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和传统开发模式比较,住宅产业化在发展初期会带来成本增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产业化成本进行分析,然后界定产业化增量成本概念并对其内容进行了研究,认为产业化增量成本主要包括土地增量成本、前期开发费增量成本、建筑安装费增量成本、开发间接费增量成本等方面,最后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化解产业化增量成本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建筑业发展的趋势,绿色建筑推广受到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影响因素制约,目前对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影响因素和因素之间的作用机理及相互关系缺乏系统的认识。通过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确定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影响因素,建立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各因素间相互关系,得到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影响因素四层递阶结构模型,确定了消费者观念、政府相关政策和企业发展战略是影响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深层根本因素,并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角度提出发展绿色建筑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控制被动式建筑增量成本,揭示被动式建筑增量成本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文献分析法提取被动式建筑增量成本影响因素,并基于被动式建筑前期决策设计、施工建造、运营维护、回收利用的全生命周期,设计问卷并进行数据收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建模,研究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联程度,明确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深层次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前期决策设计阶段是被动式建筑增量成本的深层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李菊  孙大明 《住宅科技》2008,28(8):16-19
绿色建筑因其节能或生态技术应用带来的增量成本,必然引发房产市场成本的波动和变化。对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投资成本及效益回收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关注的议题。文章针对我国现有案例进行了住宅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统计分析,并对影响增量成本的各个因素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由于绿色节能技术的运用使得绿色建筑的初期成本高于普通建筑,这成为了绿色建筑推广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所以有必要对节能技术的增量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对绿色建筑中常用的节能技术,并基于费用效益理论对节能技术产生的各部分增量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构建增量成本与效益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节能技术产生的增量效益进行量化处理,得出增量效益和增量成本回收期的计算公式。为人们能够合理选择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双碳”目标视域下,发展被动式建筑有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建筑业绿色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推进被动式建筑产业化发展,选取政府和开发商为博弈主体,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被动式建筑市场中的主导关系进行分析,揭示政府与开发商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并构建演化博弈及系统动力学模型,探究驱动被动式建筑产业化发展的有效因素。结果表明,开发商增量成本(D3)的减少、政府补贴(S)与惩罚(P)的增加均可促进开发商开发被动式建筑。其中降低开发商的增量成本效果最好,政府的补贴次之,给予开发商惩罚的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中对被动式建筑增量成本与效益存在认知偏差的问题,运用系统动力学Vensim软件建立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被动式建筑增量成本与效益研究模型,分析该模型中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各子系统中不同因素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实现被动式建筑增量成本与效益之间关系的深入分析。分析得出被动式建筑增量成本与效益均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两者之间存在多种反馈关系,目前被动式建筑增量成本的投入可获得与之相匹配的增量效益。并据此为我国被动式建筑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主要包括技术增量成本、咨询成本、专家认证成本、运营维护成本、拆除报废成本;造成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绿色建筑技术、区域建筑节能标准、区域绿色建筑补贴。然后分析三个因素对增量成本的影响,并根据2014新版中国绿色建筑标准对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
建筑节能市场增量投资产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增量成本理论界定建筑节能市场的增量投资概念、特征以及与存量投资的关系,确定增量投资产生过程分析的基本原则,通过对工程实践中的基于过程和基于技术的增量投资产生过程方法的总结,提出需综合考虑过程、技术和能源消耗的分析思路,建立了包含增量动因产生维、生命周期维、能源消耗维的增量投资产生三维模型,实现了对建筑节能市场增量投资产生的内部动力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美国的LEED和中国的GBES两大绿色建筑认证体系在中国应用广泛的背景,研究了我国实现GBES和LEED各评价项的技术增量成本现状,及GBES和LEED各认证等级的增量成本,通过分析GBES和LEED(2.2版)两大认证体系,明确GBES与LEED各认证等级的近似关系,为绿色认证项目增量成本的现状分析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我国GBES的较多评价项需使用较高(高)增量成本技术实现,绿色认证项目的增量成本偏高,且GBES认证项目的准入增量成本高于LEED(2.2版)认证项目。提出了降低增量成本的建议:大力发展实现绿色建筑评价项的低增量成本绿色技术体系、选择低增量成本技术实现的评价项进行认证、进一步完善GBES的认证体系,研究成果可为新标准的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住宅产业化发展的特点及要求,分析了钢结构住宅在技术上、综合经济效益上以及适合产业化发展方向上具备传统建筑无法比拟的优势。阐述了在技术要求、物质基础及市场需求上,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钢结构住宅的条件。大力发展住宅钢结构不仅能满足人们对居住的需求,还能极大地提高我国住宅产业化水平,带动相关行业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住宅产业化是未来住宅建设的发展趋势,但普及速度一直有限,其中成本偏高是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北京市某住宅案例住宅产业化和传统建设方式成本的对比研究,分析得知现阶段产业化住宅生产方式的成本略高。产业化住宅减少了人工费成本,但投资建设预制件工厂成本、预制件物流成本和建筑工程中的材料费、机械费费用较高。通过对人工和材料未来价格的预测,发现住宅产业化生产方式可大大减少人工费成本,这一特征将使得北京市的产业化住宅生产方式在9 年后获得成本优势。考虑到产业化住宅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优势,政府在现阶段应研究出台鼓励政策,并将其纳入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相关企业也应积极采取行动,把握先机。  相似文献   

