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咔唑类非烃化合物作为油气运移示踪剂,探讨了塔中地区志留系可动油的运移方向。对塔中地区志留系可动油的吡咯类化合物的丰度、参数的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塔中地区志留系可动油侧向运移分馏效应不显著,具有近源性特点。志留系可动油主要来源于满西地区和塔中北斜坡的寒武-奥陶系烃源岩,向南东-南的方向首先进入塔中47号构造,然后依次向塔中11、塔中12-50及塔中16号等构造侧向运移。垂向上,志留系可动油有自下而上运移的趋势。油气运移过程受区域构造控制,运移方向与志留系主要断裂走向一致。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内断裂附近油气分布规律,在输导断裂主要特征部位发育及其确定方法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输导断裂主要特征部位与油气运移关系分析,以松辽盆地西部敖古拉断裂为例,就输导断裂主要特征部位对油气运移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输导断裂主要特征发育部位对油气侧向运移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输导断裂转换带发育部位是油气侧向运移穿过输导断裂的有利部位,因为转换带处砂体发育,形成穿过输导断裂侧向运移的输导通道,油气沿其穿过输导断裂侧向运移;(2)活动期输导断裂伴生裂缝相对发育部位是油气沿断裂垂向运移的有利部位,因为活动期形成的伴生裂缝孔渗性明显优于其围岩,是沿输导断裂垂向运移的有利部位;(3)输导断裂凸面脊发育部位是其停止活动后油气垂向运移的有利部位,因为断裂停止活动后,伴生裂缝已紧闭愈合,凸面脊是油气沿填充物孔隙向上运移的汇聚部位,是油气沿输导断裂垂向运移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3.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扶余油层油气运移及富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系统查明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扶余油层油气运聚过程和富集特征,详细研究其油气运移条件,并通过油田开发动态数据验证,总结油气富集的主要特征。大庆长垣以东地区具有垂向-侧向双重油气运移方式,垂向运移主要发生在上覆烃源岩垂向排烃范围内,油气在超压作用下,沿开启的T2油源断层“倒灌”进入下伏扶余油层;侧向运移主要有3种类型:源内沿砂体向油源断层上升盘短距离侧向运移;近源沿构造轴向向继承性局部隆起带短距离侧向运移;远源沿砂体沟通的Ⅱ类断裂密集带向朝阳沟阶地长距离侧向运移。油源断层发育部位和烃源岩垂向排烃范围附近、构造轴向与断层走向近一致的鼻状构造为富油区带;因特征不同,断裂密集带在三肇凹陷不是主要富油部位,而在朝阳沟阶地为有利储油构造。图8表3参21  相似文献   

4.
在区域性盖层与输导断裂及砂体之间空间配置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区域性盖层与其下不同运移方式形成的油气藏之间的关系,研究区域性盖层对不同运移方向的油气运移和聚集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区域性盖层对沿断裂向上运移油气起阻止或减缓作用,对沿砂体或不整合侧向运移油气起保护作用;区域性盖层控制着垂向运移油气的聚集层位,并为垂向运移油气在断裂附近聚集提供了更多圈闭;区域性盖层为侧向运移油气聚集提供了对接封闭,断接厚度控制着侧向运移油气的聚集程度.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摸清塔河油田桑塔木地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成藏控制因素,从构造、砂体、断裂、不整合面等方面开展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构造高部位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断裂是沟通奥陶系油气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砂体横向连通度是油气侧向运移距离关键,T_5~0不整合面由于受到改造增加了与底砾岩的侧向连通程度,利于油气富集。  相似文献   

6.
埕岛地区输导体系发育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埕岛地区广泛发育断裂、砂体和不整合面等多种类型输导层,构成复杂的立体网络通道。以断层为垂向运移通道的潜山或构造油气藏常在断裂带附近多层叠置;以不整合面作为侧向运移通道的地层油气藏常形成于距烃源岩较远的东部斜坡带;以高渗砂层为主要运移通道的岩性油气藏多分布在凹陷周围距烃源岩较近的层位。埕岛地区油气藏多是油气经过两种或三种输导层阶梯式运移而形成的,多个不整合面、断层及各层系储集砂体的空间配置对油气分布的控制方式很复杂,砂体、断层和不整合面组成的输导体系的末端和边缘往往是油气运移的重要指向区。  相似文献   

