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提高航空光电稳定平台的抗干扰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LuGre摩擦模型与扰动观测器(DOB)相结合的扰动补偿控制方案。首先,对某型两轴两框架平台系统速度环进行建模,并进行扰动分析,设计了扰动控制方案。然后,对平台进行摩擦模型参数辨识试验,在摩擦补偿的基础上设计扰动观测器,并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最后,为了测试该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将航空光电稳定平台安装于模拟转台上进行试验,测试其加入摩擦补偿和扰动观测器后平台的扰动抑制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在模拟飞行转台以3Hz以内任意频率正弦运动的情况下,系统的扰动隔离度至少提高了14.52dB;且系统在低速运行时,其跟踪性能明显提高,跟踪误差的均方值由原来的0.1959°/s减小到0.0838°/s。同时,通过振动试验验证了该控制方案对质量不平衡引起的干扰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基于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的航空遥感三轴惯性稳定平台控制系统的设计,并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首先采用了一种基于DSP的三环复合控制方案,然后通过考虑控制系统的超调量、调节时间、阻尼性等各项指标,逐次对三环控制器进行设计,得到了合适的PID参数。通过车载试验,对平台的稳态精度、动态响应能力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文中利用凌阳单片机实现语音信号的采集及对小车的控制,在VC开发环境下进行整体界面的设计,并通过调用MATLAB进行语音数据处理来实现语音识别.  相似文献   

4.
将 BP 神经网络控制策略引入炉温控制系统,通过神经网络模拟实现 PID 控制器参数在线调整.在电阻炉炉温控制系统模型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神经网络 PID 控制器的算法,并对经典 PID 参数选取进行了分析.最后将神经网络 PID 与经典 PID 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比较.  相似文献   

5.
基于智能仪表的串联双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利用智能仪表A1808对串联双容水箱液位进行串级控制,以MCGS组态软件实现上位机对现场进行实时组态、监控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环件轧制中,进给速度是保证环件轧制成形及尺寸精度控制的重要因素.以Matlab/Simulink为平台建立了轧环机进给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设计了进给速度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控制压力辊在轧制过程中按给定的进给速度曲线运动.通过模拟压力辊的动态响应,考察了控制系统的跟踪性能,分析了积分控制增益对跟踪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系统跟踪误差最小时的比例、积分控制器增益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能产生较快的响应.  相似文献   

7.
基于神经网络PID的协调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容量火电机组传统控制方式存在的不足,将基于神经网络的PID控制方法应用在单元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中,对单元机组进行协调控制,以提高锅炉的响应速度,满足单元机组快速性和稳定性的要求.实验证明,此控制方案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使驱动砂轮工作的横纵向进给机构在磨削过程中快速响应控制系统并能够准确定位,获得精密的砂轮运动轨迹,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实现非圆磨削中砂轮主轴的恒速切削.方法 设计了一套基于可编程多轴运动控制器(PMAC)的自动控制系统,利用PMAC的定位误差补偿功能实现对进给直线电机的控制,同时通过砂轮主轴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来满足异型截面磨削加工的要求.结果 使伺服机构获得高的动态性能以及准确的定位精度.同时提高了高速电主轴的动态响应速度,达到宽调速范围以及实现工件主轴的准位、准速.结论 利用PMAC的误差补偿功能可以实现定位误差的软件补偿,避免了对机床硬件设备的改造,有效地提高直线电动机的定位精度.高速电主轴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能够较好地对高速电主轴进行转速、转矩控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基于TCP/IP协议射频识别(RFID)应用系统进行研究和设计,同时对射频通信信号、TCP/IP网络、信息安全、硬件开发、软件工程、数据库应用等进行分析和设计并提出一些结合实际应用的新思路.通过实现嵌入式TCP/IP协议单片机(门禁机)与远程管理主机之间的网络数据传输,并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飞速发展的射频卡技术,开发出现代化的网络型门禁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利用单片机控制的半导体激光器温控系统.该系统通过对激光器中晶体和LD温度的实时采集和控制,使激光器工作于最佳温度点,从而减小了因温度的不稳定而造成的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功率不稳定、输出波长发生漂移等不良影响.实验数据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温度控制精度优于±0.2℃.  相似文献   

