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TCP协议与SCTP协议同属于传输层协议,都可以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SCTP-CMT是在SCTP协议的基础上提出的并行多路径传输机制,可以同时利用多条路径进行数据传输以提高链路的利用率,该文对TCP和SCTP-CMT的基本特性进行了简述。为比较TCP与SCTP-CMT在具有多种接入方式的无线网络中的传输性能,该文以车载网络环境为例,并在NS2仿真工具下对TCP与SCTP-CMT在车载网络环境中的传输效率进行仿真比较,仿真结果显示,SCTPCMT的传输性能始终高于TCP。  相似文献   

2.
吴晓丹 《福建电脑》2010,26(2):77-78
随着通信终端上多个网络接口的实现成为可能,并行多路径传输因其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而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研究并设计了一种CMT中流与路径的映射机制,将不同的SCTP流映射到合适的路径上传输,进而解决多路径接收端数据分组乱序的问题。提高网络传输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3.
SCTP协议是IEFT信令组提出的一种面向多媒体通信的流控制传输协议,是继TCP、UDP协议之后的一种新兴的传输层协议。它的诸多新特性具有很广泛的研究价值,其中的多宿主特性开辟了并行多路径传输的新空间。分析了SCTP协议的多宿主特性以及并行多路径传输(CMT)关键技术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吕重霖  朱鸣华 《计算机科学》2012,39(109):117-119
分析了在多宿SCI}P的条件下,链路双方传输数据的几种算法,并基于多宿SCTP提出了一种从最快可抵达的 路径发送SACK报文的策略,它能够消除只有发送端了解链路情况的弊端。仿真实验表明,在两条路径时延不均衡情况 下,快速SACK策略可以极大地提高整体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多穴端到端传输策略CMT在接收端缓冲区受限的情况下吞吐量出现下降的情况,建立了接收端PeerRwnd的变化与路径选择的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路径选择的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CMT的自适应路径选择策略的算法CMT-SAPS(Concurrent Multipath Transfer—Self-adaption Path Selection)来动态的选择数据传输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SCTP的一个特点是支持多穴主机,利用这个特点实现SCTP负荷分担可以提高SCTP关联的吞吐量,而为实现负荷分担,必须改变原有的SCTP拥塞控制机制。分集快速重传算法是实现负荷分担的关键。NS2仿真证明实现了该算法的SCTP负荷分担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郁美芬  吴蒙 《微机发展》2014,(9):125-127
为了减少在无线传感网络中数据的重传次数,提高无线传感网的数据传输效率,提高服务质量,文中提出了一种网络编码的广播算法(WMBR)。在该算法中,依据网络接收节点的丢包情况,创建生成丢包的哈希表,选择并生成高效的重传数据包,然后对数据包再进行二次编码,通过这种方法有效地提高了重传效率。经过软件的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重传方法及现有的算法而言,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数据包的重传次数,提高了无线传感网中数据通信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一种提高吞吐量的SCTP协议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SCTP协议多宿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可用带宽的Primary destination address选择策略方案,可以提高吞吐量并降低丢包率,在仿真平台NS2上得到了改进算法的验证。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无线网络数据传输效率,减少数据包丢失重传次数,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丢包重传方法。将网络编码技术应用到无线网络重传过程中,当有数据包丢失时,发送方重传经过网络编码的组合数据包。根据解码规则,网络节点从组合数据包中恢复丢失的数据。理论分析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少重传数据包的次数,提升无线网络编码性能。  相似文献   

10.
基于SCTP多宿特点的多路径同时传输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多宿是SCTP协议的一个重要特点,利用这个特点,发送端可以将数据通过不同的路径发送给接收端。虽然SCTP提供了对多宿的支持,但仅仅是为了提高关联的可靠性,当前SCTP协议只允许同时使用一条路径传输数据;如果能够同时利用多条路径传输数据,必能极大提升关联的吞吐量。分析了基于SCTP多宿特点的多路径同时传输关键技术,这些关键技术包括快重传触发技术、拥塞控制窗口增长技术、延迟应答技术、接收端缓冲区阻塞减轻技术以及重传时的路径选择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网络的时变性,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同时满足实时性,提出一种新的的网络传输结构——RTP/SCTP/IP。系统采用基于H.264协议的精简PFGS编码结构,利用SCTP协议的多流特性,将PFGS流分成多个子流分别传输,给出了一种基于网络带宽预测的传输方法。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较传统网络结构RTP/UDP/IP而言,传输的可靠性和网络适应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图像平均PSNR比传统的RTP/UDP/IP网络结构下的PSNR高0.5dB~1.5dB。  相似文献   