7.
断陷盆地大量油气勘探证实油气并非围绕整条断裂分布,而往往集中分布于断裂转换斜坡、弯曲转折端、交汇区及末端等断裂转换带位置,表现出明显的运移通道特征。为了查明断裂转换带输导油气的优势条件及模式,在对其形成演化过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油气运移特征的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断裂转换带在不同的演化阶段既可以作为油气侧向运移通道,又可以作为油气垂向运移通道。当作为侧向运移通道时,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条件:①具备油气侧向运移的流体势梯度;②砂体发育,储层对接概率大且侧向连通性好;③具有相对低的垂向与侧向渗透率比。侧向运移主要有两种模式,即未破坏型-侧向连通油气运聚模式和破坏型-垂向、侧向封闭油气运聚模式,油气富集层位一般与运移层位一致。当作为垂向运移通道时,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条件:①“硬连接”型转换带活动强度一般较大,容易幕式开启作为通道;②“硬连接”型转换带处断层面常为脊状低势区,有利于油气发生汇聚;③应力集中、裂缝发育,容易破坏盖层发生油气垂向渗漏。垂向运移也主要有两种模式,即未完全破坏型-油气垂向穿斜坡渗漏模式和破坏型-油气沿断层面垂向运移模式,油气一般被调整至浅层富集。通过矿物沉淀速率、成岩作用、地下水渗漏及矿床突水现象等,均可证实断裂转换带部位曾是流体运移的通道。  相似文献   

8.
程荣  吴智平 《河南石油》2008,22(1):15-17
埕岛地区广泛发育断裂、砂体和不整合面等多种类型输导层,构成复杂的立体网络通道。以断层为垂向运移通道的潜山或构造油气藏常在断裂带附近多层叠置;以不整合面作为侧向运移通道的地层油气藏常形成于距烃源岩较远的东部斜坡带;以高渗砂层为主要运移通道的岩性油气藏多分布在凹陷周围距烃源岩较近的层位。埕岛地区油气藏多是油气经过两种或三种输导层阶梯式运移而形成的,多个不整合面、断层及各层系储集砂体的空间配置对油气分布的控制方式很复杂,砂体、断层和不整合面组成的输导体系的末端和边缘往往是油气运移的重要指向区。  相似文献   

