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军 《网友世界》2014,(21):121-121
现代学徒制是发达国家实施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创新实践现代学徒制对我国职业教育模式改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分析现代学徒制的主要支撑要素,结合学校正在实施的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模式,阐述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优势,并针对课程开发研究进行列举分析。  相似文献   

2.
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与联想集团合作,进行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探索和实践过程,分析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发展现状,校企合作过程,以及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各环节和具体实施过程,阐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进行现代学徒制培养试点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何利娟 《福建电脑》2012,28(3):36-37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合作是贯彻这一方针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论述了校企合作的现实意义,然后针对信息安全专业原来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现在本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无锡科技职业学院高职软件人才培养中所采取的"嵌入式"、"冠名班"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赋予了"2+1"人才培养模式新的内涵,创新了"顶岗实习"模式,对学生采取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具有较好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5.
电子商务是“非面对面”形式的交易,商品的交易过程是在互联网平台上完成的,这就需要企业通过图文、视频等虚拟载体向客户或消费者详细展示商品属性,其中产品的视觉展示效果十分重要,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对提升企业商品点击与转化率作用显著。从淘宝、天猫、京东、苏宁的电商平台实际来看,排名靠前的企业店铺,一般非常重视店铺的视觉营销。因此,构建视觉营销方向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是当前电子商务视觉营销方向教学的重要研究内容。鉴于此,本文对高校电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尚处于浅层次水平。其制约因素包括政策因素、体制因素和观念因素。要促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应考虑校企合作的纵深发展及校企双方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同时还要建立起合作办学的激励、调控、保障和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7.
田英 《福建电脑》2011,27(10):187-188
校企合作是目前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本文就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两方面,结合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实践,对校企合作的高职专业建设改革进行思索。  相似文献   

8.
邢俊鑫 《福建电脑》2009,(12):192-192,157
职业教育已经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处在更具有挑战性的生存环境中.职业教育迫切需要改革。如何让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更加符合市场需要?如何让没有本地大企业的职业学校能够进行有效的校企合作?如何吸引更多的企业与学校进行合作?本文提供了一个解决以上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和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只有针对校企合作创新运行的特征,构建和完善校企合作创新机制,才能促进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高职教育体系内,如何把握企业人才需求,以现代学徒制为依托系统培养学生的实践素养和就业能力,是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对此,从实际出发,有效探索高职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应用路径.其中,需围绕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需求建立校企长效合作机制,在完善课程体系、优化培养方案、健全评价机制的基础上形成完整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创新性人才,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摇篮,担负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担。计算机专业作为一个应用性专业,更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现状,梳理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经验做法,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构建“一体三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及相关制度、协同育人中心、育人机制、教学团队等方面重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专业人才培养共同体,为高职院校推进现代学徒制实践提供参考,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提供新举措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工作,本文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实践为例,对现代学徒制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探讨。根据实践工作的实施,以及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方案与课程进行调整,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从国家发展时工程型人才需求出发,分析了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以及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所起的作用.结合高校软件类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特点和要求,以及软件类专业实训基地的特点,提出了当前软件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模式,探讨了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必须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软件外包服务专业的开设,需要软件企业的紧密合作才能做好。但在现实运行中,二者由于观念、体制、利益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合作中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从健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两方面出发,探讨深化软件外包服务专业校企合作的有益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借鉴别国经验、结合地方特色的基础上,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技术专业探索企业、高校、师傅、学生的责任 和保障机制,做好培训机构的遴选和师傅选拔聘任程序,构建学校专业基础教育与企业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课程框架,结合 职业资格考证考点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赛项选取教学内容,探索与实践具有地方特色、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应用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培养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论文通过创新实施“ICT行业应用创新基地”的建设实践,采取深化创新基地的科研机制、强化团队建设以及推进应用科研与人才培养的融合创新等举措,形成科研与教学协同发展的职业教育新模式,有效提升高职教师的应用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8.
The integration of computer theory and 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to realize the train- ing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killed talents. It is also the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solved first in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and connot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computer theory and practice, discusses on its construction objectives and basic concepts, then analyzes the con- struction value of the integration of computer theory and practice, including the contents of employment, professional teaching, cur- riculum supporting and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finally discusses on the construction scheme of the training room of the integra- tion of computer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gives the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results, hoping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integration of computer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计算机已经实 现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但是计算机的迅速推广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用户带来了信息泄露的风险, 这就需要维护人员更多地了解和把握计算机软件的发展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对计算机软件加以维护,从而实现计算机软件的 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文章详细论述了计算机软件工程维护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计算机软件的维护措施和维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相对于我国的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在许多软件专业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软件企业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本文提出了在财经院校建设软件工程专业的一些探索,主要为解决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从而解决就业问题等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