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五一煮糖法”的沿革1953年广东各糖厂在省制糖工业公司的指导下,推广“五一煮糖法”。该法以温度计和电导仪控制糖液过饱和度,采用全晶核作用的起晶方法,是一个有科学理论根据又简化了条件来获取高效率晶核的方法。50年代研制了煮糖专用“过饱和度计算尺”作为煮糖操作人员的工具,有利于“五一煮糖法”的推广;70年代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轻工业部广州设计院的科技人员又将微机煮糖技术引人糖厂,将饱和度计算尺的参数输入电脑,实现煮糖操作的自动控制;80年代华南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发明的“溶剂一超声波协同起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全晶种养晶法代替投粉起晶法在煮糖中的使用情况,该法具有制种快、制得晶种类目稳定、粒子均匀、表面完整、且可根据生产要求调节晶种的数目和尺寸等优点。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全晶种养晶法的蔗糖晶体生长过程平稳,伪晶较少,洗水次数减少,晶粒较整齐,煮糖时间缩短,纯度差增大且色值和浓度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在华南理工大学研制成功的糖液直接制取晶种的方法——“溶剂-超声波协同起晶制种法”的机理、特点和糖厂生产应用情况。事实说明:与传统的球磨机磨粉制种法相比,这种新方法具有设施精巧、省电省时、操作简便等特点,更重要的是制出的晶核十分均匀整齐,数目稳定准确,晶面完整光洁;投种后生长过程很少产生伪晶,煮乙种或丙种几乎不用洗砂,所得产品在均匀度、闪光度、色值和浊度等质量指标以及结晶、分蜜过程效益方面都有较显著改善,并为煮糖连续化、自动化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由华南理工大学轻化工业结晶课题组研制并已在生产过程中试用成功的煮糖起晶制种新方法“溶剂-超声波协同起晶制种法”,与传统的球磨机磨粉制种法相比,这种新方法具有快、省电省时、制得晶种数目稳定且粒子均匀、表面较完整等特点,而且可根据生产要求调节晶种的数目和尺寸。在新桥和顺得糖厂进行的生产试用结果表明,用新法制得的晶核代替球磨机糖粉投种后,蔗糖结晶生长过程平衡。伪晶较少,因而洗砂次数减少,煮出的乙种和成品糖砂粒齐。闪光度好,而且其色值和浊度都有一定程度下降,在炼糖时采用本法则可大大降低了乙糖高纯度起种而引起的粘晶现象。  相似文献   

5.
表面活性剂“助糖—10”用于煮丙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表面活性剂“助糖—10”的基本性质及其在煮糖中的作用。“助糖—10”用于煮丙糖的生产试验表明,其煮糖耗用时间比空白的缩短20.2%,废蜜重力纯度比空白的降低0.5。最后,对“助糖—10”用于煮丙糖进行了经济效益估算。  相似文献   

6.
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的 Cajun 糖厂日处理甘蔗5,500吨。最近5年多来该厂采用表面活性剂来提高产糖率。采用表面活性剂—Mazu400可以使煮糖时间缩短,而且每吨甘蔗至少可以多产糖2~3磅。在生产期间,该厂在蒸发罐、煮糖罐和助晶机中都添加表面活性剂 Mazu400。添加后可以在缩短煮糖时间和提糖方面见到效果。当生产高级糖时,煮糖罐、助晶机和离心机的生产  相似文献   

7.
1引言在制糖生产过程中,起晶是一个重要而又难度较大的生产环节,需要熟练的煮糖操作技术。晶种质量的好坏,对产品产量和质量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改进起晶技术并使其适应连续结晶和微机控制是当前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华南理工大学轻化所在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该所提出的“溶剂——超声波方同起品法”克服了排粉法起晶的缺陷,制取的品种数目稳定,颗粒均匀,表面较完整,与使用球磨机糖粉起晶比较,结晶生长过程平稳,伪品少,整品次数减少,成品糖粒度均匀、整齐,色值和浊度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这项技术中的晶神贮存和稳…  相似文献   

8.
一、“五一”煮糖法的意义和作用“五一”煮糖操作法是一个有科学理论根据并简化了的方法,是以适宜的条件来获取高效率的,是广东糖业公司于1953年组织东莞、顺德、市头和揭阳四大糖厂的煮糖工人和技术人员,以理论和先进操作经验相结合创造出来的。蔗糖的结晶过程,是把糖浆浓缩至一定  相似文献   

9.
表面活性剂在煮精中的应用-朱育龙等,中国甜菜糖业,1995(6).46介绍1992/93制糖期分别试用了浙江金华第二制药厂生产的蔗糖脂肪酸和内蒙古甜菜糖业研究所生产的糖助剂10两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①表面活性剂对高纯度物料基本不起作用;②煮糖过程中加人表面活性剂可起到良好的消泡作用;③表面活性剂具有降低母液粘度的功能,尤其是处理冻化变质甜菜时,加入表面活性剂后,不但容易起晶,而且晶校生长速度加快,可缩短煮糖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④使用表面活性刑后能降低抽蜜纯度,提高糖分回收率,减少糖分…  相似文献   

