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进良 《移动通信》2001,25(11):9-12
采用日本PHS数字无绳电话系统的“小灵通”即无线市话是近年来中国电信争夺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市场的武器,并将它看成重返移动领域的重要步骤,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受到众多的限制和非议。最近,有消息传来电信拆分方案即将出台,这使得小灵通的前景更加不明朗。但无论如何无线市话虽不是主流移动通信系统,但它在国内还有相当一部分市场,是否应将其发展壮大还应有待市场来决定。本期刊登的《采用GSM1800作无线市话的探讨》一文建议根据市场需要,开放GSM1800为“无线市话”新业务,这样在技术体制上又给无线市话业务探索了一条途径。另一篇文章《关于移动市话“小灵通”业务的探讨》,也对无线市话业务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小灵通业务的发展思路和办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索胜建 《移动通信》2003,27(12):48-50
1 移动通信价格战的不良影响自1999年国内电信、移动分营引入竞争机制以来,电信经营主体在电信运营市场中已形成“5+1”的竞争格局。而目前移动通信市场上的竞争尤为激烈:移动的GSM、联通的GSM和CDMA、电信和网通的小灵通,几者之间相互竞争,价格战狼烟四起。从广东电信推出的“游子归家”开始,各城市移动通信资费不断下降,各种各样的套餐、本地通轮番出台。如长春移动推出了0.2元/分的本地通,重庆移动推出主叫0.2元/分、被叫0.1元/分的大灵通卡,天津联通推出了市话0.15元/分的本地通。价格战的范围甚至于波及到长话和异地漫游通话费,…  相似文献   

3.
蜂窝移动的高资费及双向收费不能解决本地通信量大、通话次数多、但只要求在本地移动的甩户。这就形成了细分用户市场的空缺,而“小灵通”正是填补了这个空缺。专家认为,“小灵通”只要有六年以上的生存周期,就可以比较容易的退出市场,使用户自然转移。“小灵通”发展的初期,会对移动的低端市场有冲击,中端市场的话务量有分流。但它的市场很快就会饱和,之后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了。“小灵通”只有坚持细分市场,并有节制地适度发展规模,才能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4.
曹月增 《世界电信》1995,8(4):46-48
蜂窝移动通信是电信领域一个最早引入竞争的活跃的市场。本文介绍了6个工业化国家的蜂窝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模式,探讨了这一领域的竞争规则。  相似文献   

5.
吴喆 《移动通信》2004,28(11):64-65
2004年,中国电信市场的竞争进入了史无前例的焦灼期,移动通信市场双寡头的降价拼杀使双方的竞争成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小灵通分流话务量的同时,也分切走了移动、联通的收入奶酪;即将出台的《电信法》让人们看到了政府放开电信市场的态度,但204号文件的出台又让人觉得国家管制风雨欲来;3G牌照发放的时间表一拖再拖进一步表明了中国政府力推TD-SCDMA的决心;  相似文献   

6.
苗福生 《通信世界》2003,(15):28-28
近两年来,随着“小灵通”在全国各地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市场除了移动、联通以外,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竞争对手。面对“小灵通”的发展.移动运营商纷纷采取各种各样的对策,以保住自己的市场用户份额。那么,移动运营商有无必要对“小灵通”的发展“草木皆兵”?有无必要采取各种降价手段以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保住其市场的用户份额,是否就保住了其市场收入?本对此进行了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7.
近期以来,随着当初监管部门两年承诺期的到来和“小灵通”以星火燎原之势迅猛发展,要求移动资费“双改单”的呼声骤然增多。从主观上讲,笔者也倾向于立即实行“双改单”,但如果对目前的电信市场进行理性客观地分析,就不难发现,当前实行单向收费的时机并不成熟。首先,当前实行单向收费不利于移动通信市场的公平竞争。目前我国移动市场只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运营商,虽然现在中国移动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并且拥有主要的高端用户,但在市场竞争中,联通得到了不对称政策的支持,在费率上明显低于移动,这使联通在争夺用户,尤其是低端用户上占据…  相似文献   

8.
蜂窝移动的高资费及双向收费不能解决本地通信量大、通话次数多、但只要求在本地移动的用户,这就形成了细分用户市场的空缺,而“小灵通”正是填补了这个空缺。 专家认为,“小灵通”只要有六年以上的生存周期,就可以比较容易的退出市场,使用户自然转移。 “小灵通”发展的初期,会对移动的低端市场有冲击,中端市场的话务量有分流。但它的市场很快就会饱和,之后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了。。 “小灵通”只有坚持细分市场,并有节制地适度发展规模,才能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9.
曾勇 《通讯世界》2003,9(7):63-64
2003年初在南京、昆明、石家庄等大中城市,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的“小灵通”业务以单向收费方式低价冲击本地移动通信市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被迫将移动通信资费标准降至原来的四分之一水平以应对竞争。在石家庄市,中国联通CDMA业务将价格降至主叫一分钟0.1元、被叫1元包月的水平。就在上述城市新一轮降价竞争愈演愈烈之时,一些省市电信主管部门紧急叫停本地市场上的单向收费,要求竞争各方重新调整移动资费。为此,4月8日周其仁教授在《中国青年报》上《为何唯独主管部门反对降价》一文中对当前电信主管部门的态度提出质疑。他表示:低价不…  相似文献   

10.
回想小灵通在浙江余杭出世以来,一直游走在市场的夹缝下。谁也没能料想到昔日遮遮掩掩的散兵游勇,今天能成为如此风风光光的正规军扛起了中国电信的无线大梁,成为中国电信与移动联通较量的杀手锏,成为中国电信进入移动通信业务的一个楔子。究竟这个被戏称为“程咬金”的小灵通有什么能耐引发移动通信市场利益格局的新调整呢?让我们拔开云雾先从小灵通的技术特点说起吧。  相似文献   

