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交通与武汉城市空间形态变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城市在不断发展中,城市的空间形态也在不断地演化中。空间形态的演化与交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试图通过对交通因素的分析来探讨武汉市空间形态的形成与变迁。  相似文献   

2.
本文由依赖对外交通的小城镇发展方式谈起,阐述了对外交通怎样影响了小城镇的城市空间形态,两者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方式,又以绩溪县城为例,在回顾绩溪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各阶段对外交通对其城市空间形态产生的影响,并对绩溪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空间形态变迁中的市场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城市的空间形态正发生着明显的变迁:中心区紧凑集约发展、外围连续蔓延拓展。以江苏无锡为实例,运用租隙理论来解释其空间形态变迁的市场作用,发现城市开发密度与土地价格的波动区间是一致的,而且波动的峰值与城市功能中心的布局相吻合,因此认为当前无锡城市空间变迁过程深刻受到土地市场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苗阳  刘芳 《时代建筑》2004,(5):34-37
居住板块的变迁作为城市居住空间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对城市整体空间形态的演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上海居住板块的变迁既显示出上海与其它城市共有的特点,而更突出的却是它的个性表现。文中主要回顾了1990年代以来上海居住板块变迁的主要历程及其在城市空间形态演化中的角色转换,并简要分析了促成这一发展和转换过程的动力所在。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居住在当前城市发展中扮演着越呆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城市科技服务业区位选择的研究对于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以武汉都市区为案例,基于工商登记企业数据,运用圈层分析与核密度估计方法,刻画城市科技服务业的空间格局,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检验其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城市科技服务业集中分布于中心区和近郊区,呈现“多中心”的空间格局,不同类型科技服务业的空间格局存在明显差异;区位条件、商业环境、技术因素、文化环境、孵化环境、集聚因素和政策因素是科技服务业空间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对不同类型科技服务业的作用强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天津市的起源、发展都与河流水系有着不解之缘,而河流为天津带来的特色滨水环境与资源在其空间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海河为例,首先对河流变迁历程进行了综合描述,而后从城区河流和市域河流两个角度分别论述了河流变迁对天津城市空间形态的生态影响,主要是海河干流在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发展与改变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揭示了海河水系变迁与天津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多方面关联,使河流这一生态要素在城市空间发展中的得到其价值的认知。  相似文献   

8.
王婕 《建筑与文化》2016,(1):178-179
作为武汉三镇间城市空间流动的重要方式,轮渡是过去和现在往返于长江和汉江两岸的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本文在分析武汉轮渡对城市空间的影响之后,分析流动对于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城市的规模、结构、要素等是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着的,在不同城市发展阶段,城市形态表现出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对应的城市特征。尝试探寻中山城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空间形态特征和影响其演化的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10.
交通方式在武汉市城镇空间发展演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公共交通、小汽车交通、慢行交通以等方面,分析了交通方式与新型城镇化空间之间的关系,希望能以合理的交通方式引导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按照“模型构建——现象学研究”的分类方法总结回顾了两类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理论的发展历史,并介绍了当前国内研究现状与不足。  相似文献   

12.
将参数化技术引入古村落空间形态研究,通过衢州10个样本村落的参数提取,得到表征每个村落各个空间形态特征的参数值,定量化地总结出村落空间特征,以此作为规划设计的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城市更新可能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规模推进下去,如何在更新改造中多留点绿地和生态空间给市民,提高城市更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是很实际的问题。本文以广东省城市更新地区绿地生态网络的规划构建和建设实践为例,论述了广东省在近十年的“三旧”改造与城市更新工作中,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构建绿色网络、提高生态治理水平和改善人居环境的探索经验。  相似文献   

14.
陈怡 《建筑与文化》2016,(3):204-205
城市化发展及新农村建设对江南传统水乡村落的更新改造产生了严重的冲击,越来越多富有特色的村落在现代化发展中失去它们的历史底蕴与建筑地域文化。本文以文昌村村庄整治规划设计为例,在对该村落历史文化深度挖掘的基础上,利用高铁站“三个圈层”理论确定其功能结构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从自然格局、空间形态、建筑特色等方面探讨保护并重塑村落特色空间的设计手法,为村落改造项目如何合理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当代城市设计理念都是以动态交通为中心,高速移动的交通方式蚕食了人们步行的空间,旨在提供可停歇空间的“容器”在城市化进程中显得弥足珍贵。文章以武汉昙华林为例,探讨历史文化街区中容器的价值,及其对人和城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城市中心区的商业化进程是城市化过程的重要时期,原有住区在商业化过程中的变迁直接影响城市发展。本文以湖南路商业街的发展为例,基于多种调研方法的综合运用和大量的资料,展现了湖南路附近社区在商业化背景下的变迁过程和发展脉络,总结了其变迁的规律和特点,并剖析了这种变迁在当下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同时试图探索大数据时代对传统商业的冲击造成的商住格局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张力  钱凡 《建筑与文化》2016,(4):126-128
本文针对城市景观风貌提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广借鉴型、深化加强型、局部整改型、重新布局型和规划发展型五大提升模式,每种模式分别提供针对性的提升指导细则的论述。通过将南宁市重点公园广场为研究对象,从城市总体、片区和重点单元三个层面,遵循城市整体景观风貌提升的总体布局与文化属性,结合现状调研分析将区域范围内所有地块进行分类并与五种模式匹配,对每个建设主体在城市景观风貌提升工程中的落地实施提供了详实的依据和切实可行的指导,对城市的实用性要素、形象性要素和文化性要素进行系统性的提升规划,构建可持续化、生态化发展城市构架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8.
黎柔含  褚冬竹  阳蕊 《室内设计》2023,38(1):94-101
城市交通节点作为城市空间结构体系的关键点,具有公共交通和城市空间两个属性,在高度集聚和流动的各类活动和资源的牵引下,成为城市的关键“效益源”。进一步厘清TOD理念影响下,具有增效价值的城市关键地段及其发展标准的理论内涵、研究进展及经验启示,是未来该领域实践与研究的基础。通过界定城市交通节点这一研究对象,归纳其空间增效发展的实践历程以及相关研究在“设施—空间”触媒影响表征、“行为—空间”互动反馈原理、空间增效开发更新行动的模式与经验等方面的成果;系统阐释建筑学及其交叉学科视角下交通节点空间综合效益的研究进展,总结该话题未来“关联式”“制宜式”“立场式”的研究趋势。可在城市公共交通与立体空间一体化发展这类多学科问题的探索中,为建筑学领域理论和实践的突破指明重心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传统村落蕴含独特的乡土景观遗产,具有独特的保护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传统村落及乡土景观却日渐消失、衰败,在新农村建设及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过程中缺乏对乡土景观的保护和传承。本文以顾家台村为例,探明乡土景观的构成要素和类别,分析传统村落现状问题,明确乡土景观的发展和保护策略,对乡土景观的保护与传统村落的发展规划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