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正面料是服装设计的一大要素,服装面料的运用是现代服装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大量服装设计创作创意灵感都来源于服装面料。所以,服装面料的运用与服装设计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特别是随着社会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服装提出了越来越多个性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需要不断推进服装面料的创新运用。虽然当代服装设计师不断推进创新设计,而因为资源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设计的开展。因此,应加强对服装设计中服装面料运用的探索研究,以期推动服装设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将基于对《高级服装设计与面料》一书的评述,阐述面料原有的自然肌理,探讨面料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方式  相似文献   

2.
面料的肌理重构就是在原有面料和其他辅助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面料视觉与触觉表象的重塑和改造,结合色彩、材质、空间、光影等因素,使原有的面料在形式、肌理或质感上都发生较大的,甚至是质的变化,丰富面料原有的面貌,拓宽了材料的使用范围与设计空间,这已成为服装设计师进行创作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服装肌理的造型本质、面料肌理的重构工艺、面料肌理的重构设计、肌理重构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这四个方面,对服装面料的肌理重构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服装设计中的面料再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料再造是指运用各种传统和高科技手段对现有的服装面料进行再创性的设计加工,使其表面产生丰富的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通过面料再造的处理手法,使传统面料表现出炫目的色彩效果和丰富的表面肌理,面料再造艺术逐渐成为服装设计新的突破点,并成为提高服装产品附加值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分析面料再造艺术与服装设计和面料特性的关系,结合实践探讨了面料再造的加工技艺及其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4.
面料是服装的载体,服装设计的发展变化与面料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因此服装面料的再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面料肌理的概念,服装面料的自然肌理,服装面料再造的方式以及面料再造的工艺手法,对于服装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浅谈服装面料的肌理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颖彦 《国外丝绸》2006,21(3):33-35
面料肌理设计已成为服装设计的重要手段,对服装设计中的面料肌理设计进行了分析,从视觉和触觉方面对面料的肌理作了定义与分类,介绍了面料肌理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适当应用肌理效果,能丰富和表现设计的构思,使作品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浅析服装设计中的面料再造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装面料是服装设计的载体,也是设计中需要着重考虑的要素之一。文章通过对面料再造艺术的概念以及设计程序的阐述,明确了面料艺术再造的设计原则。总结了服装面料再造的主要方法和经济文化价值,为服装面料和服装设计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通过联系现代服装设计师在面料再造方面的作品,结合自身实践操作知识,运用面料再造手段对服装进行加工造型,并总结了面料再造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面料肌理与服装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余月虹 《丝绸》1996,(4):44-46
论述了服饰面料的肌理美及服装设计与面料肌理的关系。现代服装设计不仅要善于运用面料肌理的不同风格进行设计,而且还应在设计中重视面料肌理的开发与创新,以满足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8.
《广西轻工业》2017,(6):124-125
绘画艺术与服装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论述两者之间关系的文献很多,有论述绘画艺术对服装设计的影响;有各种形式的绘画作品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探讨;有关于绘画作品中服装历史的研究等。本文主要探索绘画艺术在服装面料二次设计中的运用,在这方面的相关文献还比较少。《探究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服装面料肌理再造中的应用》是唯一一篇关于绘画艺术在服装面料再造设计中应用的文章,但此文章只是中国绘画艺术作品的再表现,缺少在面料改造中的普遍性和推广性,实际应用意义不大。本文将范围扩大到中西方绘画艺术,带给大家更多面料二次设计灵感。  相似文献   

