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产生和培养条件,同时讨论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反应条件,反应机理和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污水的排放量也日渐增加。污水处理方法很多,微生物絮凝剂由于具有活性高、易生物降解、安全无害、无污染等特点倍受关注。文章通过微生物絮凝剂的作用机理,简单分析了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综述了微生物絮弹簧剂的研究发展、絮凝的机理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并预示了今后微生物絮凝剂领域的研究将出现的几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絮凝剂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0,自引:4,他引:46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能产高效絮凝剂的硅酸盐芽孢杆菌,该菌产生的絮凝剂MBFA9具有用量少、絮凝效果好等特点。在5000mg/L的高岭土悬浮液中使用该絮凝剂,絮凝率高达99.6%,絮凝剂(培养液)用量仅为0.1mL/L,约为一般生物絮凝剂用量的1/10-1/200,提纯分析发现絮凝剂MBFA9由含有糖醛酸、中性糖和氨基糖的多糖构成。动物急毒性试验表明该始凝剂无急毒反应。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絮凝剂用于废水处理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海波 《山西建筑》2011,37(11):127-128
论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絮凝机理、影响因素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具体应用,讨论了微生物絮凝荆在目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的开发   总被引:89,自引:10,他引:89  
首次提出了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这一概念,即采用廉价底物经过多株菌混合发酵后制得的微生物絮凝剂。发酵过程中采用的菌种取自活性污泥和土壤,分离筛选出的4株絮凝率较高的菌株经鉴定均为芽孢杆菌属。把其中任意两株混合培养之后,发现F2和F6发酵液的絮凝率较原来的单株菌均有提高,因此这两株菌成为后续发酵的主要菌种。通过摇床试验确定了制取该絮凝剂的发酵条件,并就其对源水的处理效果作了测定。  相似文献   

7.
利用脱水污泥制备微生物絮凝剂及其絮凝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为原料,通过超声波破碎、丙酮沉淀及冷冻干燥得到了微生物絮凝剂JT06,同时对该絮凝剂的制备条件及絮凝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制备条件为:污泥浓度为100g/L,破碎时间为15min,以2倍体积的丙酮提取。该絮凝剂在pH值为1~4时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活性较强,没有金属阳离子的助凝作用仍可取得较高的絮凝率;当pH〉4时,不同的金属阳离子具有不同的助凝作用。絮凝体系中的CaCl2溶液浓度与絮凝剂投加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CaCl2溶液的浓度越高则絮凝剂的最适投加量越大。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生物絮凝剂因其高效的絮凝效果和安全无毒的特性,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发的热点之一。综述了产絮微生物种类及代谢途径、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研究现状、微生物絮凝剂的发酵生产以及微生物絮凝剂在水污染控制方面的应用,并对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的特点、发酵工艺、应用前景及其安全性评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目前微生物絮凝剂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微生物絮凝剂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絮凝剂(MBF)的絮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特点和优点以及开发研究微生物絮凝剂的必要性,并逐一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的产生茵、种类和微观结构、化学本质、絮凝机理以及在水处理中行业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筛选出了3株絮凝活性很高的菌种(JSP-18、JSP-26、WU-16),所产絮凝剂在适宜条件下对高岭土悬浊液的混凝率>95%;对城市生活污水的浊度去除率分别为74.4%、75.3%、71.0%,分别采用80%(体积比)的JSP-18、JSP-26、WU-16的培养液与20%(体积比)的J-25菌液联合处理某石化厂废水,其除浊率>90%,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70.0%、44.0%、23.0%.  相似文献   

11.
高效微生物絮凝剂用于污泥脱水及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TJ-1,经16S rDNA相似性分析鉴定为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将TJ-1在优化培养条件下所产絮凝剂(MBF)用于污泥脱水,并与PAM、PAC进行了脱水效果对比。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该微生物絮凝剂用于污泥脱水的最佳条件是:pH=6.5,1%的CaCl2投加量为4%(体积分数),MBF的投加量为6%(体积分数);在此条件下污泥脱水率可达82%,比单独投加PAC和PAM的脱水效果好。同时,还研究了该微生物絮凝剂在最佳条件下的污泥脱水动力学,并得到了脱水动力学经验方程。  相似文献   

12.
采用常规稀释法和划线纯培养法,从三个污泥样中分离出194株细菌,经过初筛和复筛获得14株产高效MBF的菌种。它们所产MBF对所选四种废水均有一定的处理效果。在对各菌株进行絮凝活性的遗传稳定性检验后,得到I-41菌株,其为小细杆状,革兰氏染色阳性的兼性厌氧菌。伴随试验过程获得了产MBF的菌株筛选模式图。  相似文献   

13.
PQ-AR污泥脱水絮凝剂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虾蟹壳和累托石为主要原料,通过对其进行改性制成水溶性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PQ)和改性累托石(AR),将两种絮凝剂复合制备成一种新型环保污泥脱水絮凝剂,考察了该絮凝剂的配比、投量及沉降时间对污泥脱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Q与AR的质量比为1:6的条件下将复合絮凝剂配成1%的液体,其最佳投量为1mL/L,最佳沉降时间为20min;在最优参数下,该絮凝剂对污泥的脱水率达68%;与传统絮凝剂聚丙烯酰胺相比,污泥脱水率提高了5.47%,污泥沉降时间缩短了33.33%,吨污泥单耗絮凝剂成本下降了4%,且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4.
混合菌利用制酒废水产生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成都某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了2株絮凝剂产生茵,初步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膜璞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ifaciens).利用制酒废水替代成本较高的传统培养基对这两株菌的混合菌(HXJ-1)的最佳产絮条件和絮凝剂的最佳絮凝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出了HXJ-1的最佳产絮务件:废水COD为12 000 mg/L,C/N值为20:1,相对接种量为10%(体积分数,菌体浓度为1×108个/L),初始pH值为3.6(制酒废水自然pH),摇床转速为120r/min,培养温度为30℃.在此条件下,发酵24 h所产生的絮凝剂XJBF-1)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平均为89.50%.以浓度为l g/L的高岭土悬浊液(93 mL)为试验对象,得出了XJBF-1的最佳絮凝条件,即:絮凝体系的pH值为7;絮凝剂用量为2 mL;以l%的CaCl2为助凝剂,其投量为5mL.  相似文献   

15.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36株菌株,培养、筛选得到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9株,其中有一株絮凝活性较高,命名为B-8,同时考察了培养时间、温度、pH和碳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时间72h,最佳温度为37℃, pH为7.0,葡萄糖为最佳碳源时,该微生物所产生的絮凝剂的絮凝效果最好,絮凝率可达95.75%。  相似文献   

16.
采用碱化法,在引入PO34-制备聚合磷硫酸铁的过程中加入改性凹凸棒,制备出新型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磷硫酸铁-凹凸棒(APPFS),并运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等仪器对APPFS进行表征,同时通过处理黄河水来考察其絮凝性能。结果表明:当APPFS的盐基度为0.3、P/Fe为0.05、投加量为4 mg/L、原水pH值为8左右时,APPFS的絮凝性能最佳,除浊率达到98.93%,且其絮凝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絮凝剂PAC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