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由于空时编码技术和OFDM技术各自的特点,两者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而影响空时编码获得最大分集增益的主要因素是系统的发射、接收天线数目和多径数目。该文详细分析了采用空时分组编码的OFDM系统的模型,通过改变发射分集和接收分集来仿真不同传输环境下OFDM系统的性能,并对不同分集模式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多普勒频移对系统性能有较大影响,增加发射天线个数能有效克服系统错误平台效应,接收端采用分集技术比发射端增加天线个数能更有效提高系统性能。在进行空时分组编码设计时,可以首先考虑增加接收天线数目以改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的定位算法中根据RSSI测距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在锚节点上使用天线分集技术的方法。该方法在锚节点上安装2根天线,天线互成90°,采用空间分集。锚节点在接收未知节点广播信号时,选择2根天线中信号强的天线接收信号,并记录RSSI值。实验证明:在锚节点上引入天线分集技术,可以降低无线信号多径衰落的影响,提高RSSI值的稳定性,减小了测距误差,提高了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3.
短波广域分集技术是利用多个相距较远的、通过网络互联的短波固定台站,将不同地域空间和不同极化天线所接收到的短波信号,通过实时汇聚和合并解调,有效提升短波话音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针对短波广域分集接收系统的设计,首先对其技术特点作了详尽介绍并指出其设计难点;对短波广域分集接收技术国内外当前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最后介绍了短波广域分集接收中的关键技术并指明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谢先斌  郭伟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29(12):4671-4673
提出了基于多天线选择分集接收的多用户分集认知无线电系统模型。该系统模型由于在认知接收端采用了多天线选择分集接收,相比传统多用户分集认知无线电系统采用的单天线接收,能够进一步提高认知用户系统信道遍历容量。推导并给出了认知接收端信噪比的概率密度函数与累积分布函数,分析了多天线数目与认知用户数对系统信道遍历容量的影响,同时给出了不考虑认知用户发送功率约束条件下的认知用户系统信道遍历容量的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一种简单的空时编码方案,提出了应用该方案的基于复数滤波器组调制的多载波码分多址(CF-BM-MC-CDMA)通信系统的模型。理论分析可知,采用空时编码天线发射分集技术的CFBM-MC-CDMA系统与未采用天线分集的系统相比,其多址干扰功率降低了一半。仿真结果表明,系统采用天线分集技术能显著提高其误比特率性能,在低信噪比区域,系统采用两天线分集接收的性能要比采用两天线分集发射的性能好得多。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OFDM通信系统在平坦瑞利多径衰落条件下采用最优合并(OC)空间分集接收算法的QAM调制信号的平均误符号率(SER)。采用在DFT变换前进行分集合并方法,大大减小了计算代价。考虑到同信道干扰(CCI)用户数大于或等于分集接收天线数,对各接收天线的接收信号按照输出最大信干比的原则进行加权合并。给出了平均SER的仿真结果,表明最优合并空间分集算法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该文研究了在频率选择性瑞利衰落信道中的同步多载波码分多址(MC-CDMA)系统上行链路,在移动终端处使用两个发射天线,采用基于空时分组码的发射分集,基站采用分集天线接收。考虑对应于子载波的衰落系数是信道冲激响应的离散傅里叶变换,给出了采用发射分集和接收分集的MC-CDMA系统上行链路信号模型。研究了采用发射分集和接收分集的MC-CDMA系统的解相关多用户检测、最小均方误差(MMSE)多用户检测,进行联合的多用户检测和空时码解码。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Alamouti提出的BPSK调制下空时分组码在Rayleigh衰落信道中的简单分集方案。推导出多发射和多接收天线系统中正交空时分组码在Rician衰落信道的BPSK调制下的比特差错率的最小距离球界,并推广到在高阶调制下衰落信道中系统符号差错率的性能。仿真分析和比较了空时分组码的多天线系统中发射和接收天线分集增益,以及信道相关参数的变化对系统误比特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STFBC用于MIMO-OFDM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本文对具有时域和空域分集的通信方案以及同时具有时域、空域和频域分集的通信方案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在对比中采用相同的发射速率,两种方案分别为使用2个发射天线、1个接收天线的MISO系统以及使用2个发射天线、2个接收天线的MIMO系统。两种方案中均使用了OFDM技术。模拟实验给出了对应一系列固定无线应用信道模型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为胶囊内窥镜系统提出一种提高图像传输速率并降低误码率的方法——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技术来提高传输可靠性。为了不增加发射端的体积和功耗,我们使用单个发送天线,而在接收端采用多个接收天线即SIMO(Sing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系统,同时我们仿真了各种分集接收技术的性能,选出一种最优的接收合并方式。  相似文献   