9.
吕钊  王婷 《纺织学报》2013,34(12):101-0
面料缺陷肌理的应用在现代服装设计的表现形式中非常流行,本文通过对其表现形式的比较和梳理,深入剖析了缺陷肌理的本质,阐述了缺陷肌理与传统优势肌理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了服装面料缺陷肌理流行的内在因素和社会影响,研究了缺陷肌理设计的理念与生理、审美以及情感化设计理念之间的关系,指出缺陷肌理设计是心理回归和情感化、个性化设计的物化形式。针对面料缺陷肌理设计的应用及发展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指出了目前服装面料缺陷肌理设计的误区和应遵循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论述常用思维方法和各种仿生肌理设计创意思维方法在面料二次设计中的应用,指出各种创意思维方法是相互配合、互为补充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只有在充分了解面料性能和服装风格的基础上,科学地综合运用多种创意思维方法,才能设计出优秀的服装面料二次设计作品,增强在服装设计界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以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画为灵感来源,将其引用到服装面料肌理创新设计中。通过分析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画的特点,结合面料肌理设计的视觉形态、触觉形态以及装饰形态的设计点,最后进行面料肌理创新设计。试为服装面料肌理设计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弘扬我国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2.
扎染三维肌理塑形技术是中国传统扎染技艺的创新和当代服饰面料独特的肌理塑造手段.通过论述扎染三维肌理塑形的基本方法、三维肌理塑形在现代服装面料生产中的主要形式以及在现代服装面料中的应用状况,明确了现代扎染的科技属性和其独特的面料肌理语汇.  相似文献   

13.
面料再造艺术是服装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在服装设计中重新处理和组合服装面料,对服装的款式设计进行创新,可打造个性化的服装风格。基于此,现就服装设计中面料再造的概念、意义及服装设计中面料再造艺术的运用方法展开论述,以期为业界人士从事服装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深入研究了智能LED在服装面料设计中的应用,从智能LED的概念及特点着手,分析LED在服装面料中的表现方式,明确了LED元件与服装面料的结合具有可行性。重点研究了智能LED在服装面料中的应用方法,详细阐述了智能LED在透明面料、半透光面料、不透光面料和钩编面料中的应用方法。最后,对智能LED服装面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通过对智能LED面料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的具体分析,拓展了LED服装创新设计的思路,为智能LED服装设计者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服装的发展变化与面料的发展变化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面料作为服装的主要载体,它的肌理再造在服装设计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现阐述面料肌理再造设计的重要意义,对面料肌理再造的艺术体现和要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面料肌理再造设计的工艺方法,并浅析了面料肌理再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强调面料肌理再造是今后服装设计发展变化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6.
分析LED在服装面料中的表现方式。分别列举智能LED与透明面料、半透光面料、不透光面料和钩编面料再造设计方法,对智能LED服装面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通过对智能LED面料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的具体分析,拓展LED服装的创新设计思维,为智能LED服装设计者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论面料的二次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培青 《丝绸》2005,(1):8-9
服装材质是服装设计的载体,服装面料的组合和再造使之呈现眩目的色彩效果和丰富的表面肌理。文章从染色、印花、立体型设计、加法设计、减法设计、反思维设计6个方面讲述了面料的二次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印染工艺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富有特色和创意。将艺术印染的工艺运用到服装面料设计中,不仅能够凸显服装的个性,还能赋予服装面料更多的艺术内涵。服装面料设计如今已与服装设计融为一体,各种面料的处理工艺层出不穷,将艺术印染和服装面料设计相结合,既是对服装面料设计的创新,也是对服装设计方式的一种突破。  相似文献   

19.
陈正英 《印染助剂》2020,(3):I0003-I000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进步,各行各业实现了长足发展。在服装设计行业,伴随社会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服装款式、色彩组合等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为此,广大服装设计师越来越关注服装面料的设计及服装设计的艺术性。通过将印染应用于服装面料设计中,不仅可使服装的鲜明个性得到充分展现,还可赋予服装面料更深厚的艺术内涵。现如今,服装面料设计与服装设计已实现了越来越紧密的结合,各式各样的面料处理工艺数不胜数,印染在服装面料设计中的有效应用,不仅是对服装面料设计的有效创新,还是对服装设计方式的有效创新。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传统老旧的服装已不能满足人们对时尚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独立个性的彰显。由此,在色彩与款式都千篇一律的状态下,面料再造成为了服装设计师在服装创新中的突破口。服装面料再造主要体现在肌理上,通过视觉与触觉感受来传递设计者的设计意图。毛线在肌理创作上可塑性极强,可通过编织、钩织、堆积、缠绕等手法进行设计,是一种将现代元素以抽象、夸张的形式融入到服装设计中的表现手法,两者的融合为服装设计注入了新鲜血液,使服装呈现了更多元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