10.
引言从操作成本、产品质量和产品回收率的角度来说,煮糖罐应该和糖厂的其他设备一样,要在最高效率的水平上进行操作。但目前的煮糖罐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个要求,煮糖操作依旧保持在一种依靠“手艺”的状态,也许是一种“最终的手艺”吧。这就是工艺专家在了解控制和对过程预测方面所遇  相似文献   

11.
有关白糖质量的主要技术问题(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煮炼方面  煮炼方面影响白糖质量的因素很多。关键的问题是 :2 .1 煮糖操作技术  煮糖过程要努力控制好适当的浓度 ,不宜波动过大 ;整理和收浓要细心地操作 ,不可过度。控制不好会降低糖的质量。例如“洗砂”过度会使晶体受到明显的伤害 ;在收浓时如果母液浓度过高 ,又会大量形成“包裹体”,增加晶体中的杂质。如果形成粘晶或聚晶 ,中间包藏母液 ,不良影响就更大。  抓好种子的煮制和分蜜是搞好煮炼工段的重要环节 ,务求种子晶粒均匀 ,大小适当 ,吸收良好。如果晶粒大小不均匀 ,白糖的非糖分含量会较高。又如果晶体过于粗大 ,所含…  相似文献   

12.
甘蔗制糖生产过程中废蜜带走糖分是造成蔗糖损失、影响产糖率的主要因素。作为一家新型制糖企业,5年来不断探索实践,通过清净、蒸发、煮糖、助晶系列技术措施应用,提高了煮炼收回,取得降低废蜜量及废蜜重力纯度生产实绩。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我厂白砂糖质量在感观上存在的粒子不齐、闪光度差等问题,我们于1990年10月份引进了华南理工大学轻化工研究所的专利技术“溶剂——超声波起晶制种法”。经过我厂工艺技术科的努力,克服了南方和北方气候等条件的差别,甘蔗糖和甜菜糖所含杂质成份的不同以及加工工艺和煮糖操作方法的不同。终于使这项新技术首先  相似文献   

14.
溶剂—超声波协同起晶制种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剂-超声波协同起晶制种法,已在生产过程中试用成功,是煮糖起晶制种的新方法。该法与传统的球磨机磨粉制种法相比,具有制种快、省电省时,制得晶种的数目稳定、粒子均匀、表面较完整等特点,并可根据生产要求调节晶种的数目和尺寸。在广东的新桥糖厂和顺德糖厂进行生产试用的结果表明,用该法制得的晶核代替球磨机糖粉投种:蔗糖结晶生长过程平稳、伪晶较少、洗砂次数减少,煮出的乙种和成品糖砂粒齐、闪光度好、色值和浊度都有一定程度下降;炼糖时则可大大减少乙糖高纯度起种而引起的粘晶现象。  相似文献   

15.
按照煮糖制度的要求,各级糖膏应控制在一定的纯度范围内。在实际生产中,煮成糖膏所耗用的晶种和各种原料的种类虽已固定,但其纯度却在变化。因此,必须通过配料计算来指示各种原料的用量,才能煮出一定纯度的糖膏。“煮糖配料算图”系为简化配料计算方法而作,在实际应用时,可将它绘在一张小黑板上,计算比较方便。现将这个算图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16.
生产实践表明,一个好的煮糖制度应该是产品质量好,糖份收回高。它不仅意味着废蜜纯度的降低,废蜜产率的减少,还要尽量减少回煮糖量,减少蔗糖在煮炼过程中的转化损失,节约燃料,节约煮糖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在贯彻三系煮糖制度(包括糖浆纯度高至86以上,甚至达91~92)中,我们曾进行过种种摸索,先是实行“抓两头带中间”,把重点放在甲糖和丙糖的煮炼上面。也曾试过“抓中间带两头”,片面地认为只要抓好乙糖膏蜜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了“NJK中置式煮糖搅拌器”的结构特点,阐明了其在煮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该搅拌器在全国糖业推广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亚硫酸法制糖生产工艺一般都采用中性澄清、酸性煮糖工艺。随着近几年糖厂创新设备的普遍使用,传统的亚硫酸法制糖在生产过程中可采用碱性澄清、中性煮糖工艺。文章讨论以可调式中和汁快速沉降器、高效渐进式加灰强化反应器、糖浆上浮等辅助设备的使用来实现碱性澄清、中性煮糖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在广东鱼涡头糖厂研究连续煮甲糖新工艺设备的同时,利用该厂这一连煮新设备与原有的连续分蜜机,再配套设计一台连续助晶机来进行低纯度物料连续成糖的试验研究。几个榨期的生产试验实践表明,这一连续成糖系统能比较好地发挥连续煮糖工艺的优点,简化了设备及管理,稳定产品质量,废蜜重力纯度较间歇的降低0.36~1.41度。  相似文献   

20.
在煮糖过程中,必须知道糖浆浓度的变化,以便控制其过饱和度在最适限区内。在已知绝对压力下的糖浆沸点与相同压力下水的沸点比较,是最实用的测量这一重要变量的方法之一。这叫做“沸点升高”。为了将沸点升高转换为过饱和度,就必须知道在煮糖温度下,实际糖浆中的蔗糖溶解度和各种总固溶物浓度所引起的沸点升高。对于煮糖罐作业中有代表性的甜菜及甘蔗糖浆的溶解度和沸点升高的合理的准确数字是否可以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