11.
摘要:多余物控制是航天产品智能制造过程中的最大难题之一,而多余物检测是控制的基础。由于航天产品结构复杂性和多余物特征的多样性,没有一个数据集基准,多余物的机器视觉在线检测仍面临着很多挑战。介绍了多余物产生的危害和检测的必要性,对多余物检测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对比了各自优缺点,重点介绍视觉多余物检测,并综合分析了智能制造过程多余物机器视觉控制特点。对机器视觉多余物检测技术进行分类,从智能实验室的角度,提出了机器视觉多余物检测面临的难点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概念、发展概述及其在煤炭行业发展中的应用,指出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山应用只是点状结合和浅度结合,没有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和矿山某个生产或管理系统层面的深度融合。概述了智能矿山的发展历程,指出智能矿山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和矿山实体的深度融合体,利用智能通信、智能控制和智能计算技术实现数字化矿山的计算、处理,构建数字孪生矿山,通过数字孪生矿山和物理矿山的智能交互演化,达到对煤矿安全、高效、绿色的生产控制。构建了将人工智能技术和矿山深度融合的包括设备层、智能层、应用层的智能矿山三层构架:应用层处于智能矿山的最高层,其中的数字孪生矿山子层相当于“数字大脑”,实现矿山最高层次的智能控制;智能层中的智能体要求子系统不仅仅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处理子系统所产生的数据,而是从架构上就要将智能计算、智能通信、智能控制融为一体。展望了智能矿山建设的发展趋势:智能化矿山需要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和矿山融合度的深入研究,将现有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故障检测、诊断及超前干预技术应用到机器人系统中,智能计算、智能通信、智能控制融合的巡检机器人将是最早能推广的井下智能体之一;智能化矿山需要进一步加强复杂巨系统建模技术的研究,只有建立了矿山的复杂巨系统模型,才能实现采矿活动和环境的协同互动,实现采煤活动的精准控制,复杂巨系统模型的缺乏将是未来智能矿山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传统四轴飞行器的控制多为摇杆遥控器,针对其便携性差、控制距离受限等问题,采用智能移动终端与3G网络技术来实现对飞行器的远程控制。但智能移动终端系统的多样性给编程带来一定的难度,采用跨平台移动应用框架PhoneGap来设计和开发手机APP控制平台,不仅节约了开发时间和成本,而且有效增加了APP用户群体。室外测试实验表明:在3G网络信号覆盖下,平台操作便捷、实时性好,飞行器运行流畅、坐标显示准确,同时可跨平台使用,适应性好。  相似文献   

14.
光突发交换网络中路由的实现是网络生存性和健壮性的一个保证。文章提出了一种光突发交换网络路由技术的新方案,将免疫遗传算法这种仿生物体的智能算法,应用到光突发交换网络路由算法中,保证群体多样性,控制收敛方向。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降低OBS网络中的数据丢失率。  相似文献   

15.
光突发交换网络中路由的实现是网络生存性和健壮性的一个保证。文章提出了一种光突发交换网络路由技术的新方案,将免疫遗传算法这种仿生物体的智能算法,应用到光突发交换网络路由算法中,保证群体多样性,控制收敛方向。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降低OBS网络中的数据丢失率。  相似文献   

16.
所谓的智能家居就是通过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施来实现家庭安全、舒适、信息交互与通信的能力。当前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正朝着具备无线远程控制、控制功能广泛、控制界面友好、高速多媒体数据传输等方向发展。介绍了当前智能家居无线远程控制技术及应用,包括技术实现方式、控制功能、安全性以及发展和展望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利用RFID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构建了一种包括智能门禁管理、智能人员管理、智能巡检、智能安防等全方位、多功能的智能安防系统。从系统功能和系统设计实现了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门禁系统和基于传感器网络的信息采集系统,具体给出了从信息采集到智能化管理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智能楼宇技术面向全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无线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在以太网技术和智能楼宇控制技术基础上,开发了基于以太网的智能楼宇门口机。最后,对门口机进行了系统测试与验证,测试结果稳定,运行正常,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数据采集模块是对嵌入式网络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的基础,由于采集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数据采集框架的兼容性和扩展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B/S模型、嵌入式Internet技术、网络管理技术、多线程技术、提出了一种远程Web数据采集管理模块,解决了数据采集模块兼容性和扩展性较差的问题,形成了通用性强、扩展性强、可移植性强的远程Web数据采集管理框架.该框架实现了采集协议可拓展、采集任务调度策略可拓展,对嵌入式网络设备的智能监控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智能组卷的过程中,常出现选择策略缺乏多样性保护机制的现象,易出现早熟收敛。为解决智能组卷的早熟收敛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小生境遗传算法。采用小生境技术可提高个体的选择概率,增加个体的多样性选择机率;在保证算法收敛速度的情况下,给出一种一致变异算子,同时调节个体的变异概率和变异范围,提高种群多样性。最后,通过具体实例验证了该算法在较短的组卷时间内,可以实现全局寻优的结果,从而证明该算法的有效性。自适应小生境遗传算法在智能组卷中的应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