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技术市场     
技术市场便携式砂带机砂带磨削以其加工效率高、成本低、加工质量好、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在发达国家中迅速发展,应用极广。目前,发达国家中砂带磨削和砂轮磨削所创产值相同。砂带磨削在我国发展缓慢,其主要原因是砂带磨削设备跟不上使用要求,目前主要依赖进口(全是...  相似文献   

2.
针对锆刚玉磨料砂带和近α钛合金工件材料的特点,通过三维体式显微镜对锆刚玉磨料砂带干式磨削近α钛合金时的磨粒磨损面积、磨粒高度、磨损量和金属去除量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分散光谱扫描对磨粒磨损形态进行研究;并分析不同磨粒磨损阶段对磨削工件表面的影响。研究表明:磨粒磨损形态有脱落,磨耗和破碎,主要以磨耗磨损为主;砂带线速度vs、进给速度vw和磨削深度ap增大均使砂带磨粒磨损加剧。在低切削速度、低进给量、低切削深度下锆刚玉磨料砂带加工钛合金时的切削加工性最好,因此锆刚玉磨料砂带适用于钛合金的干式磨削加工。  相似文献   

3.
砂带磨削是提高自由曲面工件型面精度和表面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目前自由曲面砂带磨削加工在效率和精度方面存在不足,基于砂带磨削加工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加工精度控制的自由曲面砂带磨削加工的轨迹规划方法。首先,对实现无曲率干涉的接触轮半径及满足加工允差的接触轮宽度进行了公式推导,结合轮与曲面上加工点主曲率关系,通过双倍体的遗传算法优选出满足自由曲面要求的加工允差,并获取无曲率干涉加工需求的接触轮尺寸参数。然后,基于加工点的主曲率方向实现加工轨迹的自适应宽行距规划,同时采用柔顺处理算法对其点导动规划过程中当曲面存在扭曲时的磨头潜在的大幅往复摆动运动进行了柔顺处理,获得了行距稳定且满足加工时接触轮在磨削点处始终与自由曲面达到最佳贴合效果的磨削轨迹。最后,应用该方法对某航空发动机叶片型面进行轨迹规划,并在数控砂带磨床上进行了加工验证。结果表明:规划的磨削加工轨迹能够使得叶片轮廓截面精度较好地满足加工要求,提高了叶片型面的表面质量和精度,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提出的轨迹规划方法可科学合理地控制曲面预期加工允差,解决了在自由曲面砂带磨削过程中因接触轮尺寸参数选择不当而引起的局部干涉的计算难题,能够有效提高砂带磨削加工的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4.
砂带恒压磨削的有限元热学模型及实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恒压砂带磨削的磨削温度与磨削参数之间的关系,改善磨削加工工艺,提高磨削质量,从磨削接触区域的弹性接触分析入手,研究了恒压砂带磨削区域上热源分布规律,建立了恒压砂带磨削的有限元热学模型,分析了磨削过程中的热现象,并进行了磨削温度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磨削热大部分集中于中间较宽的接触区域,单点磨削温度前期升温速度较快,而后期阶段降温速度则较为缓慢,磨削区面积较大时,磨削热分布较为平均。恒压砂带磨削实验采用热电偶露头埋设和浅埋设2种测温方式,分别测量了磨削区表面磨削温度和表层磨削温度,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基本吻合,因此,所建立的恒压砂带磨削的有限元热学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利用六关节轴机器人抓取砂带磨削工具,对船舶锚链进行磨削工艺参数的研究.采用正交试验分析砂带速度、机器人的进给速度、磨削深度各磨削参数对锚链磨削过程中的影响,通过直观分析法选取最优的生产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正交试验对机器人砂带磨削参数进行分析研究,能够有效提高工件表面质量以及延长砂带寿命.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厂的自动化程度,对今后机器人砂带磨削参数优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讨论砂带磨削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 方法 通过分析砂带磨削机理、特点以及国内外砂带磨削的发展状况, 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结果 应加强砂带磨削技术的开发、研究与应用. 结论 砂带磨削技术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砂带磨削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讨论砂带磨砂技术在国内外发展。方法 通过分析砂带磨削机理,特点以及国内外砂带磨削的发展状况,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结果 应加强砂带磨削技术的开发、研究与应用。结论 砂带磨削技术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砂带磨削在普通车床上的应用 .方法 根据砂带磨削的原理、特点 ,设计了砂带磨削装置 ,并通过试验证明了其工艺效果 .结果 在车床上采用砂带磨削装置对细长轴零件进行精加工 ,能有效地降低表面粗糙度 ,提高加工精度 .结论 该工艺为机床的改造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速超高速磨削加工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综述了高速超高速磨削加工技术的起源,概述了德国、美国以及日本等国的发展历程和目前的现状,并分析了国内近年来高速超高速磨削的发展。介绍了高速超高速磨削的机理,简单总结了高速超高速磨削的优越性和特点。高速超高速磨削是提高磨削效率、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和提高零件加工质量的先进加工技术。高速超高速磨削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阐述了高速超高速磨削目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砂带磨削的主要特点和磨削合金钢薄板的情况.