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体系是建设领域市场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什么是建设市场主体的信用、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应当包括那些内容、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什么、等若干基础问题做了一些探讨,并指出了当前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建设中应当特别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完善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业是具有我国国民经济先导性和基础性的行业之一,对于加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着市场主体信用意识不足、信用秩序法律制度建设不完善、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为进一步实现我国建筑市场的良性发展,要加强完善我国建筑市场的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和行业的信用氛围、完善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及建立健全诚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建筑业信用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进程中,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却明显滞后.尤其在建筑业,信用问题相当严重,已经成为建筑业继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业各市场主体,包括业主、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供货单位等信用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我国建筑业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陈芳 《建设监理》2013,(11):36-38
建筑行业信用体系的建设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筑施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从业信用涵义较为丰富,包括企业基础信用信息、市场经营活动信用信息、项目管理信用信息、奖惩信息等类别。上海市浦东新区先试先导的从业信用评价体系在吸收其他省市经验并结合新区建筑市场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从业信用评价标准体系,借助上海市建设市场管理信息集成平台,能够为建设单位在招投标阶段提供可靠的评价结果。浦东新区的先行试点对未来在上海市乃至全国推广建筑施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建筑市场主体的信用行为、信用组成以及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构成,探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实现路径,提出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以建设工程项目为载体,以信用管理为手段,以"施工现场"和"建筑市场"两场联动为契入点,将信用评价应用到工程建设管理相关环节,充分发挥信用评价在建筑市场监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建筑市场主体的信用行为、信用组成以及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构成,探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实现路径,提出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以建设工程项目为载体,以信用管理为手段,以"施工现场"和"建筑市场"两场联动为契入点,将信用评价应用到工程建设管理相关环节,充分发挥信用评价在建筑市场监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2)
完善的信用体系对全球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信用体系使市场主体交易行为更加便利,除了把预期正式制度确定下来外,也能够使交易信心得到明显增强。因此,应明确民商法中信用定义及构建信用体系作用及价值。文章简要论述民商法信用定义及特征,对民商法信用体系构建方法加以探讨,建立良好的信用秩序。  相似文献   

8.
安晓明 《建筑知识》2014,(3):200-200
分析和研究建筑市场信用机制和信用制度的建设问题,推进市场主体诚信体系建设,及时掌握市场主体的动态信息,提高企业信用程度,促进监管部门职能到位,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阶段建筑市场、监理市场的不规范行为,提出通过对企业的信用管理、信用评级,实现规范企业行为,优化监理企业,遏止市场主体的不规范行为。  相似文献   

10.
《砖瓦世界》2008,(9):1-3
各有关单位: 行业信用评价是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树立协会自身形象,推动行业自律,保障行业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砖瓦行业信用评价,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围最高层次的行业信用评价.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博弈理论对建筑市场信用机理分析及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博弈论原理对建筑市场的信用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建筑市场信用缺失现象是由信息的不对称导致的一次博弈、产权不明晰等原因造成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需要:合理的市场经济秩序,信用体系的法律制度,建筑市场主体的信用制度,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社会信用教育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  相似文献   

12.
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建立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建隽  张力明 《山西建筑》2009,35(17):188-189
通过对建筑市场失信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及产生失信行为的原因进行剖析,指出了国家在建筑市场领域建立并进行信用体系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信用体系建设的整体框架,以推动和加快信用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3.
郝晶  孙国平 《山西建筑》2010,36(23):232-234
从信用体系的理论基础入手,分析了当前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太原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现状,探讨了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就进一步完善建筑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保证市场交易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4.
总监理工程师诚信是建筑市场诚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评价指标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文章在科学界定总监理工程师诚信内涵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研究、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及分析,考虑“建筑市场和工程现场联动”,构建了一个包括40 个评价指标,从诚信基础、履约诚信、守法诚信三个方面对总监理工程师诚信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模型。文章所确立的评价指标是对《全国建筑市场注册执业人员不良行为标准》中相关内容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建筑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对于促进建筑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的重要意义。研究了中国建筑业协会在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中所作出的卓有成效的努力,以及信用评价工作的具体做法、内容和程序,总结了信用评价工作中积累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6.
王莉 《山西建筑》2007,33(23):208-209
针对我国建筑市场信用制度供给不足,信用制度效率不明显的情况,以制度效用理论为依据论述了建筑市场中信用制度成本、信用效益的构成及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对目前建筑市场中信用制度效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王远庆 《山西建筑》2007,33(28):239-240
分析了信誉对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要性,从树立品牌意识、创新项目管理、打造精品工程、培育企业文化等方面,就如何让信誉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开启市场的金钥匙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而提高企业信誉,增强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关于加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涛  高田娟 《山西建筑》2004,30(18):135-136
通过分析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 ,参考一些国外发达国家的信用体系建设经验 ,从法规建设、中介机构等五个角度对加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程庆辉 《山西建筑》2006,32(16):171-172
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信用管理模式,分析了中国目前的信用制度建设状况,结合我国的建筑市场,提出了现阶段建筑市场的六大信用制度。  相似文献   

20.
建筑市场涉及面广,交易额大,可变因素多,合同关系复杂,交易与生产交织在一起,这些特点决定了建筑市场交易必须以信守承诺和严格履约为基础.目前,由于我国建筑市场信用缺失,导致信用关系的严重扭曲和大量的道德风险行为,广受社会各界关注和重视.本文以信用经济学和系统演化理论为依据,深入分析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关键问题,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秩序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