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钟芳 《山西建筑》2012,(32):41-42
基于系统理论分析城市交通出行方式的协调性,对城市交通出行方式内部、城市交通出行方式之间以及城市交通出行方式整体的协调发展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给出了城市交通出行方式协调度的计算方法,为合理制定交通管理策略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2.
晋美俊  霍耀中 《山西建筑》2006,32(23):19-20
分析了当前中国城市设计与交通规划相互影响的关系,从中国城市特色和交通方式选择等方面,研究了国内城市交通发展规划及其应对措施和管理办法,以解决我国城市交通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前城市交通的人性化越来越受到公共政策和社会公众的关注,但是既有的相关研究对什么是人性化和为什么要人性化这两个基本问题并没有作出明确和全面的回答,对核心概念的把握不足往往造成一些认识偏差,也影响到具体实践中人性化措施的实施效果。研究在借鉴欧洲城市交通社会学界围绕"城市机动性"概念的相关讨论的基础上,尝试从交通方式、交通环境和交通出行权三个方面认识城市人性化交通建设的各方面要求,构建影响城市交通人性化的要素框架,并从这三个方面分别对小汽车交通、非机动交通和公共交通这三大城市交通方式如何提高人性化提出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肖鹏 《山西建筑》2009,35(14):13-15
通过对金泽地区过去与现状交通出行方式和交通建设的对比分析,结合城市交通发展相关理论,对水网密集地区城市交通发展提出了设想,从而达到指导此类地区城市交通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张彩丽  胡泊  叶蓬 《山西建筑》2007,33(7):51-52
从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普遍问题出发,回顾了郑州市城市交通发展历史;列举了郑州市的交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分析了郑州市的交通体系及其应对策略;提出构建郑州市“绿色和谐”的城市交通体系的发展策略,以促进城市交通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有人类活动,就有出行的需要,而不同的出行方式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不同,当前我国城市人群的出行方式极不合理,已经严重影响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城市人群出行的方式以及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对如何倡导绿色出行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Lewis  Fulton  Lloyd  Wright  李恬静 《人类居住》2006,(2):26-27
在发展中国家,公共交通以及步行和骑自行车等非机动交通方式仍然在城市交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遗憾的是,这些交通方式在安全性,舒适性、便捷程度以及良好的名声等方面往往都不尽如人意。这种情势要求我们尤其要对公共交通服务进行彻底舶改革。这一点可以通过建立“巴士快捷公交(bus rapid transit,简称BRT)”体系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合作开发方式在中国城市交通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雪明 《城市规划》1993,17(3):14-17
资金短缺是城市交通建设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作者介绍了美国在交通建设中应用合作开发方式进行集资,并与土地利用有机结合的作法;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城市和交通的发展与现状;探讨了在中国应用合作开发的可能性与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磊 《安徽建筑》2002,9(6):91-92
随着城市发展,早期建设的道路已不能满足城市交通的需求,现状道路的改、扩建工程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现状路面怎么处理以及补强层的应用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道路改扩建中路面结构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城市化趋势、城市交通现状、新型交通工具以及城市中心区交通四个方面,论述了城市交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城市中心区的交通策略,指出城市交通方式的发展趋势是高效、环保和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1.
贯彻《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推进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创新建设现代化城市与《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实施融合,是推进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首先,本文通过学习《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对重要概念及其相关关系进行了梳理。提出城市交通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城市交通的本质是服务于人的需求,组织城市的可持续运行。城市交通问题是工程技术与社会问题的综合。其次,总结提出了新时代对城市和城市交通发展的要求。认为城市交通应从关注建成区拓展到关注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从研究交通流、交通设施转向交通服务和复合交通网络,从关注自身顺畅运行转向高质量组织城市可持续运行。应重视信息技术为城市交通体系重构提供的机遇。最后,提出了推进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应关注的3个重点,包括完善城市交通基础理论(城市交通学)、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以及推进城市交通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王树盛 《城市建筑》2014,(27):35-35
本文从批判的角度对城市发展的价值导向、城市交通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定位关系以及对城市与交通规划中部分重要理念的认识进行了解析,剖析了交通拥堵等城市病的产生在规划层面的原因,并对规划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合肥北城新区为例,阐述新区开发建设的必要性及新区规划理念,并从新区的产业、空间、文化、生态、旅游、交通、开发实施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以更好引导新区的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14.
吴岩  钟纪刚 《重庆建筑》2006,(12):33-38
文章以重庆城市交通空间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若干改善公共交通的策略。如以“大重庆”的空间概念来构筑城市区间高速轨道交通系统,重点建设城市地铁交通系统及公交优先策略等等。文章选取了大量国内外优秀实例来探讨重庆交通空间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看法。此外,文章还从城市美学的角度探讨了宜人交通空间的营造。本文立足于重庆“大城市、大农村”的现状,放眼于世界先进的交通解决策略和方法,为重庆的交通改善提出了新的视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郝铖杰 《中国建材科技》2013,22(3):134-135,138
城市化愈演愈烈,城市交通问题日益成为城市发展不可避免的一个障碍,城市化发展快速阶段交通发展出现一些普遍性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介绍了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原则:发展、协调、质量和公平。如何将这一理念运用到城市交通规划中,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作为以轨道运输为主要 技术特征的城市公共交通客运立体系统,成 为近年来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典型代表和 重大变化。随着轨道交通线路及站点快速地 植入城市空间,会产生一系列的新空间、新现 象、新规律。站点影响域作为轨道交通植入 城市空间后产生的重要节点区域,对其加以界 定并进行深入专项研究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相关研究成 果的梳理,总结出交通导向、环境导向、空间 导向等三种概念类型;进而,在分析轨道交 通站点、行人、城市空间等关键要素相互影 响的基础上,站点影响域的概念自然生成; 提出了多学科融合、城市设计精细化、大数 据探索等时代趋势下站点影响域界定的创新 机制——以“行为规律”为纽带,建立“交通 方式—行为规律—城市空间”这一组科学联 系,基于此提出未来精确划定站点影响域的 “边界”这一重要课题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区域交通体系对城镇空间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适应于江苏未来城镇空间规划、交通转型和节能减排发展需求,需要建立新的交通发展模式。本文以江苏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例,在分析现状交通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和城镇空间布局相协调的交通布局框架,指导交通系统的构建和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8.
后世博上海低碳城市的交通与土地使用5D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分析城市交通发展进程和存在的问题及对低碳城市建设的影响.针对我国城市不同于世界其它国家城市的具体发展情况,提出了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新模式--5D模式,特别指出保持较高比例的自行车出行是对世界环境问题的一个重大贡献.由于我国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具有共发并生的特点,城市多模式交通体系的建立应该置身于其所处城市环境的特征城市的开发建设中要考虑到对不同交通模式的影响并与城市发展的多维度目标相结合.从而保证城市交通建设的快变量与城市总体发展的慢变量的协调一致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低碳城市建设的目标.并指出后世博时代上海交通和土地使用应遵循5D模式.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体系的演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莉 《城市规划》2001,25(4):7-10,31
城市体系演变是社会发展进程的反映。随着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逐渐深化 ,中国城市体系演变出现一些新特征。在总结归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城市体系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补充研究 ,并有一些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国45个特大城市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城市密度与城市环境,包括公共设施的可达性,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城市公交系统的发展,资源能源的人均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之间的关系,目的是研究城市环境对于人口密度的承载能力,为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可供选择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