探讨了砂带磨削机理和工艺因素的分析及选择.文中运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各工艺因素对砂带寿命和对加工质量的影响,并找出了较佳的工艺水平组合.还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影响砂带寿命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磁性材料在新技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许多磁性材料工件需要磨削加工,这就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在磁性材料工件的磨削加工中,既存在着普通磨削的普遍规律,又具有其特殊规律。下面针对其特殊性作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砂带磨削技术的发展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砂带磨削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制造技术,本文阐述了砂带磨削的机理,特点与关键技术,介绍了该技术在适宜在我国许多行业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磨削表面烧伤是磨削过程的瞬时高温使工件金属表面产生一层很薄的氧化层,它会影响工件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以WY125摩托车发动机凸轮轴磨削加工时凸轮表面产生烧伤现象为实例,分析凸轮表面磨削烧伤产生的原因,并从减少磨削热产生和加速磨削热传出两个方面介绍了消除磨削表面烧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砂带磨削在普通车床上的应用。方法 根据砂带磨削的原理、特点,设计了砂带磨削装置,并通过试验证明了其工艺效果。结果 在车床上采用砂带磨削装置对细长轴零什进行精加工,能有效地降低表面粗糙度,提高加工精度。结论该工艺为机床所改造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五星椅座良好的砂带磨削效果,对六关节轴机器人抓取五星椅座在砂带磨削机上打磨时的磨削深度、砂带线速度以及工件速度等工艺参数进行研究。通过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得到各磨削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和磨除率的影响规律及磨削工艺参数优选方案。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建立表面粗糙度和磨除率的数学模型。与试验测量值相比,模型计算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8.7%,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精度良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砂带磨削的特点和国内外砂带磨削发展的动向。砂带磨削比车削、铣削和砂轮磨削的生产率高,机床功率利用率高,经济效果显著。并介绍了砂带磨削的基本类型及实例。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精密加工问题,研究了磨削加工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表面形貌的形成机制.使用金刚石砂轮在干式和湿式两种磨削条件下对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进行磨削实验研究,通过表面粗糙度仪对表面粗糙度进行测量,运用扫描电镜对磨削加工的表面形貌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磨削表面的主要缺陷为SiC颗粒拔出、破碎、压入和Al基体的涂敷等,SiC颗粒的破碎和脱落是磨削加工该材料表面形成的主要机制.两种磨削条件下工件进给速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比磨削深度更显著,湿式磨削无论是在工件已加工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还是表面粗糙度上都好于干式磨削.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外圆精加工的新途径,采用在线电解修整(electrolytic in-process dressing,ELID)精密镜面磨削技术,对外圆进行ELID精密超精密磨削实验.鉴于许多典型难加工材料的平面精密加工和高效加工是通过ELID精密镜面磨削技术解决的,通过改装机床工艺设备、优化工艺参数,得到当砂轮线速度为20 m/s、磨削深度为10μm、电极间隙为0.3 mm、电压为10 V、电流为1 A、占空比为2/3时,已加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0.025μm,外圆磨削状态最佳,加工工件的表面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19.
微量润滑磨削加工技术是一种新型环保高效率的加工技术,具有所需磨削液量少、磨削力小等特点,而且有利于刀具的保养,能够有效提高工件质量。但是,微量润滑磨削加工技术高压气流的冷却性能十分有限,无法满足磨削区亟须降温的需求,而传统浇注式冷却技术通过使用大量磨削液可满足这一需求。综述了微量润滑磨削加工技术的研究背景、发展现状和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微量润滑磨削加工技术的特性和原理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CAD/CAM软件中无法实现数控砂带磨削轨迹的问题,利用已经广泛使用的CAD/CAM软件中的汽轮机叶片铣削轨迹转化为数控砂带磨削轨迹.介绍了从数学模型建立,到铣削轨迹、磨削轨迹的研究过程,通过相关分析、计算、参数设置以及步距调整、刀具中心调整等,详细阐述了数控砂带磨削轨迹的生成.结果表明,该研究为数控砂带磨削仿真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