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富足,现代人对物质的狂热追求越来越旺盛,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在室内装饰设计过程中,有效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合理改造,是一种新颖的设计方式和一种绿色环保的室内装饰理念。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旧物改造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重要意义,然后详细阐述了旧物改造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表现手法和旧物改造在室内装饰设计中审美性、创新性与功能性原则,以期进一步增强废旧物品的回收再利用,努力在室内装饰设计领域开辟一个结合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崭新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2.
旨在为废旧工业区标识系统提供理论依据和参照,为工业遗产保护提供借鉴与参考,创造出符合历史文化的城市微观环境,进而建立完善的工业遗产标识系统。通过分析西安大文化背景、工业文化和城市色彩这三个影响因素,对废旧工业区中的标识设计手段与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认为后工业区标识设计要考虑地域文化、城市主色调和材料选择这三个主要因素,提高后工业区的可识别性。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废旧材料在城市中的角色转变,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其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手法,重点阐述了现代园林景观利用废旧材料与古为新的思想,以期唤起公众对废旧材料的重视,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4.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与记忆,城市的某个历史切片,因与之相关的物件的存在而得以保存,又在这些物件被人观察时得以展现,它们可以是建筑、景观、影像或任何物体。这就是“旧物即文脉”。一座城市无数的历史切片,就这样借助各种各样的物件,隐藏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和各个角落。当人对一个城市产生整体印象时,所有的这些物件与其所附带的历史切片―它们的文化和记忆―便同时作用,被其整合在一起。我们决定基于对这一有趣过程的收集与研究,将其整合化并可视化,创造一个有空间深度的“城市画像”―当人们观察它时,能捕捉到关于这个城市中各个典型元素的暗喻。设计以北京城切入,主要关注作为历史、技术、美学等诸多载体的建筑领域相关的内容,包括建筑本体、城市规划、雕刻、纹样和材料等要素,将其中现存的形式语言模糊化,并进行同构转译。以此将城市的传统建筑语汇转译为一套新的设计语言并重组,探讨传统元素形式在新时代、新技术背景下的传承、变迁和发展,形成具有独特城市文化符号的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5.
探究在进行城市工业遗址保护更新时改造废弃矿山、延续煤炭资源文化脉络、改善废旧场地生态环境、将废旧材料再利用以及提高人员参与性的理念和方法.在城市生态环境修复的基础上,对废弃矿山景观进行改造,结合景观功能及场所参与性的改造目标进行分析,提出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并尝试优化措施,做到因地制宜、恢复生态环境、重建特色城市景观等内...  相似文献   

6.
唐浩 《建筑师》2009,(2):95-102
本文对城市化进程和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研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识了废旧材料的价值:探讨了针对不同损坏程度的废旧材料而采取的不同的利用方式,以及从艺术、社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升废旧材料利用价值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7.
旧厂房的全新改造不仅仅是简单的用新材料对其覆盖和替换,我们需要去关注厂房内独有的工业气息和在时间的飞逝下遗留下来的历史烙印,在用恰当合理的设计手法变换出旧工厂的新型空间,大胆而恰当的的加入现代新型材料或改造旧物原有的姿态让旧厂房独有的空间韵味能够得以延续,让热衷于文化创新的人们也能乐于其中。这样,在新与旧的碰撞与融合中,厂房的独特文化空间将不断得以完善从而形成一种文化历史延伸的传承。  相似文献   

