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工艺、新技术的进步大大改变了油田开发模式,一口油井没有必要确定专门用来采油或注水,在多功能井中,采油和注水可同时进行。这种技术把水留在地下,从而减少了地面水处理量。油、气、水在井筒中按重力不同分层存在,本文讨论的技术──双功能泵系统(DAPS)可在井筒中维持油、气、水的这种状态,使采油和注水在一口井中同时进行,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讨论以下几方面:①Rocky Mountain油田利用井下油水重力分离原理设计并试验了井下油水分离人工举升系统;②程序模拟过程;③提高环境保护水平;④推广应用新技术存在的困难;⑤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针对扶余油田其中的稠油区块相对粘度较大、注水不见效、或注不进水、注水后含水大幅上升些制约开发的瓶颈问题,引进了井下人工地震采油技术。介绍了井下人工地震采油技术的增油机理、下人工地震适用的油藏地质条件,确定人工地震最佳频率为82次/分钟。2008年3月底开始进行人工震采油,7月初结束。累计振动2976h,统计203口可对比井,截止lO月底累计增油1594.5t。从整体看,起震之后日产液平稳、日产油上升、含水下降,有效期较长。  相似文献   

3.
在海上油田开发的20年间,胜利油田相继完善了井下固定式毛细管测压、油水井井下安全控制、分层防砂分压注水、连续管作业、分层注水井测调一体化技术、油水爿光纤四参数测试技术六大浅海采油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4.
《石油化工应用》2016,(6):94-97
胡尖山油田安83区长7致密油水平井自然能量开发递减大、常规注水易见水。近年通过开展注水吞吐采油试验,为探索合理能量补充方式提供一定的思路。本文简要介绍了该区开发现状及吞吐采油的适应性,结合注水吞吐采油原理和步骤,对近年该区水平井开展的笼统注水、井下分注、分段快速吞吐试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根据试验效果提出下步吞吐建议。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国外分层采油技术的发展状况,基于中国油田开发进程、生产需求、技术特点和适应性等条件,梳理了国内分层采油技术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自喷分层配产、机采井找堵水、液压可调层、智能分层采油4个发展阶段,详细介绍了技术原理、施工工艺、技术适应性和优缺点。基于现阶段油田实际生产情况,提出未来分层采油技术的3个发展方向:从油井适用的井下传感器技术、地面和井下双向通讯技术、全生命周期服役能力、水平井适应性等方面提高分层采油技术的实时监测与调整水平;结合数字化人工举升系统构建分层采油技术与管理综合平台;通过分层采油、分层注水规模化应用实现注采一体化,提高注入端和采出端参数匹配调整水平,使得开发调整由"滞后调控"向"实时优化"转变,提高开发效果。图16参39  相似文献   

6.
井下油水分离采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下油水分离采油技术是一项新型技术,它可以解决高含水油田开发过程中油井采出量高、分离工作量大的问题,解决因注水带来的巨大投资和能量损耗,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技术。胜利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院研究的井下水水分离采油工艺技术,通过室内表了油水分离的影响因素及效果;现场试验表明,整套技术在适当条件下具有明显降水、增油、降耗作用,虽然技术上还有难点,但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7.
注水井的注水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水驱油田的开发效果,而注水水平往往与井下工具情况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只有对井下工具的具体状况做到了如指掌,才能促进注水质量的全面提升。本文围绕着大数据分析在采油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展开论述,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减少油井采油过程中产出水的方法及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eac.  BR  贺杰 《国外油田工程》1998,14(6):22-25
人们一直在研究和应用各种减少油井采油过程中产出水的方法,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油田生产的成本与效益。本文介绍了一种减少产出水量的新方法──井下分离法,即在油井中安装一台井下旋流分离器,将分离出的富油流沿采油管路送至地面,富水流直接在井下排入选定的注水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双泵以及双流泵的工作原理,根据不同的需要,还可采取组合装置,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井下油水分离采油技术是一项新型技术 ,它可以解决高含水油田开发过程中 ,油井采出量高、分离工作量大的问题 ,解决因注水带来的巨大投资和能量损耗 ,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技术。胜利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院研究的井下油水分离采油工艺技术 ,通过室内实验 ,初步摸清了油水分离的影响因素及效果 ;现场试验表明 ,整套技术在适当条件下具有明显降水、增油、降耗的作用。虽然技术上还有难点 ,但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0.
井下油水分离采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油井因含水过高而造成的水处理费用增加、管线泵站腐蚀严重和油井经济效益过低或根本无效益而导致的过早关停问题,进行了井下油水分离采油技术研究。运用水力旋流分离技术,通过井下抽油注水双作用泵,在抽油机上行程将分离出的原油抽出,下行程将分离出的水注入地层,可在同一油井内有效地完成采油、油水分离和产出水回注,从而降低油井产液量及采出水量,改善了抽油机运行工况,节约了水处理费用。临盘油田大芦家区块L2-51井的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对应油井含水率持续下降3个多百分点,油井产液量下降10~15t/d,见到了明显的降水效果。井下油水分离采油技术可作为高含水油井井组采油注水的有效措施,在高含水油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超低渗油藏的注水开发存在如常规分注工艺配套费用高、人工作业复杂、分注合格率下降快且无法长期监测分层动态数据等问题,为此提出了智能注水全过程监控技术。该技术包括井下自动控制配水器、地面传输控制一体化装置及远程监控系统,应用流体波码技术及井下流量智能调节理论,实现了井下分层流量自动测试、自动调节,动态数据长期测试及存储,地面与井下远程无线数据传输,油田数字化系统实时监控等功能。2016年超低渗典型区块开展20口井现场试验,分注合格率95%。智能注水监控技术实现了精细配水,有效控制单层突进,减少无效水循,并真实掌握油藏开发动态过程,为实现油藏高效注水开发奠定了工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海上油田同井注采技术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海上油田开发生产中出现的油田注水水源不足,采油井多层系开发调整要求分层段、分阶段转注及采油井伴生气回注等技术问题,开发了同井采注工艺技术。将有水层注水井的水层打开提供水源,同时保持原注水井正常注水,与平行双管相比,单管大排量同井采水注水技术使同井采水量从800 m3/d提高到2 500 m3/d;对不同目标层位可分别进行采出或注入,即同井采油注气或同井采油注水,相当于把原来的1口井变成2口井使用,提高了单井利用率,实现了一定范围的井网优化。该技术在渤海湾SZ36-1J、Z9-3、LD10-1等油田成功应用8口井,已成为老油田稳产增产的重要技术手段,为新开发油田生产完井开辟了一个新的完井模式。  相似文献   

