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根本方法、发展战略和根本途径等方面对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作了继承和发展。认真研究和学习邓小平对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于我们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共同富裕理论来源于毛泽东,形成于邓小平,实现共同富裕是最终目标,也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从现实条件考虑,"民富国强"是时代发展所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也是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任务。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民富国强联系在一起,从契合点、关联性、时代目标三个方面论述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民富国强的契合性。  相似文献   

3.
共同富裕理论来源于毛泽东,形成于邓小平,实现共同富裕是最终目标,也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从现实条件考虑,"民富国强"是时代发展所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也是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任务。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民富国强联系在一起,从契合点、关联性、时代目标三个方面论述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民富国强的契合性。  相似文献   

4.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原则 ,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和第二代核心邓小平 ,对走共同富裕道路都进行了深刻的探索。邓小平在坚持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正确成分的同时 ,抛弃了其错误的部分 ,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的共同富裕观 ,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目标、原则,既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其实现途径是通过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生产力是共同富裕的基础,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准备和阶段,实现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小康的必然结果。共同富裕思想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手段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捷径是先富带动后富;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本质,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基本保障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和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共同富裕必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共同富裕实现的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共同富裕实现的具体途径是通过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是对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的具体实践和重大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思想的重要步骤,对于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加快山区发展,振兴山区经济,是湖南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思想和实践“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湖南山区经济发展的途径有: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调整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两个大局”思想是邓小平治国方略的核心内容。其基本涵义是不搞平均主义,波浪式地,分层次地推进经济社会由不平衡发展到平衡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两个大局”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还将进一步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两个大局"思想是邓小平治国方略的核心内容.其基本涵义是不搞平均主义,波浪式地,分层次地推进经济社会由不平衡发展到平衡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两个大局"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还将进一步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政治信任思想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其基本理论有"四论"。作风取信论:只有坚持从严治党、相信依靠群众,才能取信于民;制度取信论:只有重视制度建设、维护群众利益,才能取信于民;发展取信论: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才能取信于民;共富取信论:只有避免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才能取信于民。这一思想对于我们解决执政党政治信任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政治信任思想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其基本理论有"四论"。作风取信论:只有坚持从严治党、相信依靠群众,才能取信于民;制度取信论:只有重视制度建设、维护群众利益,才能取信于民;发展取信论: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才能取信于民;共富取信论:只有避免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才能取信于民。这一思想对于我们解决执政党政治信任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体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最终目标。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充分吸收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中国传统“大同”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传承中,以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为主体核心、主体范围、主体动力以及主体战略来进行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对共同富裕思想进行了更符合当今时代、更符合人民需求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法治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民主法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民主法制化是邓小平法治思想的核心,改革党和国家制度是邓小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是对邓小平法治思想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道路与第三次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邓小平波浪式共同富裕道路的指引下,20世纪末在已经实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基础上,如何走好共同富裕之路,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摆在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第三次分配就是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就此,对促进第三次分配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提出几点建议:加强理论研究,以促进第三次分配的深入发展;完善慈善事业的专项法规,尽快制定《慈善事业促进法》;注重慈善文化的培育。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是一位辩证法大师,他的效率优先,鼓励先富,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分配理论充分体现了他对辨证法三大规律的娴熟运用。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邓小平刑事法律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并从邓小平刑事实体法律思想和刑事程序法律思想两方面对邓小平刑事法律思想进行了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19.
在邓小平波浪式共同富裕道路的指引下,20世纪末在已经实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基础上,如何走好共同富裕之路,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摆在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第三次分配就是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就此,对促进第三次分配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提出几点建议:加强理论研究,以促进第三次分配的深入发展;完善慈善事业的专项法规,尽快制定<慈善事业促进法>;注重慈善文化的培育.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增强共同富裕的传播力影响力、塑造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立足海外学界的研究视角,采用文献研究和综合分析法,在系统梳理海外对共同富裕思想来源、时代意义和实践路径等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海外研究共同富裕的鲜明特征,即主体多元化、内容深入化、结论多样化。以期从“他者”视角深化共同富裕研究,并从知己知彼、交流交锋、自信自立和故事演绎等方面加强共同富裕的海外传播,增进海外对共同富裕的科学认知,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