11.
天线在载体运动过程中会产生动态指向偏差,影响探测效果。稳定平台是用来稳定天线指向的一种自动调节装置。介绍了一种天线稳定平台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及实验结果。它主要由速度控制,位置控制两部分电路组成,其中使用光纤陀螺仪测定平台实时姿态,通过PC/104嵌入式工控机分析运算,经光电编码器与交流伺服电机组合驱动平台以实现天线指向的稳定。实验结果表明该稳定平台控制系统能够满足对天线指向稳定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2.
天线在载体运动过程中会产生动态指向偏差,影响探测效果。稳定平台是用来稳定天线指向的一种自动调节装置。介绍了一种天线稳定平台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及实验结果。它主要由速度控制,位置控制两部分电路组成.其中使用光纤陀螺仪测定平台实时姿态,通过PC/104嵌入式工控机分析运算,经光电编码器与交流伺服电机组合驱动平台以实现天线指向的稳定。实验结果表明该稳定平台控制系统能够满足对天线指向稳定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 EDA(电子设计自动化 )技术领域内基于 Protel99SE的 PL D设计方法和步骤 ,这种设计方法较PL D的其他设计方法更为简便、快捷、易于掌握 ,特别适合数字系统中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设计、开发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机动车尾气防治平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机动车尾气防治平台研究缺失的问题,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为背景,以西安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现状为依据,系统阐述了机动车尾气防治的必要性,剖析了机动车尾气防治平台的设计需求,设计了机动车尾气防治平台.该平台由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分析与处理模块、决策支持模块三个模块组成,具体包括路(抽)检及超标车辆维护治理跟踪、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对外信息发布等13个子系统.实践表明该平台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可扩展性与可操作性,可为城市机动车尾气治理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框架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CC-Link现场总线把变频器和PLC连成通讯网络,上位机SCADA系统和PLC之间的通讯则通过RS-232完成.通过合理的选择和设计,提高了电梯的控制水平,并改善了电梯运行的舒适感,使电梯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机载SAR中,天线稳定平台是为了消除载机飞行姿态变化对成像影响的关键设备。目前的天线稳定平台一般将陀螺仪安装在稳定平台上,由于受到高空低温、高湿和电机磁场等的干扰,稳定平台对其陀螺仪的工作精度和可靠性要求很高,对其防护要求也很高,增加了平台制造的难度和成本。本文提出将陀螺仪安装在载机内部,通过建立和分析陀螺仪矢量变换数学模型,能够正确获得稳定平台三轴上对应的角速度信号,并得到实验数据的证实。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控制系统教学实验平台的设计模型和实现方法,通过B/S模式构建网络仿真平台,利用asp动态网页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Matlab完善的网络计算和绘图功能,实现了在线修改simulink构建的系统模型参数并进行仿真,结合实验、互动交流的教学方式,达到多用户远程完成教学实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奥运会后,首都城市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了实现北京市2020年总体规划的目标,贯彻“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应该构建统一的首都城市规划平台.通过对首都城市规划平台)定义和构建原则的探讨,建立了首都城市规划平台的系统框架;在对各部分功能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首都城市规划平台的建设现状,并提出完善首都城市规划平台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针对Festo教学演示型实验平台在扩展性研究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PI控制的半实物仿真平台设计方案:利用Matlab实现模糊PI虚拟控制器的设计,利用组态软件实现虚拟控制器与实验装置I/O接口设备的无缝连接。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控制具有调节时间短、无超调量及稳态偏差、控制精度高等优点,为其在实验平台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开发既快捷又便利的控制算法工作平台,本文基于dSPACE控制系统开发平台,利用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和功率变换技术,设计了异步电动机半实物调速系统,给出了硬件电路的整体设计方案,并分别设计了整流、三相逆变、故障输出和三相电流采集等电路,同时对矢量控制算法进行仿真和实验结果分析,并利用dSPACE半实物仿真平台实现了异步电动机闭环控制系统。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电机运行平稳,在运行中有负载扰动时,电机能迅速恢复设定转速,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dSPACE半实物仿真平台能够快速验证硬件电路及控制算法的可行性,缩短了项目研发周期,节省了大量测试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