13.
低渗透油藏分层注水合格率受压力波动等因素影响下降快,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井下小体积水嘴自调节机构,将其集成于桥式同心井下恒流分层配水器,以缓解压力波动导致的分层注水量不稳定问题。基于伯努利方程,在理论分析及室内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水嘴自调节机构,以达到井下小流量分层恒流注水目的。室内试验可知,自调节机构可在注入压力0.2~1.5 MPa范围内实现调节。采用水嘴自调节机构形成的桥式同心井下恒流分层注水技术,已在长庆油田低渗透油藏应用40余井次,实现了注入压力上升1.5 MPa以内不需人工干预、自动调节分层注水量至配注合格。长庆油田现场应用表明,桥式同心井下恒流分层注水技术可将6个月后分层注水合格率由常规分层注水的43.4%提高至75.0%,可将测调频次由常规分层注水的4次/年优化为2次/年,并延长分层注井测调周期,单井作业费用降低2.6万元/年。桥式同心井下恒流分层注水技术,为低渗透油藏精细注水开发提供了更高效的分层注水手段。  相似文献   

14.
辽河油田海外河油田为注水开发的稠油区块,由于油井油稠、出砂制约了油田开发水平,为此进行了螺杆泵排砂技术研究和现场试验,试验和应用实践表明,螺杆泵采油技术在海外河油田已成为一项成熟的采油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死油探测是油田注水中后期和强化采油期间决定是否应用下一步工艺技术的关键步骤,当从技术的角度确定是否继续注水或堵塞漏失层以解决高水浸问题时,必须清楚项目的总体经济状况,它决定了大多数方案的采用与否,不仅仅是考虑技术上的适用性.运用本文阐述的死油带探测工艺,通过应用喇曼光谱学可以精确地找到油藏中死油带或漏失层,这些层位的数量和深度可用于进一步设计注水或强化采油方案.由于可以使用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油藏很少,且没有商业方面的佐证,本文侧重于应用同样的工艺来直接探测石油,作为设计强化采油工艺的一个经济的辅助手段.该技术适用于各种井下条件和区域,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具有商业应用价值的首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油田注水后期开发状况以及提高采油率的概念,阐述了一些列提高采油率的方法,重点探讨了微生物技术的作用,提高油田注水开发后期的采油率和工作效率,推动油田产能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黄云  刘清友  赵华  夏逢军  孙建强 《钻采工艺》2012,35(5):80-82,12
油井管柱在各大油田被广泛的应用于试井、压裂酸化、注水、采油等井下作业,它是油井作业、生产的主要承载和动力传递构件。在大位移、大斜度井中,油井管柱力学行为的研究已成为油气田勘探、开发和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三维弯曲井眼的几何描述,运用最小势能原理建立了三维弯曲井眼管柱的力学模型,为进一步分析压裂酸化、注水、测试等井下管柱及井下工具提供理论依据,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分析了深井泵采油方法对注水开发砂岩油田稳产可靠性的影响。文中结合我国砂岩油田注水开发后必须保持稳产的要求,分析了深井泵采油的技术能力及其适应性,以及适时地改换采油方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正>国家科技部日前在大庆油田召开863计划项目———"采油井筒控制工程关键技术与装备"课题技术验收会。专家组认为,项目研发的技术与装备具有较强创新性,全面完成了研究计划,研究成果应用实效显著,在缓解层间矛盾、控制含水上升和降低生产能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牵头承担的"采油井筒控制工程关键技术与装备"是国家863资源领域首个采油工程主题项目,包含智能分层注水技术与装备、智能分层采油技术与装备、井下  相似文献   

20.
《石油机械》2017,(11):84-89
塔里木盆地塔中油田部分油井生产气油比高,为了实现原油的充分开发,设计了一种气举采油及注水一体化管柱。管柱设计时考虑了该区油藏高温高压及含硫的特性,管柱在常规注水管柱上安装气举阀及相关配套工具,在注水替油后可实现不动管柱进行气举生产,并且可在油层发生堵塞的情况下进行酸化作业,同时分析了一体化管柱及封隔器在气举采油、注水替油以及采取增产措施时的受力情况。现场应用中,该管柱能够成功实现不动管柱完成酸化解堵、注水替油及气举采油等工艺,并且注水替油过程中井口最大压力达18.8 MPa,实现了井口注入压力的提高,并且各种工艺过程中均未出现管柱窜漏现象,这表明设计的新型气举采油注水一体化管柱结构合理且可靠,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该管柱的研制实现了注水、酸化工艺与气举技术的结合,在不动管柱的情况下可实现注水、酸化和气举采油3项功能,为设计者在复杂工艺设计、相关管柱的受力分析以及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