8.
环境问题始终是最为关注和需要改善的问题,对废旧高分子材料的回收利用,不仅实现了其本身价值的回收利用,还能够促进我国建筑材料的发展和有效利用。从废旧高分子材料的危害分析入手,分析了废旧高分子材料回收利用发展情况,最后探讨了废旧高分子材料在建筑材料中的回收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12)
随着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环境保护、废旧材料的利用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当下的小学美术课堂,如何引入废旧材料,在美术教学的同时,给孩子们灌输废旧材料利用、保护环境的意识势在必行,教学意义也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0.
城市的大力改建正在使城市历史的印迹越来越少,或许保留下的老房子经过修缮、改造唤起了大家的怀旧情绪,各种稍有历史感的装饰材料经过设计师的巧妙创新运用,焕发出别样的时尚和情调。设计师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旧时代的材料、新材料的复古设计及废旧材料的再利用等方式达到"旧"材新用,其中透出的情感化设计、弘扬传统文化和3R可持续发展等设计理念诠释了室内空间中的"怀旧风"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废旧材料的再利用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值得更深入地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照明逐渐出现能源浪费、光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在完善现有功能照明、改善现有景观照明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的照明设计和节能照明器材的使用,贯彻绿色照明、特色照明的理念,创造城市夜空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科学已引起广大学者的高度重视,其中垃圾卫生填埋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是一项综合性的研究课题。从垃圾填埋场地质材料和垃圾本身的力学特性出发,结合某市垃圾卫生处理场实例对垃圾卫生填埋场中的一些岩土工程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墙体材料改革已经遍布全国许多省市,当前相当多的新型墙体材料所用的原料仍然是天然砂、石。城乡建设突飞猛进,在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进程中,旧房屋的拆除非常普遍,产生了大量的混凝土碎块、砖碎块等建筑渣土。发达国家对建筑渣土的利用已取得许多成功的处理技术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对建筑渣土的回收利用可首先考虑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制作非承重新型砌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建立一种机制,寻求降低工程造价和墙改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规划过程中,作为遗址性公园的兴庆宫公园是西安城市空间重要节点。通过分析历史文献、考古资料、研究报告及现场调研,按照时间顺序对唐兴庆宫由宫殿到遗址,再由遗址到遗址保护与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兴庆宫公园这一功能角色的演绎过程进行研究探索,并揭示出兴庆宫在隋唐时代和当代在城市空间中相应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城市大宗固废资源化于制备建材是消纳固废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初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城市大宗固废制备绿色建筑材料的环境评价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结合生产过程中的大气排放和建材产品使用和废弃时可浸出重金属进行评价,有助于提升我国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整体技术水平,促进我国建材和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废旧物品生命内容的研究,挖掘废旧物品的文化情感价值,探讨将其应用于景观营造中的设计方法。以实现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黄勇  黄纳  白晓伟 《建筑师》2020,(3):113-117
城市文化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城市广场景观。城市广场景观的塑造对城市历史文脉和地域文化的传承 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文化语境作为研究切入点探讨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问题, 通过解析文化景观的概念和三种分类的界定,进而提出三种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策略——文化记忆、文化进化和文 化关联,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客观阐述。作为城市景观设计的原型,对具体要素、概念要素和联想要素进行有效 的提取和转译是塑造城市广场景观的前提,运用抽象化、形象化和符号化的设计方法是关键环节。上述三种设计 策略将有助于应对城市进程中不同地域文化环境条件下的城市广场景观的塑造。  相似文献   

18.
邵龙  朱逊  赵晓龙 《华中建筑》2010,28(1):175-178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文化生态系统失衡,后工业文化景观资源正在消失,如何以新视野对城市工业文化景观资源进行有效的转换和利用,实现后工业文化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论文以文化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新的工业文化景观分类方式,将工业技术景观从工业建筑景观中分离出来,并通过对文化景观资源转换过程中的错位竞争、叠加递增和多元协同机制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后工业文化景观资源的转换策略,从而实现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工业文化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张继之 《山西建筑》2009,35(33):22-23
以历史文化古城巢湖为研究对象,探讨并总结了在巢湖市滨河景区的规划建设中一系列适合巢湖城市特色的,保护和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方法,从而创造城市空间新秩序,丰富城市景观内容,重塑城市新形象。  相似文献   

20.
刘宗琼  徐文亮 《建筑技术》2003,34(7):495-496
人工衬里(土工织物及HDPE膜等)是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场区及垃圾坝工程防渗体的主要材料。贵阳市比例坝垃圾卫生填埋场2号及3号坝防渗体施工中,对碾压堆石坝坝基面平整度及坡度控制、防渗材料铺设、焊接、检测及防护、坝面干砌块石控制等方面制定措施,确保了防渗体工程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