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一定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它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主,结合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其教育远景。一体化教学对服装专业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现分析服装专业的技能与教学特点,论述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探讨服装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潘鹏羽 《西部皮革》2021,(6):153-154
黑龙江地区的时尚产业发展需要服装专业人才的助力,本土应用型高校有责任为丰富地方时尚产业经济发展输送专业人才。本文以哈尔滨华德学院服装学院为例,积极构建服装专业"工作室一体化"教学模式,从岗位模拟、项目实训及综合创新递层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推进专业课程与实践应用相融合,解决课程内容与就业岗位不匹配、高校与企业人才培养断层现象,从根本上实现为"龙江时尚产业经济链"的发展培养、输送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通过本文研究,也为应用型高校服装专业教学模式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
《北京服装纺织》2007,(7):72-72
第六届大朗织交会以“强化毛织服装产业集群,优化毛织上下游产业链,打造毛织生产研发基地,建设毛织时尚发布中心”为宗旨,并以全面创新和提升为突破点,即“提升活动档次、提升产业档次、提升城市档次”,切实推动展会转型升级。同时,还将努力打造成全球毛织服装、工艺装备、原辅材料最新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4.
《毛纺科技》2016,(3):23-23
近年来,大朗电子商务产业中心致力优化电子商务平台服务,不断创新电子商务发展模式,鼓励毛织电商企业研发品牌,并为电商企业孵化电商人才。2015年,该中心荣获"中国毛织服装电商品牌孵化基地",成为全国十个最佳电商平台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5.
纺织服装产业快速发展,服饰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新形势,对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新要求,服装史论课程作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必修课,承担着提升学生审美修养、激发学生创新设计理念的重要作用,传统史论课程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纺织服装产业对人才的需要,通过教学实践,改变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形式等方法,将"中国服装史"课程与其他专业实践课程有效衔接,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目的,有利于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应用型大学生。  相似文献   

6.
服装行业变化迅速,学校专业课程应与行业产业对接,注重学生在校学习与在岗位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融入行业发展方向、流行趋势和创新意识,切实培养学生的应用技术和创新创业能力。文章致力于探讨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礼仪服饰的开发设计实践,通过对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礼仪服饰心理诉求和设计要求的调查、分析和实地考察,制定设计实践方案,以满足文化艺术表演对服饰个性化、功能化日益增长的需求。为了丰富学校服装专业课程教学资源,进一步推广实践成果应用范围,将课堂实践研究落实到解决服装专业毕业生就业供需矛盾问题上,打造“产教学研创”一体化平台,为社会培养优秀的服装设计高技能人才,扩大学校专业影响力,促进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大朗电子商务产业中心致力优化电子商务平台服务,不断创新电子商务发展模式,鼓励毛织电商企业研发品牌,并为电商企业孵化电商人才。2015年,该中心荣获"中国毛织服装电商品牌孵化基地",成为全国十个最佳电商平台基地之一。1.助力企业顺利开展电子商务2015年,大朗设立2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鼓励本土毛织企业上线"淘工厂",进一步提升大朗毛织线上线下集聚  相似文献   

8.
纺织服装产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产业升级与品牌化发展对服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区域特色及产业发展,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确立以服装工程技术综合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模块化核心专业课程体系,在实践教学中加强与产业的有机结合,探索基于工程技术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作为"世界工厂"的广东东莞,自2008年以来开始升级转型,劳动者结构发生了变化。地方院校应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广东科技学院的服装专业人才培养也应配合东莞虎门女装和童装、大朗毛织和茶山服装产业集群升级转型的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方式,为当地纺织服装产业培养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服装专业教育既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又注重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服装工作室与教学相结合的创新模式能够将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更加有侧重地培养学生。通过对服装工作室与教学相结合教学模式探讨,提出服装教学中服装工作室与教学相结合,创新教学模式,发展与革新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育课程的思路,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研发展与企业、社会创新合作的新模式,促进应用型本科教育服务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并服务于地方的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广东大朗毛织产业也正全力向品质发展跃迁,实现"织"的飞跃。作为大朗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毛织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九届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织交会")上,记者获悉,大朗镇现拥有毛织市场主体1.7万家,服装、纱线、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国内外服装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针对服装专业校企合作中的诸多不足,提出了基于产教融合的服装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服装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在融合服装专业院校与服装企业的资源和需求基础上,主要研究了服装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实施办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产学研合作、开放式评价标准等6个环...  相似文献   

13.
廖潇鸣 《服装设计师》2023,(10):135-138
研究旨在探讨基于产教融合的高校服装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通过整合产业界资源,联合企业开展项目合作,以及引入先进技术和工艺,研究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级专业人才。高校服装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通过这项研究,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产业界与高校之间的紧密合作促进了实践教学与产业需求的结合,有助于培养适应市场的高级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4.
《纺织导报》2016,(3):93-93
为适应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闽江学院自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建立以来,就开始对艺术工学特色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理论探索和培养实践。基于高起点的顶层设计,闽江学院秉承“按发展需要培养、按发展需要建设、按发展需要服务”的先进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将来的就业竞争力、创业原动力为根本出发点,坚持走艺术工学的办学之路,形成了为人才市场需求服务、为产业发展服务、为社会进步服务的办学格局。  相似文献   

15.
2016年惠州学院服装专业在广东省重点建设资金的扶持之下,坚持需求导向,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开设了服装创意工作室、针织创意工作室、绣印创意工作室和服装营销专场等服装专业工作室。工作室以项目式教学为导向,为实现模拟企业工作情境,使学习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这其中工作室一体化教学设计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数字化转型成为纺织服装产业当下和未来发展的关键。在数字化创新育人背景下,虚拟仿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服装专业的教学中。文章重点探究在服装CAD课程中结合服装虚拟仿真软件,从服装CAD课程的培养目标和现状入手,通过开展三维立体服装效果模拟的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以期实现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7.
中原地区因其地域特色,一直承担着中国服装产业历史上及新时期的发展和创新重任。服装产业链条长且完整,具有极大市场潜力和创业空间。高校担负培养服装专业人才重任和协调国家、社会两个层面的纽带作用,为服装专业大学生创业提供更为优惠的创业政策和更为完备的服务支持体系。通过对河南省内设有服装相关专业的代表性高校学生进行创业调查,了解当前服装专业大学生对创业行为、创业教育、创业政策、创业环境的认识与理解,分析创业教育不足,研究出更具地域性和专业特色的创业模型,更好地服务河南地域经济战略定位需求,为高校创业教育改革和政府职能部门制定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鲁迅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学院6年来本科创新创业教学体系改革方法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新时期新文科语境下艺术与科技的跨专业交叉融合,创建新文科创新创业实践体系,服务行业、服务社会,引领人民时尚生活,依托大连中天智博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搭建服务纺织服装全产业链的虚拟仿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以培养数字科技化双创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拥抱整个行业为标杆,全力服务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产业发展和专业教学发展的实际出发,对目前"服装CAD"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教学分段化、内容模块化、实践融合化、资源平台化"的课程教学和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20.
陈丽 《纺织教育》2013,28(2):107-109
分析广西地区纺织服装产业情况,以广西科技大学服装专业为例,探讨搞好服装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若干举措,如在校内采用工作室教学法,校外采用"6+2"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