11.
康柏 《电子科技》2002,(17):50-50
我们不能说目前没有漫游能力的系统就不能称其为移动通信,只是其服务层次的对象不同而已。可以说,中国电信这几年对电信领域的全面引入竞争,落差最大,感触最深。1997年之前,中国电信是国内的头号老大,也是惟一的老大。1997年之后,中国联通成立,让电信首次体验到“床榻之侧他人酣睡”的滋味,国内运营市场开始有了竞争现象。1999年,中国电信的移动部分被“活生生”剥离出来,又成了自己的竞争对手。2001年中国电信再次被“切”,南北兄弟又一次“同室操戈”。原中国电信是国内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在国内几个运营商中,业务总量第一,…  相似文献   

12.
从应用范围、实施情况、资费标准、通信优缺点等方面对“小灵通”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从竞争有效性、市场份额的抢占、VCD和DVD之争的启示与战略意义等方面阐述了应重视“小灵通”对移动通信的影响作用,最后提出了移动通信就对“小灵通”所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八年前,中国电信在浙江余杭市开通了我国第一张小灵通(PHS)试验网,从此小灵通开始了飘忽不定的中国历程,直到2003年,政策才对小灵通的发展全面解禁,但非市场的因素并未阻碍其快速发展。据统计,到2003年底,国内小灵通用户数突破2500万,2004年年底达到6500万,2005年预计将超过1亿。国内的主要电信运营商几乎不约而同的把移动通信市场划分为三类:20%的对价格不敏感的高端用户,50%的对价格敏感的大众用户和30%的低消费能力的低端用户。高端用户被中国移动以全球通品牌牢牢的抓住,而其他用户成为小灵通和移动运营商中低端服务品牌争夺的对象。鉴于本地业务占整个移动通信业务总量的80%以上,中低端用户本地通信贡献更是占到其ARPU值的90%以上,运  相似文献   

14.
王勇  张斌 《现代传输》2023,(6):22-24
<正>1.通信行业高速发展现状中国的通信行业自从1999年移动电信分离开始,通信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2013年工信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颁发了“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TD-LTE)”经营许可。同时,取消了对中国移动固网业务的经营限制,中国移动开始进军固定宽带市场。2016年5月工信部正式向中国广电颁发了《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允许中国广电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互联网数据传送业务、通信设施服务业务。自此,通信行业脱离了最初的移动专攻移动通信、电信专攻固话通信的形态,形成了移动、电信、联通、广电几大公司竞争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地方新闻     
《通信世界》2003,(41):10-10
广西持续进行电信终端产品市场整治,北京移动推出“商e行”,郝鹏要求西藏管局:加强自我发展加强行业监管,成都电信小灵通用户超过100万。  相似文献   

16.
对于近6000万小灵通用户而言,从9月27日开始,好日子就到了。在信息产业部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小灵通用户从此不仅能享受低话费的小移动服务,同时还能够互发短信了。也就是说,小灵通已经有了超越小移动的翅膀,使信息及时与各地朋友们分享,这应是我国固网运营商电信市场走向联盟的一大进步,更是对移动运营商短信市场的有力挑战。看,小灵通不能漫游,可照样能发短信。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记者张南)3月5日上午,应新浪科技频道之邀,本刊社长、总编项立刚及北邮教授阚凯力作客该网站嘉宾聊天室,就小灵通、普遍服务等人们关心的问题回答了网友们的提问,并对目前国内电信市场的竞争态势发表了各自的看法。针对网友们关心的小灵通在中国的前途问题,阚凯力言辞十分激烈,他说,小灵通技术落后,价格是其唯一优势,小灵通的出现是中国电信对国家电信体制改革的“反攻倒算”。项立刚则认为小灵通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并不是说移动、联通的话费降下来后小灵通立刻就会出局了,因为它现在已经有1000万用户,而且它的数据业务比…  相似文献   

18.
管重 《数字通信》2007,(14):15-17
从一开始,小灵通在一些专家眼中就属于旁门左道,信息产业部曾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最终的结论是:小灵通从根本上就是一种“技术上没有前途的系统,不适合提供大规模公众业务”然而,正是一直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小灵通,从诞生到崛起,都让不少专家大跌眼镜。 今天,小灵通业务已在全团400多个大中城市推开,用户总数突破了一亿。没有小灵通,我们很难想象2G时代的移动资费将会是怎样的。小灵通的出现打破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格局,不但由原先的移动、联通双雄竞争变为三大家竞争,使中国移动通信多年来居高不下的资费下降了,而且开始改变手机资费。 然而现在,当大家忙着谈论3G的时候,小灵通也走到了自己的关键时刻。数据业务的出现,单纯的通信费用将进一步降低,那么3G风生水起也就是意味着小灵通的逐步消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彭绍华 《移动通信》2003,27(9):101-103
1 手机资费下降大势所趋 进入2003年,国内的电信市场就失去了风平浪静:“小灵通”搅局移动通信市场,使历经数年冲击而始终岿然不动的中国移动通信资费标准在实践中越来越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强烈挑战。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等四大运营商的资费大战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比比皆是,而“5·17”电信日则为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数据通信》2008,(24):56-58
胡洋。博思咨询。高级研究经理,专注于移动通信和移动互联网研究。“车位可以抢,朋友可以卖”,于是SNS火了。而电信运营商的加入,使SNS市场份额的瓜分又多了一个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