相同输送带张力、不同围包角条件下,滚筒筒壳中部、轮毂和筒壳焊接内侧等效应力分布规律以及滚筒中部位移分布规律,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围包角为60°时,筒壳中部等效应力和径向位移(趋近圆心方向)幅值最大;在围包角为90°时,轮毂与筒壳焊接处等效应力和筒壳中部的切向位移(顺时针方向)幅值最大,可为滚筒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索道是矿山的重要运输设备。托索轮在长期运行中受到严重磨损,如不及时更换就容易发生掉斗事故。而索道对托索轮的需要量又很多,在备件缺少的情况下,我们采用电弧焊补后再经车床加工,保证了设计要术,满足了生产的需要,并为国家节省了开支。为了使托索轮具有耐磨性,便于加工,采用两种材料补焊。第一种用高锰钢电焊条在距加工表面0.5~1毫米以下处进行补焊。第二种用J606低合金  相似文献   

16.
<正>兖州矿业(集团)公司北宿煤矿使用了耐磨蚀聚氨酯复合材料托绳轮,解决了钢丝绳和托绳轮的磨蚀问题。钢丝绳损耗主要来自磨蚀,特别是牵引过程中与地面和地托辊之间的摩擦。当提升机牵引使钢丝绳与托绳轮带有压力摩  相似文献   

17.
兖州矿业 (集团 )公司机械制修厂和济宁二号煤矿共同研制的“SQ— 12 0 0型顺槽连续牵引车” ,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是一种非常经济、实用的新型高效辅助运输设备 ,已经由专家通过了技术鉴定。顺槽连续牵引车主要由无极绳绞车、张紧装置、梭车、尾轮、压绳轮和托绳轮等组成。张紧装置为重锤式 ,包括框架、张紧绳轮、动滑轮组、转向轮和配重等。由于用于双向运输 ,所以系统中设有 2套张紧装置。梭车用来牵引矿车、平板车、材料车等车辆 ,具有固定钢丝绳和储存钢丝绳的功能。在运行线路中安装的压绳轮和托绳轮 ,使底绳始终接近于轨面 ,而且全…  相似文献   

18.
张建军 《煤炭工程》2006,(10):12-14
文章主要阐述在多滚筒带式输送机设计中,如何在传动滚筒上合理地配置功率,即根据圆周力和选取的摩擦系数,计算出需要的总围包角,再将总围包角向各传动滚筒进行分配,然后计算出各传动滚筒的功率比,并按此比值确定各传动滚筒上配置的电机功率。  相似文献   

19.
我国落地式摩擦提升系统日渐增多。据有关资料统计,现在已有十套左右。它们中多数都是钢结构井架,少数为钢筋混凝土井架。不论哪种井架其两组天轮与提升机主导轮之间的相对位置均无严格的合理的设计规定。一般都是仿照已有的国内外图纸,再考虑几项要求或使用几个经验公式(如根据e=(1.5~2.5)D来粗略确定上下天轮的高差)确定一些有关参数。这样的设计难免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如果上下天轮高差取得大了,则会增加井架高度,提高造价;倘若上弦绳与下天轮相距过大,则会使钢丝绳在主导轮上的围包角减小,同时又使钢丝绳仰角变小,因而恶化了主轴装置的受力状况,甚至不满足落地摩擦提升机的基本要求(≮50°)。另外,还会使占地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取消钢绳牵引胶带输送机胶带拉紧装置的探讨 钢绳牵引胶带输送机是以钢丝绳为牵引构件并承担全部牵引力,胶带只起承载物料或人员的功能。这种输送机在机尾处设有两套拉紧装置:一套是牵引钢丝绳的拉紧装置,其作用是拉紧两条牵引钢丝绳,使其具有足够的初张力,借助于钢绳与驱动轮衬垫之间的摩擦力使之运动,并使钢绳和胶带在两相邻的托绳轮之间的下垂度不超过允许值;另一套为胶带拉紧装置,其作用是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