9.
��������ͨ����䵼��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油气运移的通道称为输导层或运载层。研究表明,伊兰-伊通盆地主要发育三种类型的输导管:储层砂体、基岩不整合及断裂。储层砂体、基岩不整合主要作为油气横向运移的通道,断裂既可作为油气的遮挡层又可充当油气运移的通道,这与断裂的性质和活动强度有关,作为运移通道时主要起着担当油气垂向运移的通道或导致油气直接散失的作用。伊兰-伊通盆地可分为岔路河断陷、鹿乡断陷和莫里青断陷3个二级构造单元,上述三个断陷的输导体系存在着差异,并控制了其油气的运聚和分布:①砂体分布特征决定了莫里青断陷油气以近距离运聚为主,而断裂和基岩不整合面也为较长距离运移创造了条件;②双二段砂层是鹿乡断陷大南凹陷生成的油气大规模向五星构造带运移的优质输导管;③断裂在岔路河断陷中起垂向油气运移通道作用,对浅层油气藏的形成和破坏有着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0.
油气充注特征及运移方向对于确认塔中地区奥陶系有利富集区至关重要。通过现有油气勘探成果、断裂体系特征等资料,利用常规测井、地震及地球化学等多种方法,对研究区目的层油气充注特征及运移方向开展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塔中地区多期充注的原油与天然气均通过11个油气充注点注入奥陶系储层,进而沿NW-SE向发生局部运移,11个油气充注点均位于NW向逆冲断裂与NE向走滑断裂纵切形成的断裂交汇部位。油气点状充注特征及NW-SE向局部运移控制了原油与天然气相关参数的分布:靠近油气充注点,油气性质出现异常分布,自NW-SE向异常逐渐减弱,表现为随着距油气充注点距离的增大,油气充注强度变小,原油密度逐渐增大,原油Ts/(Ts+Tm)指数、金刚烷指数(MDI)、TMNr指数、TeMNr指数逐渐减小,天然气干燥系数、气油比、油气产能逐渐减小,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逐渐变轻。塔中地区奥陶系油气充注特征及运移方向研究表明,研究区目的层下一步油气勘探应更多聚焦于北部斜坡带西部,尤其是断裂交汇部位的上倾构造部位。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下生上储式油气运移模式及特征,结合三维地震资料、测井和录井资料,分别利用油气成藏期断层活动速率与断面油气势能相结合、砂地比与砂体顶面流体势能相结合的理论,建立了一套下生上储式油气运移优势路径的确定方法,进而可得到下生上储式油气优势成藏范围。将该方法应用到了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局部构造南屯组一段下生上储式油气成藏中。结果表明:南屯组一段下生上储式油气成藏分为油气垂向运移模式和先垂向后侧向运移模式,分别确定其中油气运移优势路径有17个和11个,相应的油气优势成藏范围分别为2.3 km和1 km。与研究区内油气实际分布规律相对比,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确定下生上储式油气运移优势路径,有利于划定下生上储式油气优势成藏范围,可以为油气勘探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埋藏深度普遍超过4 500 m,油气具有平面上广泛分布、垂向上多层系叠加分布特征,这与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和空间配置组合关系密切联系.运用地质剖析与地化参数示踪分析相结合方法,对塔中地区深层奥陶系碳酸盐岩输导体系类型及其控藏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塔中地区奥陶系输导通道包括断层、不整合面及渗透性输导层,但各自作用差异明显.断层是垂向沟通油源的高效通道,控制着油气的纵向分布范围 和规模,随着与断层距离的增加,油气藏规模和产能逐渐变小;不整合面是侧向分配油气的通道,控制了油气的平面分布范围,已发现油气藏主要分布在不整合范围内,且距不整合面越近,产能越高;渗透性输导层既是油气侧向运移的通道,又是油气储集空间,已发现油气主要分布在孔洞和洞穴型储层内.断裂、不整合面及渗透性输导层构成的"垂向通源-侧向分配-高孔汇聚"型输导格架,控制了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沿断裂向上运移后在塔中地区奥陶系目的层内向两侧呈"T"字形输导分配,并优先聚集于次生孔隙发育的碳酸盐岩储集层内.  相似文献   

13.
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油气藏的成藏条件研究出发,建立了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油气藏的成藏模式,并对油气藏分布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①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天然气主要源自古近系恩平组烃源岩的干酪根热裂解气,凝析油主要来源于恩平组烃源岩;②低隆起东部有一个北东向并向北掀斜的隆起脊,为油气低势区,油气汇集于此并向北部运移;③控洼反向断裂一直是油气垂向运移的通道,雁行断裂系是断块升降期油气垂向运移的通道,顺向同沉积断层是断坳过渡期和坳陷期油气垂向运移的通道;④渗透砂体和长期风化剥蚀的不整合面是油气侧向运移的通道。油气藏分布预测结果:受构造演化和沉积作用的控制,油气藏多分布于珠江组底部和韩江组中下部;雁行断裂带主要发育断鼻构造油气藏,顺向断裂带发育构造-岩性或逆牵引背斜油气藏。在该区同沉积断裂坡折带已成功钻获了构造-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油气输导体系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塔里木盆地纵向上含油气层系多,除二叠系外,自寒武系到新近系均获得了工业油气流;平面上,自盆地北部的库车地区至盆地南部,自塔东地区至塔西南地区,均有油气发现。油气平面分布的广泛性和垂向上的多层系与油气输导体系的类型及空间配置组合关系具有密切联系。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发育了多种类型的油气输导体系,有不整合、断层、裂缝、渗透性输导层及火山刺穿等输导体。其中:断层输导体是油气垂向运移的高效通道,控制着塔里木盆地油气的纵向分布范围和规模;不整合输导体是油气长距离侧向运移的通道,控制了油气的平面分布范围;渗透性输导层既是油气长距离侧向运移的通道,也是重要的油气储集空间;而裂缝的最大作用则是增大渗透率,降低油气运移的阻力,并可显著改善储层的储集物性。总结了输导体系的类型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并探讨了输导体系有效性的主控因素,为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强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2,26(6):40-43,48,145,146
在对榆树林东部地区扶杨油层层序地层、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储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该区成藏条件、油藏类型、成藏模式和油水分布规律。充足的油源、良好的砂体、丰富的圈闭、良好的输导体系和稳定的区域性盖层为研究区创造了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断层和岩性组合形成的圈闭类型是本区最有利的成藏圈闭;源内垂向运移成藏和源外侧向运移成藏是本区主要的两种成藏模式。考虑了砂体分布、构造特征、油气分布规律、油源方向等因素,将研究区划分为两个有利油气富集区和一个风险区。  相似文献   

