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东北老工业区既有住区建筑及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建筑现状的分析研究,探求在东北地区严寒的气候条件下运用生态策略对既有建筑进行改造的可能性,在改造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地域特征、气候条件、建筑风格以及使用需求等,在此基础上,从住宅平面布局、围护结构构造、设备系统、绿色建材、废弃物处理及太阳能利用等多方面多角度,提出适于东北老工业区条件的住宅生态化改造策略,以期探讨老工业区既有建筑的生态化改造途径,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3.
战后形成的nLDK型制,业已成业种定式,特点是以起居室为中心分离,夫妇与子女就寝分离。战后50年,在住宅设计方面,日本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理论与作品,如50年的“新日本调”、“日本风”等等,试图冲破“床之间”、“玄关”等传统的和式空间形式。  相似文献   

4.
5.
刘方 《门窗》2012,(7):255
本文就如何在细节设计方面为老年人着想,体现周到的人文关怀,是在做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有的时候—细节决定成败。文章对老年人居住建筑中的细节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6.
《门窗》2017,(6)
东天街历史地段为伪满洲国时期规划设计建造的饱含老长春历史特色的居民区,建筑设计汲取"满铁附属地"时期住宅建设实践几十年的累积经验,并结合当时的实际需求建造而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些地段中的存留建筑物已被城市现代化的多、高层住宅小区包围,并且大部分建筑因年久失修已成危房,部分已转为垃圾堆放场。通过对地段内居住建筑现存实例及相关史料记载的研究分析,指出建筑所折射出的城市发展历程及相关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类型学的论述,简单介绍建筑类型学在居住建筑中如何体现与运用,接着以菊儿胡同为例阐述上述观点,最后阐述类型学如何指导我国的建筑运动,并提出建筑设计应整体地体现五点交织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金俊  李晓雪 《华中建筑》2009,27(12):74-76
该文通过对城市传统社区居住建筑形态的研究,提出了城市历史地段居住建筑规划设计的方法,即复原梳理、插入缝合、有机再生,并针对旧城保护与更新的课题提出了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潘卉 《山西建筑》2012,38(26):21-22,173
对美国老年居住建筑模式进行了研究,着重介绍了美国老年护理居住建筑、援助式居住机构、老年独立居住住宅三种有代表性的老年居住建筑,并分析其设计特点和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老年人建筑体系的建设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0.
老龄化无疑是全球重大的社会问题之一,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这既是建筑师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时代赋予当令建筑师的历史使命。本文将以社会化养老居住建筑居住环境及舒适性做以下讨论。  相似文献   

11.
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然而以往纯粹发展工业、不顾开发区整体布局进行盲目建设、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仍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开发区的城市形象和发展潜力。应以“整合与提升”的总体发展策略为出发点,通过对产业的重新布局和对功能结构的重新调整,整合现有经济、区域、环境、空间与文化资源,提升整体建设水平和城市品质,推动开发区由工业园向新城区转型。  相似文献   

12.
哈尔滨"一五"时期建设的工人新村具有显著的历史及文化特征,随着社会发展的转型,经过几十年岁月洗礼的工人新村已呈现出破败的景象,面临全面更新的社会需求。本文在调研哈尔滨工人新村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在更新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尝试提出适当的更新发展目标及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融会了生态学、植物学、建筑学、园林学、景观学等多方面理论,围绕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征,以定量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尝试运用绿化策略改善城市住区环境,为绿色建筑创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陈莉  徐苏宁  谢略 《华中建筑》2011,29(2):134-137
人口的迁徙聚居形成城市.近代东北地区人口大量流动,人的聚居使得东北地区迅速实现城市化,城市形态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该文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从中国传统的居住形式转向现代居住形式的过程中,居住模式变化对传统城市道路结构、空间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城市主义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住区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臻  郑宙青 《华中建筑》2005,23(Z1):10-14
新城市主义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该文试图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方法,以及新城市主义对中国城市化建设的指导意义,并以浙江金华市金东新区居住新区设计为例,介绍了新城市主义方法在中国城镇居住区规划中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东北汉族传统民居形态的分析和特征整理,从民居建造的材料选择、房屋的结构形态以及空间布局特征三方面入手,阐述其中适应当地气候、地理特征的生态化营造方法,为民居营建的生态化技术改进以及乡土景观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参照。  相似文献   

17.
介绍牡丹江铁路分局节能住宅楼外墙采用在240mm厚粘土砖墙面上粘贴50mm厚聚苯板、再粘1.5mm丝网面层、最后刷涂层的外保温围护结构形式的施工方法、构造特点、经济指标及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面临的城市化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却相对落后,严重地阻滞了其城市化进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特殊区情,决定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要面临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大中城市老工业区旧城改造、产业集群和大都市空间重组、乡村城镇化、城市生态环境整治五大城市化瓶颈.文章在较全面地分析了五大瓶颈后,提出了突破五大瓶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部地区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生长点,是我国未来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载体空间。产业集聚区作为中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与空间载体,其规划与发展的前瞻性、弹性控制以及地域性等方面显得尤其重要。论文结合设计实践工作,以中部平原地区的方城县为例,试图就产业集聚区的弹性规划以及规划的地域特征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具体在产业集聚区与核心城市区的区位关系协调、产业区的规划定位、产业区的道路系统、用地结构、产业分区等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20.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found a national statistical system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 sector of China, so as to look into the actuality of residenti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o provide data support for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work in China. The frame of a national statistical system of residential energy consumption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current status of the climate, social and historic condition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five architecture climate divisions in China. The statistical index system of residential energy consumption is constituted which refers to housing unit characteristics, household characteristics, possession and utilization of energy consuming equipment, and residential energy consumption quantities. This index system suits for all the different utilization structures of residential energy consumption in different architecture climate divisions. On this base, a complete set of statistical reports is worked out to measur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cities, provinces and the country stage by stage. Finally the statistical method above is applied to measure residential energy consumption by case studies, in order to valid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method. Th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covers the first step of the elaboration of the statistical method to investigate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 and more work will be done in future to further impel national statistics of residential energy 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