12.
根据基于信息流的资源分布,归纳信息系统的风险因素,并依据一种改进的多层模糊综合评判算法对信息系统的风险值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3.
强鹂  周颢  赵保华 《计算机工程》2012,38(4):104-107
在无线Mesh网络(WMN)媒体访问控制(MAC)层上,分层信标帧驱动协议(Layer-BLBP)存在高延迟、多次重传以及无法适应较大规模拓扑结构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码片标识的WMN MAC层多播纠错协议。该协议为每个节点指派一个全网唯一且相互正交的码片序列,利用码片对数据包进行加密,从而实现全网的信道共享。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在网络规模大、错误率高的环境下,仍能保证多播过程具有较低延迟和较少重传次数。  相似文献   

14.
针对立体视频数据量大容易在传输过程中导致网络拥塞的问题,提出一种端到端的拥塞控制传输机制。在NS-2平台上,根据RTP/RTCP在反馈间隔内对丢包个数的反馈信息以及各帧重要性不同的特点,采用在发送端主动丢包的方法优先丢弃不重要的数据,保证较重要的数据信息优先传输。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能有效保护重要帧,增加可解码帧数,增强视频平滑度,与不采用保护拥塞控制相比,可解码帧数均能提高25%以上。  相似文献   

15.
基于消除竞争环的路由策略冲突检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提出了一种基于消除竞争环的检测路由策略冲突集合的方法,用于在BGP路由发生振荡时,动态地检测导致路由振荡的路由策略冲突。该方法以一种静态描述域间路由语义的形式化方法--稳定路径问题,作为理论基础;首先利用安全路径矢量协议来识别引发振荡的竞争环,然后以分布的方式查询路由策略对振荡路由的影响,最终以消除竞争环为,目的,来确定路由策略冲突集合。最后,给出了一个仿真实例来说明该方法的执行结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LEACH协议的簇头选举改进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廖明华  张华  王东 《计算机工程》2011,37(7):112-114
以减小LEACH协议簇形成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为目的,提出一种改进的簇头选举算法LEACH-ECHC。当所有簇头的剩余能量最小值小于某个阈值时,进行全网选举;当簇头能量小于该簇剩余能量的平均值时,进行簇内选举,并对簇头产生的阈值进行优化。仿真结果显示,LEACH-ECHC算法有更高的能量有效性,可以延长网络寿命,使节点能耗更均衡。  相似文献   

17.
基于改进PSO算法的WSN覆盖优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基于概率测量模型的改进粒子群优化方法,以网络有效覆盖率为优化目标,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覆盖控制。分析传感半径以及离散化栅格点数对覆盖性能的影响。仿真实验表明,利用改进粒子群优化方法的有效覆盖率达到88.22%,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毕晓君  盛磊  陈剑 《计算机工程》2011,37(23):149-151
采用传统方法设计的S盒性能较差,而常用智能设计方法又存在设计时间过长、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改变粒子群优化算法的S盒优化设计方法。通过改变惯性权重来提高搜索速度和精度,从而增大算法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地搜索到能有效抵抗差分密码分析和线性密码分析的S盒,改善其密码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不确定数据流的预测问题,根据数据流高速、无限和动态不确定性的特点,在复杂人工智能预测和时间序列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优化策略的预测方法。综合考虑数据流中元组的不确定性与不确定异常性,以降低预测计算代价。同时考虑不确定的统计特性对卡尔曼滤波预测的影响,对Q和R进行异步优化估计,以形成最佳状态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预测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0.
多流是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的一个重要特点,利用这个特点可以在同一个关联中传输不同优先级的数据包。然而当前的SCTP协议规范并没有提供对QoS服务的支持,提出对SCTP的一种改进,但是由此引出伪共享问题。主要研究了伪共享对于SCTP性能的危害,并通过对SCTP拥塞系统的改进解决了伪共享问题,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进行了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