16.
Estimates of hydrocarbon losses during migration are critical to petroleum resource assessments based on mass balance calculations. Using knowledge acquired from physical experiments, we conducted numerical experiments to qualitatively simulate migration processes on a basin scale, and we have estimated the proportions of oil lost alo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igration pathway. Between the point where oil is expelled from a source rock and its arrival in a trap, migration pathway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namely vertical and lateral pathways within the area of the effective source rock (W1), and lateral pathways outside this area (W2).
With reference to the concept of an independent migration unit (IMU), a prism-shaped domain with square top and bottom faces, the proportion of vertical pathways (Q1) and lateral pathways (Q2) in carrier beds in W1 may be estimated, using parameters obtained in migration experiments. The proportion of oil lost in W2 was obtained by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modelled results. It is found that the loss of oil within W2 decreases rapidly with increasing distance from the contact between W1 and W2.
Relative oil losses in migration pathways were estimated by considering two typical migration models: a sloping rectangular plate model, and a circular synclinal mode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for sandstone carrier beds at a basin scale, Q2 is one order of magnitude less than Q1, and losses (Q3) in W2 are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less than those (Q1+ Q2) in W1.  相似文献   

17.
车排子凸起紧邻两大生烃凹陷,由于烃源岩层多,油气来源尚不明确,为了进一步明确油气来源,对研究区的原油根据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类,同时厘定了主力烃源岩的地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原油可以分为两类,其中Ⅰ类原油是氧化环境下高等植物来源的高成熟原油,主要来源于四棵树凹陷侏罗系烃源岩,Ⅱ类原油是氧化一还原环境下高等植物及藻类来源的较低成熟原油,主要来源于四棵树凹陷侏罗系烃源岩与白垩系或古近系源岩的混源。结合油气输导条件及区域构造背景演化,认为侏罗系/石炭系不整合底砾岩及沙湾组一段1砂组的"板砂"是油气横向运移的有利通道,而喜山期形成的正断层则是油气垂向运移的有利通道。  相似文献   

18.
渤海湾盆地辽中凹陷南洼发育走滑转换带,是大、中型油田形成的有利位置。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结果,结合勘探实践,对该区走滑转换带的特征及构造圈闭的形成、古近系砂体展布和油气垂向运移这3个成藏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依附于5条走滑断层,研究区形成了断边走滑转换带、断间走滑转换带和断梢走滑转换带3种类型,每种又可分为压扭型和张扭型2个亚类,对应形成增压型和释压型构造圈闭;②压扭型走滑转换带发育的构造圈闭规模大(即增压型的构造圈闭面积大),为大、中型油田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圈闭条件;③走滑转换带古近系砂体在走滑作用下表现出明显的迁移性,导致其在横向上分布范围更广,可接受来自不同位置烃源岩的原油充注,在平面上形成多构造含油的特征;④走滑转换带伴生调节断层发育,有利于油气的垂向运移,最终形成多层系和多断块含油的特点。综上所述,辽中凹陷南洼走滑转换带控制了大规模构造圈闭的形成、控制了古近系砂体在横向上的分布以及原油在垂向上的运移等大、中型油田形成的基本成藏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