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回龙观定位于文化居住区,因而它的整体设计理念应体现为依据这个最根本的原则,不但使小区业主能够真正文化居住,而且也要保证公司经济效益最大化。一个完善的居住小区建设过程需要历经几年的时间,其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区开发的档次、面向住户的定位,都要通过周密的调研分析、合理的单体设计,既方便生活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大型居住区开发建设经验总结将大型居住区树立为区域形象标志大盘社区在进行社区整体开发建 相似文献
2.
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变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公共生活的变化,使得传统的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功能出现衰退,居住区公共空间转向休闲属性,由此而带来了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利用问卷法、SDF法(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行为标注法对居住区公共开放空间进行用后主观心理评价和环境景观评价,找出其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西镇江胡同现状的调研与分析,进而寻求胡同的生命力来源,并探讨了当前城市中居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从而为创造符合地域风格和文化脉络的公共空间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居住区公共活动空间的回顾及目前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居住区公共活动空间的布置原则,介绍了度点小区成功的范例,指出应尽快建立环境设计的规范、法规,并将环境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设计阶段。 相似文献
6.
大型居住区开发探析——以北京回龙观文化居住区开发建设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龙观定位于文化居住区,因而它的整体设计理念应体现为依据这个最根本的原则,不但使小区业主能够真正文化居住,而且也要保证公司经济效益最大化.一个完善的居住小区建设过程需要历经几年的时间,其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区开发的档次、面向住户的定位,都要通过周密的调研分析、合理的单体设计,既方便生活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7.
(一)居住区现状分析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海和渤海,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是国家重点开发的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城市。开放20多年来,烟台市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投资环境,成为连接内陆与东亚国家和地区、中国华北与东北两大区域的交通枢纽之一。 九十年代以来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进入了快速的城市化阶段,从而在全国范围内进入城市居住区建设大规模开发阶段。快速的居住区建设需要 相似文献
8.
居住区环境是由居住区和居住区外环境组成的,人们在居住区内生活不仅仅需要一个栖身之所,而是人们重要的活动场所,居住区环境对居民产生深远的影响。居住区景观环境的建设关键在于它能否给人们提供一个方便的居住环境,并且给住者提供一个舒畅的人性空间。 相似文献
9.
10.
在生活方式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人们对人居环境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居住区的公共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住环境的品质。随着居住建筑的集约化发展,功能建设成为影响公共空间品质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基础设施的协调性和全面性、功能建设的适应性、无障碍设施以及多功能空间四个方面提出了人性化设计的原则,旨在营造舒适、宜人的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库哈斯设计的中央电视台新总部大厦的设计理念进行梳理分析,这一设计通过环状建筑形式限定了线和空间,为北京城市CBD地区植入了大尺度的灰空间。由此引出思考,中国现阶段城市核心区建筑更关注自身形式而缺乏营造城市公共空间的分享精神。通过模糊边界,底层架空,竖向连续空间等手法,可以为城市核心高密度区营造出更多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2.
和谐住区公共设施配套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它是住区和谐的保障,而和谐住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但是,随着住房由计划经济下的“产品”向市场经济下的“商品”的转变,围绕住区配建公共设施的矛盾日益严重。本文针对住区公共设施配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对其改善和管理的对策,以期提出有效可行的技术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也谈绿地率——兼论居住区绿地规划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就当前对居住区绿地有关概念含混不清的状况,澄清了有关概念的具体内涵外延,并从整体把握,重点控制、力求创新等几方面阐述了居住区绿地规划控制内容。 相似文献
14.
15.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不断推进,已建成站域建筑逐渐暴露出空间脱节、整体功能不协调等问题,对其公共空间设计的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从其一体化公共空间的城市性角度出发,剖析其空间特性,并结合案例总结其设计方法要点。 相似文献
16.
住区环境空间中公共艺术的创作,区别于传统雕塑的社会功能定位。在天津水晶城的《日子·记忆》和《尘封·记忆》、天津万科东丽湖的《水法》、《虫》和《弋》等项目的创作中,通过主题、材质、形式、参与方式等多方面的新的尝试,探讨公共艺术与空间环境、社会效应等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以北京旧城公共空间的建设问题为切入点,讨论了旧城发展过程中空间形态的变化和历史风貌的丢失,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传统空间形式与现代生活的冲突以及公共空间监管机制的非系统化,指出公共空间更新是从单一的、物质形态的、孤立静态的保护方式向多层次的、文化内涵的、动态发展的保护转变的方法,符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要求和旧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居住区是与人接触最密切的人居
环境空间,但车行优先理念指导下的“封闭
社区”模式为城市发展带来困境;存量发展
导向下,城市形态向步行优先转变成为可持
续发展的重要思路。在构建基于马斯洛理论
的步行需求层级基础上,探讨一种全面、便
捷的可步行性环境分析方法。以回龙观住区
为对象,分析内容分为住区规划与街道设计
2个层面,共7类因素,前者侧重客观物质环
境,包括土地利用多样性、道路连通性、日常
服务设施可达性;后者侧重主观步行环境体
验,包括安全性、连续性、舒适性、愉悦性。
方法上,通过测绘、POI下载、问卷等多种手
段获取源数据;借助GIS重点分析日常服务
设施可达性,采用李克特量表获取步行满意度。得到结论:住区规划层面,回龙观土地利用与道路联通特征对步行出行的支撑力度较低;
设施整体可达性良好,但地铁、医院、公园、文化健身设施的可达性差。街道设计层面,整体步
行环境满意度较高,与道路物理设施建设相关的环境因素满意度高于涉及城市管理与设计的环
境因素。两个层面的研究均显示,步行环境在空间上不均衡,表现为西优于东、内优于外。 相似文献
19.
北京阜成门内大街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金融街以北,是阜景文化旅游街的西部起点,城市区位重要,历史价值突出。因此,本文对该街区的公共空间作了实地调研,分析总结出该片区的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更新策略,望对该街区公共空间的活力提升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城市住宅和住区发展历史的分析,认为宜居是当前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新趋向,并提出城市住区宜居性规划设计的若干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