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大豆分离蛋白的保水性、乳化性、吸油性、凝胶性、发泡性等功能特性以及其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根据当前的研究现状对大豆分离蛋白今后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提出几点展望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大豆分离蛋白的制备方法、功能特性、加工方法及在肉制品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展望了大豆分离蛋白在肉制品行业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为开发营养健康的大豆分离蛋白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大豆蛋自制品按照蛋白质含量,分为大豆粉、大豆浓缩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三类.大豆粉蛋白质含量低,并带有明显的豆腥味,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浓缩大豆蛋白优于大豆粉,但仍带有豆腥味.因此,越来越多的使用大豆分离蛋白.大豆分离蛋白的蛋白质含量达90%,水溶性氮素(NSI)占90%以上,在肉制品加工中,具有独特的功能性(乳化性、保水性和凝胶性等),因此,它是加工乳化肠类制品中良好的添加物和理想的肉蛋白替代物,同时又是火腿腌制液中良好的蛋白添加物.在肉制品加工中使  相似文献   

4.
大豆分离蛋白在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本文主要介绍了大豆分离蛋白的分类、组成及结构、制备工艺、功能特性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并根据当前研究情况及存在问题对大豆分离蛋白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加工、性能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在大豆蛋白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它在国内的发展水平还很低.为了促进我国大豆浓缩蛋白的发展,对其加工、性能和应用进行了阐述.逆流浸出法是目前较常见的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制备方法.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溶解度较低,但是它有较强的持水性、持油性以及较高的黏度,通过改性可以进一步改善其功能性质.传统的醇法大豆浓缩蛋白主要应用于肉制品加工,大量的醇法大豆浓缩蛋白被加工成组织蛋白.经过改性的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可以应用于对乳化性及持油性要求较高的高脂肪食品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大豆分离蛋白的保水性、乳化性、吸油性、凝胶性、发泡性等功能特性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其在在鱼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且提出几点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豌豆蛋白加工特性及在乳化香肠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一凡  王辉  杨震  贡慧 《肉类研究》2014,(12):14-16
研究豌豆蛋白的持水性、持油性、凝胶性等特性,并与大豆分离蛋白进行对比,考察添加豌豆蛋白对乳化香肠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豌豆蛋白的加工性能不及大豆分离蛋白,但4%以下的添加量可以对乳化香肠的品质产生较好的影响。从营养角度和特色产品出发,豌豆蛋白仍可以应用于肉制品加工中。  相似文献   

8.
改性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在火腿肠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改性醇法大豆浓缩蛋白添加到肉制品中,考察其在肉制品中的添加效果。经实验得出添加改性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火腿肠表现出良好的蒸煮率、持水性以及硬度、弹性、内聚性、咀嚼性。添加效果与加入大豆分离蛋白效果相似,比添加未改性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效果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提高大豆分离蛋白乳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了几种食品添加剂对肉制品加工用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确定了几种添加剂的最佳添加比例。结果显示,各添加剂的加入量分别为谷氨酰胺转胺酶(TG)40U/g(占蛋白)、聚丙烯酸钠(PAAS)0.25%、酪蛋白酸钠(SC)1.5%、瓜尔豆胶(GG)1.5%、蔗糖脂肪酸酯(SE—15)0.2%、硬脂酰乳酸钠(SSL)0.2%和大豆磷脂(SL)0.5%时,改善大豆分离蛋白乳化能力的效果最佳,其保水保油的比例可达1:7:7。  相似文献   

10.
2007年2月7日,全球领先的大豆配料创新企业美国舒莱公司(The Solae Company)和国内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河南漯河双汇集团合资成立的第二家大豆分离蛋白工厂在中国隆重揭幕,此举进一步加深了全球领先的大豆配料创新企业和中国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问的战略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