13.
王江  李小蛟  杨阳  赵继龙 《建筑师》2020,6(6):46-53
大规模增量住房是一种由公共部门和个体家庭共同承担建设成本与社区责任的经济适用居住模式。以逻辑 组织理论为指导,将增量住房划分为自下而上的自组织增量住房和自上而下的他组织增量住房,分别通过印度尼 西亚雅加达的甘榜和秘鲁利马的巴里亚达斯两个案例剖析了两种类型的优点和缺点。最后以哥伦比亚波哥大的巴 楚城为例,将其建设过程分解为由公共部门决策的住区结构规划、用地布局规划和“场地与服务”建设三个阶段, 以及由个体家庭决策的规划增量与未规划增量建设两个阶段,旨在证明双重组织的大规模增量住房是一种兼顾经 济性和公平性的可持续住房供给模式,对实现土地紧凑利用、家庭按需建设和成本持续投入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住房问题近年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各地政府积极探索新型住房保障形式。在此背景下,公租房逐渐成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核心。公租房项目的造价控制关系着其在住房市场的成本竞争优势,从而对公租房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对筛选出的影响工程造价的六大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出各因素与工程项目总造价的关联度并进行排序。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得出影响公租房项目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找出控制主要因素的方法和途径,以期提高公租房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快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5.
住宅产业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宅产业化作为住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方式,必须有政府完整的保障体系促进其良性发展.住宅市场不可能是完全有效的,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对住宅产业化进程中我国政府行为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我国将推进住宅产业化作为住宅建设一项重大政策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并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分别从法规建设、经济政策、科技体系和公众参与等几方面,提出了我国政府行为的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16.
住宅产业化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要找到突破点,找到一条符合市场需求的发展之路。结合重庆市近年来的人口、人均住宅消费等相关发展数据,分析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住宅产业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同时分析了制约住宅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推进住宅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传统的设计方法和生产方式制约了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改变传统的设计方式,降低建筑产业化成本,成为首要任务。在预制装配式住宅设计中采用基于BIM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将传统住宅产业中的施工图设计和拆分深化设计过程合并,优化设计流程,提高设计效率。通过对预制构件设计、生产及施工企业的详细调研以及对模块化BIM应用的分析研究,提出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基于BIM的模块化设计方法。把模型单元用“搭积木”的方法进行拼装设计形成整体建筑模型,这种方法提高了设计效率,节约了设计成本,进一步完善了整个建筑产业化的生产链。  相似文献   

18.
张泉 《安徽建筑》2008,15(2):143-144
建设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是合肥市实施工业立市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阐述了住宅产业化的概念,分析了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建设的内涵及意义,并以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为例,进一步论述了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建设的目标、架构及组成。  相似文献   

19.
采用系统动力学反馈理论,将住宅产业化推广系统细分为产品、宏观经济、市场3个子系统,构建了住宅产业化推广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各子系统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识别出影响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据此给出促进其规模化推广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吕臻  郭巧悦  陈光 《山西建筑》2007,33(28):98-99
从建筑形式、结构体系、制作施工、综合造价等方面对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用于民用住宅的独特优势进行了分析阐述,并对钢结构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论述,以适应当前住宅产业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